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2/2页)

李愉懵逼了一会儿:“……我三韩之地,自古没有民间造反成功的,自汉土南北朝以来,我三韩之地,一共只有三个主要朝代、一些零星割据,前朝不是被外敌攻灭,便是被藩镇拨乱反正,从无庶民造反成功——

何况,我朝鲜此前不过是大明藩属,如若真有篡逆,自然会有大明帮着平叛,我们只需以对付外敌为先。对付倭寇、鞑子都唯恐不力,提防庶民有什么用?

就算要提防内部,其实也都是提防宗室旁支……而宗室旁支是否‘清君侧’、能不能成功,与民间庶民有没有武器,毫无关系。”

李愉这番话,不仅听得沈树人打开了新的视角。旁边一群不怎么懂历史的老粗武将,就更是刷新了认知。

如果说曰本的历史,相当于0.2倍速的华夏史,那朝鲜半岛的历史,怎么着也是一个0.5倍速的华夏史。

中原汉朝以前那些箕子朝鲜、卫满朝鲜且不去说,汉朝的时候中原统一了朝鲜,汉亡于魏晋之后,朝鲜半岛才重新全面建国,从此也就高句丽、高丽、朝鲜三个朝代。

高句丽等于中原整个南北朝时期加隋和唐前期,高丽等于唐末五代十国加宋元,朝鲜则对应明清两朝。

一共三个朝代,两次改朝换代,平均中原两个长期大统一王朝的时间、对应半岛上只换一次,这就导致他们压根儿不用担心农民起义。

那边没有陈胜吴广张角黄巢李自成,农民活不下去最多抗抗税自行割据一下,最后还是上面换个人后来诏安。

倒是大明这两百多年里,朝鲜人对于李家王族内部的篡逆政变提防得很,老是宗室互相乱杀,因为那才是统治最大的威胁。李舜臣当年就是因为姓李,是王族旁系远亲,击退了倭寇后大受猜忌、被罢免了好几年。

“唉,看来这是各有国情了,这招还真没法学。总不能让大明这边也解开鸟铳禁令,允许民间用鸟铳打猎吧……这大明不禁弓箭,但铁甲、弩和火器却是不能开口子的……”

沈树人思之再三,觉得还是不能随便模仿。

这可是华夏大地,要是在禁止枪方面松口,麻烦就大了,以后还怎么收得回来。

而且如今崇祯还没死呢,还有一年半多阳寿呢,就算崇祯对地方的控制力下降了,可如果沈树人敢在湖广放开火器禁令,绝对会被天下人弹劾到万劫不复的。说不定其他地方军阀也会觉得他是反贼,直接对他讨伐。

这个问题对于流贼基础强大的中原,还是不能尝试。

不过,思想肯定要解放,不能因为朝鲜是东夷之国,就觉得一丁点借鉴的地方都没有。哪怕别的方面都远不如大明,这一点上有可以借鉴的,就要师夷长技以制夷。

最后沈树人只好去芜存菁、选择性吸收,吩咐左子雄:“以后生产训练弹的时候,可以生产铁弹,不许用铅弹,然后组织火枪队用铁砂弹越野、射猎。

铅弹易碎,残留也有毒,打的猎物得割掉很多肉,处理不干净容易危害身体。铁砂射杀猎物就无所谓了,把铁砂取干净就好。

一味靠花银子白白训练,没那么多枪弹浪费,还是要寓教于用,一边打猎一边找枪感——当然,只针对需要大强度腰射训练的部队。对于瞄准射击的老式鸟铳手,可以不用越野打猎训练。”

左子雄卢大头等人琢磨了一下,无不心悦诚服,觉得抚台大人想得周到。

当天的火枪队演练很快也就结束了,后续都是重复的比武筛选,很快选出了一千二百名适合用双管后装枪的士兵,以后保持轮番操练。

经过重新选拔后,这一千二百人里,居然有不少是辽东撤下来的老兵,而原本的黄州军比例则进一步下降了——其实也正常,因为沈树人是准备把这支部队作为骑射部队使用的,要冲锋前开火,马术也很重要。

辽东大浪淘沙活下来的老兵,很多都是骑兵部队出身,甚至有少数是关宁铁骑出身,骑术基础自然好,如果枪法原本也有基础,很容易入选。

因为战争这个月内可能还打不起来,按照一个月的余量算,到开战时可能沈家军还能再有六百根这种新式后装枪。新装备昂贵置办不易,所以只能人等装备,不能装备等人。

……

完成对军队的操练、检阅之后,整整半天也过去了,原本在旁一直静静跟随没有干涉的郑成功,也恰到好处过来提醒,劝沈树人要不要安排午膳、休息后下午再看别的。

沈树人也非常亲民,与士卒同甘苦,表示就在军营里吃,顺便趁着午饭的时间,去探望一下辽东撤回来的伤员。

如今这些部队也才靠岸休整了半个月,就算加海上和长江上漂泊航行的二十多天,距离伤病们在笔架山战役受伤的时间,也才过去四十天。

海上那段时间,康复效率还比较低,一直颠簸,营养也跟不上,很多人伤势甚至加重了。到了靠岸住下、医疗条件升级、营养也跟上后,才快速恢复。

伤筋动骨一百天,对于有筋断骨折和脏器内伤的重伤员来说,四十天最多也就恢复了三分之一呢,很多人都还不能下床。也就那些皮肉伤的轻伤员恢复好了。

今天在校场检阅时,也只有那些刚恢复的轻伤员,和正常士兵一起参加,重伤员全部还在卧床。

沈树人作为后世之人,思想肯定比明朝人平等得多,也人道注意得多。后世随便一个国家的总统,到了打仗的时候还要做做样子探望伤员呢。

所以沈树人对伤兵的关心程度,当然也是其他明朝文官武将不能比的。

这都不用伪装,只要拿出后世电视上首长视察的经验,直接就能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