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京中事了
朱标叹了口气也不在多想,这就是他享受权势所要付出的代价,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他父皇不想收就是因为他后宫的女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高丽的也有几位。
至于不适合让其他皇子迎娶可能是因为高丽王也清楚大明太子的地位,当一个王妃哪里比得上皇帝的妃子,其能对两国关系的影响就不同。
朱标走在路上跟常洛华提了提这件事,她倒也没什么意外,只是刺激她更想早点拥有一个男孩,有了儿子就什么都有了。
常洛华嫁过来后经常跟马皇后在一处作伴,对于公公婆婆的心思都有了了解,他们也都在盼望着太孙能从她的肚子里诞生。
只不过常洛华能感觉到自己夫君并不是特别迫切,虽然不清楚原因,但是她就是能感觉到,这件事已经困扰她很久了。
回到东宫后朱标径直去了文华殿,常洛华则是去沐浴,朱标坐在靠椅之上,不一会儿刘瑾就领着一个人走了进来。
看着进来就跪倒在地的人,朱标笑道:“终于回来了,你不在本宫还真是有些不习惯。”
全旭抬头看了眼笑容真挚的太子殿下,没有说什么表忠的话,朱标也不在意直接问道:“你也知道这次回来要做什么,带了多少人。”
全旭沉声说道:“臣只带了五百人回来,各个都是可靠的好手,其中有不少还是跟随殿下北伐过的亲军,臣可以担保他们绝不会让殿下失望。”
朱标有些意外,五百人有些少了,要知道朱元璋可是把整个北方的特务机构都交给了全旭,就是为了让他独立于毛骧培养心腹,朱标还以为全旭最起码会带回来一两千人。
不过朱标也没有说什么,全旭还是值得信任的,其能力也极为出众,既然他只带回来五百基石,那就说明这五百人坚固牢靠,足以支撑新的特务机构诞生。
朱标想了想说道:“见过毛骧了吗?”
全旭回答道:“见过了,毛统领消息灵通,早就在宫门口等着我了,说了几句话,叮嘱臣要好好为殿下效命。”
朱标点点头,这话听着还以为是毛骧把全旭调回京城的,这家伙可不是一般人,只可惜碰到了朱元璋,他无论如何也翻不了天的。
全旭被突然召回,毛骧现在应该也是察觉到了一丝危险,作为替皇帝扛脏活累活的人,无论干得好还是干得不好,都是在刀尖上跳舞。
所以他现在就在想办法未雨绸缪,亲军都尉府内的关系定然是走不通了,虽然看似毛骧作为皇帝心腹能执掌亲军都尉府,但是以朱元璋的性格,怎么可能没有制约。
毛骧现在应该是想要接近朱标,估计是想着往后若是真出事了,最起码能留条性命,由全旭牵线搭桥就是表示自己还有底子能让全旭接手。
不过毛骧现在还不知道朱元璋召回全旭是让他另起炉灶,亲军都尉府的底蕴全旭是用不上了,何况如果按照计划进行。
那场大案后必须拿出一个合适的人来平息安抚淮西勋贵们的情绪,毕竟往后他们可是极为珍贵的保皇势力,毛骧的身份地位最合适不过了。
朱标跟全旭说了几句,然后就让刘瑾把他送出去,这个时辰东宫绝不可能留下另一个男子了,朱标又看了一会儿书,然后就回寝宫准备休息了。
走在路上有些奇怪,感觉伺候的人少了很多,进屋后就感觉更奇怪了,云锦等人伺候他换上了轻便的衣服后就躬身退出去了。
朱标这时候也反应过来了,东宫能指挥云锦的除了他也就只有太子妃了,今夜是不好过了,朱标本来还想安心睡觉准备明日启程。
看来自家小太子妃是真想怀上孩子,只可惜没上过生理课,小春宫图可不会教给你这么多,朱标默默计算了一下,今夜她如愿的几率也很低。
朱标剑眉一挑面露微笑就走进去了,然后就发出了一声惊叹,所以发生了什么就没有人知道了。
第二天一早朱标眯着眼睛爬起来,常洛华则是推都推不醒了,朱标叹了口气站起身伸了个大大的懒腰,云锦等人听到动静立刻进来伺候。
朱标穿衣洗漱后吩咐不用叫醒太子妃,然后自己就朝着坤宁宫走去,走之前还得父皇母后在道个别,而且恩准李善长退养的旨意还没拿到手。
等到的时候朱元璋和马皇后都已经吃上了,朱标行礼后也坐下开动了,朱元璋看了看眼神色有些疲惫的儿子满意且欣慰的笑了几声,还亲自夹了几筷子菜放到他碗碟里。
朱标脸色一黑,马皇后也是含笑给他夹喜欢的菜品,这俩人仿佛看到自家平时懒惰的小牛终于开始努力耕田了。
不一会儿常洛华也急急忙忙的赶到,红着脸给父皇母后行礼后也坐在了下方,马皇后转而给媳妇夹菜去了,孙子总比儿子强。
朱元璋吃饭快,而且吃完后起身就走了,毕竟不走的话他放下筷子其余人谁都不可以再吃了,也没跟朱标多交代什么,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留下一道关于李善长的旨意就上朝去了。
朱标也很快吃完了,跟自己母后道别后,朝着自己太子妃眯了眯眼睛,看的她耳朵都红了,马皇后忍不住笑道:“好了,你快走吧。”
朱标笑了笑就转身出去了,刘瑾等人连忙跟上,出了宫门口就上了车驾直奔长沙王府,接到消息的李善长领着家人出府迎接,朱标拿着圣旨走进了府内,里面早就摆好了香案。
李善长神色有些微秒,这道旨意一天没来他就是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的大明朝丞相,但自此就不是了,他就只是挂着长沙王头衔的李善长了。
朱标站好之后还是宣读,李善长领着家人跪拜下来,其内容大致都是夸奖之语,可以从语气中听出确实是朱元璋亲自所写,李善长的眼泪也就慢慢流下来了。
除了口头上的嘉奖,最重要的无疑是恩赐配享太庙,李善长也就成了洪武朝第一位得到这个殊荣的臣子,等他百年后朱标祭祀太庙也得跪下磕头。
其余零零碎碎的赏赐也有很多,实权的官职都被罢免了,但是他也有太子少师晋升为太子太师,加上长沙王的爵位,李善长这辈子荣华富贵是稳了。
还被准许可以时时给皇帝写信,无需经过中书省,地方官员也当优先照顾,赐临濠地若干顷,设置守坟户一百五十家,赐给佃户一千五百家,仪仗士二十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