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进厨房资格

学宫课程改了,人才选拔的考试内容也要改。

朱襄建议先以客观题为主,辅佐填空题和情景分析,等到了秦王主持殿试的时候,再进行选题策论,最后再加一个面试。

这样考试,能尽可能减少考官对考生的影响,让人才提拔把握在秦王手中。

就是这样做,需要秦王有较高的个人素质,能甄选人才好坏,还要有足够的精力去审核考生。

子楚和嬴小政肯定没问题,之后的秦王就不清楚了。朱襄只能说,以后的秦朝皇帝若是撑不住,那他自己去改吧。

朱襄兴致勃勃将自己的计划书交给子楚。

子楚按压了一下眉头,道:“要不我们现在立刻回咸阳,让蔡泽和蔺礼干活?”

朱襄道:“我无所谓。你看上去很疲惫,能撑得住?”

子楚瞥了朱襄一眼,道:“撑不住也得撑住。”

他打了个哈欠,集中注意力看完朱襄的计划书,道:“可行。回咸阳后让博士们讨论。”

“博士”这个职位在朱襄原本历史中,是秦始皇为了安抚东方学者专门设置的爵位,位卑权重,类似言官,可以直接向秦始皇谏言,最后变成了专门和秦始皇作对。

秦昭襄王建立咸阳学宫,吸纳六国学者时,嬴小政将“博士”二字脱口而出,得到了秦昭襄王的赞许。

之后秦昭襄王就专门设置了一个机构,主管修书管书和教育,正式任职者称博士。在朱襄建议下,这个机构类似于后世礼部。

“政儿关于咸阳学宫的提议,他和你说过吗?”子楚突然想起这件事。

朱襄道:“政儿每日的奇思妙想太多,不知道是哪个提议。”

子楚道:“是你想要推广的物学和化学。”

朱襄眼皮一跳,心里有了些许猜测。

子楚所说的嬴小政的提议,果然是朱襄猜测的内容。

嬴小政太敏锐了。他经过了广陵城一战,以及李牧海巡归来对舟师的一些话,发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科技发展不仅能用于民生方面,在战争上,有更为直观的贡献。

朱襄虽没有将这点藏着,但也没有故意将这一点说出来。

他处于很矛盾的心态。

身为一个懦弱的普通人,有时候明知道是大势,是真理,也不希望这件事从他的口中说出,从他的手中做出。

即使他已经悄悄借着醉酒告知李牧,并且已经应用在了军队中。

当听到子楚提到此事时,朱襄心情很复杂。

他心里有有早就猜到会如此的释然,有对自己自欺欺人的讥讽,还有对未来会走向何方的茫然无措。

朱襄知道,秦朝虽然二世而亡,民众虽苦,但这只是历史中一朵小浪花。他自两千多年后而来,知道未来是什么模样。

只是种田就罢了,如果战争技术发展,未来会走向何方?

谁也不知道。

朱襄右手不自觉地抓了一下衣襟,脑海里突然想到了同事们聊天时的讨论。

这闲聊的话本来不是那么容易想起来。这时不知道为何,居然清晰的浮现在了他的心里,打消了他的疑虑。

“华夏文明要走向西方道路是不可能的,这是文明形态所决定。

华夏文明几千年未断绝,已经摸索出一套完善自耕农、小手工业者体系,与自上而下垂直官吏体系相结合。

从经济上来说,就算西方刚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我们因为人口众多,技艺传承完善,手工业品的竞争力相当高。而我们自身的自给自足体系也十分稳固,所以在封建帝国末期,也能一直保持顺差。

清朝说自己地大物博,不需要外国,不是自吹自擂,而是事实。这样的事实,让华夏内部很难走向西方那样的改革。因为一旦进行工业化改革,就会使大量小手工业者和自耕农失业。

外国人口少,英国几千万的破产农民能被血汗工厂吸收,但华夏当积攒到能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这片广阔的土地至少有了上亿人,又有农民起义的传统。

若华夏统治者这么做,就是革自己的命。所以封建统治者即使看到了大势,也会狠狠压制大势。

在百年耻辱的时候,华夏不变则亡,先贤摸索了很多条道路。不同的先贤几乎将所有能走的道路都走了一遍,最后发现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那条路萌生自周时的礼乐文化,成长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在汉承秦制中逐步完善,自唐宋元明清后成为融为华夏人骨血灵魂。

是为大同。

那是华夏文明从始至终唯一的路,一直在走的路。”

“朱襄,你发什么呆?”子楚问道。

朱襄道:“我在想,现在就拔高战争科技,会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子楚疑惑:“什么?”

朱襄道:“没什么。”

反正皇帝一定会消失,所以也无所谓了。

华夏人民都很务实,连神灵不管用都会把庙拆了。当不需要皇帝的时候,怎么可能还让一个人干坐在上面吃白饭。

挂电线杆的资本家还要干活呢!

朱襄一直以来的抵触,只是因为懦弱。因为战争科技发展,会有许多人丧命。即使他知道就算不发展战争科技,用冷兵器打仗照样会死很多人。但那不是因为自己,所以朱襄不用愧疚。

再者,朱襄也担心现在若战争科技发展,思想若是不配套,会不会造成华夏文明土崩瓦解?

但政儿已经发现了这件事,朱襄就没有了退路。

何况这些年他也发现了,他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厉害。他的知识储备,根本不足以让他拔高秦国的军工科技树,顶多建立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自然科学的基础。

朱襄想到这,有些汗颜。

仔细想想也是,他又不是搞军工的,甚至不是搞基础科学的,唯一的本事就是种田。突然变身成多学科科学家什么的,他若是能做到,就不是青年教授,而是青年院士了。

朱襄:原来我是废物,那没事了。秦国人随意!

“政儿说得对。”朱襄道,“科学技术爆发的时候,向来都是战争频发的时候。物理用于制造攻防机械,化学用于研制更好的炸药,生物学脱胎于战场上的医学研究,数学最大的用处本来就是用于计算炮弹和弩箭射程。”

朱襄顿了顿,道:“就像是我们用铁刀,敌人用木剑。”

子楚听朱襄说了这么一大堆,震惊不已,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呆愣了许久,才结结巴巴道:“政儿、政儿没说这么多,你没必要……”

朱襄打断道:“既然已经被你们发现了,那我也就不藏了。”

他洒脱地笑道:“建立科学院,研究战争科技,辅助研究民生科技,既能奠定科学基础,还能早日结束战争,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