第五百二十九章 堑壕战(第2/2页)

这一点,就连崇祯这个穿越者都没有想到。

崇祯想到了利用偏厢车结成车阵,给明军的火枪手提供保护,避免他们像西方战场上的火枪手那样只能排着队被枪毙。

但是堑壕战,崇祯真就没有想到。

这其实也是一种思维定势,在崇祯的潜意识里,只有等到重机枪以及后装填线膛步枪问世,堑壕战才会有实质的意义。

在前装填滑膛枪的时代,堑壕战没有太大意义。

然而,战术从来就没有好坏之分,而只有适用与否的区别,而且同样的战术,换个战场结果可能也会变得天差地别。

譬如说以偏厢车结车阵。

在辽东平原或者草原上,就是一种很好的战术。

但如果到了大西南的崇山峻林中,又或者到了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之中,那就只会给军队造成累赘,就是一种负资产。

又譬如说堑壕,如果是明军进攻,那就没卵用。

但是巧合的是,恰好是明军防御,更加巧的是,由于地面被冻得太硬,明军花很长时间挖出来的环阵壕沟,仅只有五尺多深外加两丈多宽。

这个深度,正好可以让火枪手在壕沟中站立射击。

而这个宽度,又正好可以容纳三排火枪手更迭射击。

一切都是刚刚好,所以才催生出了一种全新的战术。

当然,这种战术的局限性也很大,一旦敌军不急于决战那就没什么用。

但此时的清军显然是急于进攻的,多尔衮恨不得天亮之前就击破明军,擒斩崇祯,以免崇祯坐着孔明灯跑掉。

……

清军仍旧不断的派出包衣偏厢车,点亮明军的阵地。

借着火光,清军的骆驼回旋炮持续不断的发起炮击,到了丑末(凌晨3点)时分,外围明军的四座偏厢车阵遭到了彻底摧毁。

不出意外,也杀伤了大量的明军。

于是,多尔衮便迫不及待的投入全部主力发起总攻。

这次真的是总攻,一万六千多八旗汉军推着偏厢车在前,一万的八旗满洲推着楯车在后,还有两万八旗蒙古和两万多科尔沁蒙古的轻骑兵在外边掠阵。

至于绿营跟包衣,则是功成身退,暂时退到了后阵。

多尔衮其实看到了壕沟中有明军,但是根本就没在意。

一是因为包衣奴才的自杀式点亮,只点亮了几小段壕沟,所以多尔衮想当然的认为也只有几小段壕沟有明军,二是因为多尔衮从来没有见过堑壕战,所以根本没把这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