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与勋贵争利

黄瓒在朝中就好像一把万能钥匙,什么锁都能由他来打开。

有什么别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只管往此人身上推就行了。

黄瓒在盐场技术革新方面立下汗马功劳,纵观大明之前那么多户部官员,无一人能及,也正因为大明百姓这几年都能吃上平价盐,而朝廷的盐税收入也在一步步提高,使得黄瓒在官员和百姓中的声望日隆。

这也是为何杨廷和明知黄瓒乃是正德皇帝派系,掌权后却一直未能将其赶出朝堂的原因。

师出无名。

还易惹众怒,让人觉得他杨廷和党同伐异,就算真的要党争,也要讲究个合理性。

三朝回门的基本流程走完,朱浩便要带孙岚回家。

朱浩客气地问道:“是否先将内子留在这里,等过了中午再接她回去?”

孙交白了朱浩一眼:“好不容易来一趟,不一起吃顿饭再走?”

朱浩看了看外面,冬天的日头没多烈,太阳还在东南方,怎么看距离中午都还有段时间,看这意思孙交要跟自己“促膝长谈”?

孙老头,你这叫消极怠工知不知道?

“我还有旁的事。”

朱浩回道。

“什么事?”

孙交较真儿地问道。

朱浩笑道:“孙老在朝,对我这样的后生晚辈所做之事,也关心吗?我不过是在翰林院修书罢了……”

孙交道:“但你的见地,却不像一个初入官场的菜鸟,倒像浸淫仕途多年……老朽第一次见到你,便觉得你身上有一股他人不具备的城府。”

“呵呵。”

朱浩勉强笑笑。

城府?

明显不是夸赞,而是在挖苦人!

“既然你知晓陛下要开矿,说这一切乃南京黄公献力主,还让你的恩师唐伯虎去主持此事……那你可知晓,陛下属意何人来接替伯虎的差事?”

孙交好似考试一般问道。

朱浩摇头:“不知。”

孙交问道:“你是真不知,还是故意装糊涂?”

“唉!孙老不要以为我什么都知晓,其实有关谁来管理皇庄,陛下不太上心……过去皇庄官地的收成,都被拿来填补军需,陛下想修个兴献帝的庙,银两都不够,那谁来接替官职有什么差别吗?”

朱浩用一个听起来合情合理的理由,把事给圆了。

孙交想了想,不由点头。

孙交道:“所以陛下的目的,是要通过伯虎为内府赚出开销,让内府可以运转自如?”

朱浩继续摇头:“内府的开销,一向都是从府库调拨,若是单靠陛下自行筹措的话,是否太过难为人了?另外此番开矿所盈利,也是先以巩固海防为主,何来陛下私用一说呢?”

“谁说陛下私用?你……也罢!”

孙交发现,朱浩说话滴水不漏,根本不给他找突破的机会。

朱浩道:“若无他事,我便先带内子离开了……孙老,以后再来拜访。”

“嗯。”

孙交点头,本来他还有心问问女儿在夫家过得如何,有没有受欺负。

但想了下,问或不问都没多大差别,便起身,让人先去内院把女儿叫出来,让女儿跟着“好女婿”离开。

……

……

下午,朱浩再见到唐寅时,唐寅已摇身一变,成为了工部员外郎。

蒋轮跟唐寅走在一起,非常羡慕,但见到朱浩后蒋轮赶紧往后退两步。

朱浩笑道:“先生,恭喜了。”

唐寅道:“本来打理官田,便已很疲惫,现在却让我这把老骨头去开矿?真不知你是怎么想的。”

蒋轮在旁急忙道:“伯虎兄,给朝廷办事,还能嫌辛苦?你这才几天工夫,便已是从五品的朝中大员,旁的进士入朝,怕也要三五年,才有这般晋升的机会,还不一定能升上来。”

说着有些遗憾,显然之前去礼部当个差,结果在朱浩的设计下去打人,丢了差事。

最近没人再提为他谋求官职的事了。

唐寅望着朱浩:“我倒觉得,让孟载接替我,去当这个户部主事不错。”

“真的?”

蒋轮一脸兴奋,显然这活对他来说很合适。

朱浩却摇头:“一个注定要当勋贵的人,还是莫要惦记着在文臣中有所发展,更重要的是要让人觉得,他非进都督府不可!若是陛下连身边人文武都不分,难免为人诟病。”

“这……”

蒋轮悲喜间,感觉被这对师徒给玩弄了。

唐寅道:“那……不知何人来替我?”

朱浩笑了笑:“不知道,说不定最后选了我呢?”

唐寅一怔,皱眉道:“若真是你的话,必定为杨阁老提请,在他身边诸多人中,好似也就你最为合适。”

“嗯。”

朱浩点头。

问题就出在这里,杨廷和身边没有跟兴王府走得近的人。

想管理皇庄,背后是大批新皇在兴王府的旧部,找个外人去把地给卖了或还好说,谁去都行,但若是想长期打理,就非需要朱浩这样出身兴王府的人不可。

蒋轮道:“户部主事,不过才正六品,跟翰林院的修撰比起来……简直是降级,朱先生会去?”

朱浩摇头:“到时可能由不得我来做选择……其实如此也好,反正我在翰林院中也闷得发慌,正好出来做点事……咱师徒同心,把矿给开起来!”

唐寅一脸厌恶之色:“少来!你小子打什么主意,我现在都还没搞清楚!再说了,你以为是在天子脚下开矿呢?”

朱浩笑道:“本应如此……煤窑我打算开在西山!”

蒋轮和唐寅对视一眼。

蒋轮道:“我听说好像……西山那边是有一些煤窑,听闻连寿宁侯和建昌侯也在那边开矿。”

在大明,民间开私窑的情况屡禁不止,朝廷一直限制在京师周边开矿,怕影响风水,但本身煤矿产出既能满足京师以及周边地区做饭、采暖的需要,又能安置大量的工匠,更能为开矿的人谋求利益,尤其那些勋贵,在京师周边私自开煤窑蔚然成风。

历史上一直到嘉靖中,采矿禁令才会正式解除,而京城周边几个煤产地,也正式开始走向繁荣,往后几百年矿开得是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高。

唐寅好似听明白了朱浩的意思,问道:“你是想跟……张家兄弟争利?”

朱浩笑道:“他们开他们的,我们开我们的,彼此不影响。”

蒋轮道:“可是矿藏多的地方,必定是早就被人给占了。”

“那我们就从新地方开……矿上都黄土埋着,满是林木,他们知道哪里的矿更富有?”朱浩笑道。

唐寅更加不解:“那你知道?”

朱浩摊摊手:“我们开的是官煤窑,有朝廷的许可,唐先生更是工部员外郎,我们想怎么开就怎么开,你要是怕找不到富矿,很简单,让苏东主的人帮你找……不过我觉得大可不必,因为你忘了我会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