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秋后算账(第2/3页)
每日,府衙这里,便有大量的人拘押,而后从太平府来的推官,直接判决。
城外每日被杀者,便有百余人。
府的大牢,也是人满为患,不得已,张安世直接将抄没的七八处宅子,充作临时的监狱。
一时之间,这宁国府哀嚎遍野。
而那原本在府衙里,那自称自己叫夏昌,且是良善小民的夏昌,又重新归案。
他狼狈地跪在地上,此时府衙之外,早已吸引了不少人。
许多百姓纷纷来此,议论纷纷,因为……这夏昌,乃是本地有名有姓的人家,他的家族,甚至可以追溯到南宋。
数十代的富贵,在这宁国府,可谓人尽皆知。
就这么一个人,如今……早就已是斯文扫地。
而之所以此案张安世要亲自来审,是因为数目……实在太大了。
张安世抵达,众人肃然。
市井里,已有人将张安世比作是活阎王了。
张安世倒也不在乎这些。
人一到,那跪着的夏昌便立即哀嚎:“冤枉,冤枉……”
张安世看也不看他一眼,直接拿起了案牍上清丈土地的簿子一看,而后狠狠的摔到了夏昌的面前,气愤地冷然道:“冤枉?六万七千四百多亩的土地,你们夏家,隐藏了多少年?太祖高皇帝在的时候,你们还会做戏,从隐藏的地里,拿出几千亩来,登记在黄册,建文之后,你们倒是厉害,装都不装了?”
夏昌道:“这些事,草民从不过问,都是主事打理。”
张安世忍不住大笑一声,笑里尽是嘲讽,道:“好一个主事打理。这样说来,倒是冤枉了你。你那主事倒是忠心,为了帮你藏匿税赋,冒着这样大的风险。不过你放心,你招认了那主事,也很好。来人,将那主事带进来。”
没多久,便有人被押了进来。
这主事早已面如土色,吓蒙了,到了张安世的跟前,只是不断地磕着头。
张安世道:“既然都是你这主事干的好事,那就再好不过了,看来……你的罪责比较轻,而这主事……不杀他全家,不足以平民愤了。”
主事一听,两眼发黑,几乎要昏厥过去。
可巨大的求生欲望,教他猛地强打精神,随即便是哀嚎:“这都是……夏太公的主意啊!他是主人,小的怎么敢做主?夏太公……他何止是藏匿田地,他……当初佃户逃亡的时候,他组织了七十多个庄客,沿途劫杀了三十多人。连妇孺都不肯放过。他还对人说,不肯安心事农,就是这样的下场,这叫以儆效尤。不只如此……他还抢佃客的妻女,他……他……”
夏昌大怒道:“你大胆,想要背主吗?”
似乎这夏昌的余威尚在,这主事顿时吓得不敢说话了。
张安世却笑了笑道:“不急,不急的。这种事,其实是不怕你们抵赖的。你夏家家大业大,这么多的庄客,想要核实,还不是轻而易举吗?”
“夏昌,我可和你说好了,你今日说的话,都记录在案。可若是知道你所言,尽是胡扯,你要明白,锦衣卫办的乃是钦案,你是读书人,钦案是什么意思,想来你应该是清楚的。到时只要查到你所抵赖的罪,统统都有,那么就又是一条欺君罔上了。你年纪大了,也活不了几年,可你一家老小,只怕就要跟着你一并遭殃了。”
这话一出,夏昌顿时就绷不住了,立即嚎啕大哭着道:“藏了一些地是有的……”
张安世冷笑道:“六万多亩,也是一些?”
“万死。”
张安世道:“看来你是认罪了?”
“认,认……”
“其他的罪呢?认不认?强抢人妻女……这些认不认?”
“她们是自愿的。”夏昌哀道:“还请明鉴啊。”
张安世听他说的振振有词,只觉得背脊发凉,寒芒在背。
于是冷冷地看着他道:“是吗?这样说来,难道非要我去问苦主?”
夏昌便哭道:“公爷这是要逼死小老儿吗?”
张安世道:“来人……将供状给他,这些罪,他肯认的就签字画押,不肯认的,也无妨,继续让锦衣卫彻查便是。”
一摞供状送到了夏昌面前。
夏昌浑身颤抖,他草草看过,毕竟是读书人,许多事,他是清楚的,可最终,他似乎权衡了利弊,觉得认罪比不认要好,当下,一条条的签字画押。
供状奉上,张安世只看一眼,随即抛给一旁的判官,这判官只一沉吟,当即道:“夏昌私藏兵器,图谋不轨,欺君罔上,强抢民女,杀人……诸罪并罚,抄家,灭三族,无族流放。”
夏昌听罢,已是要昏厥过去,他愤愤不平地大呼道:“我已认罪伏法,为何还有欺君罔上?我藏兵器,是为了防歹人,杀人者也非我,是家中的庄客……饶命,饶命啊……”
张安世依旧冷冷地看着他,道:“少来和我玩弄什么文字游戏,我晓得你读过书,有一张巧嘴,本事大的很,可这世上,不是光凭你伶牙俐齿,就可以抵赖的!恨只恨你家享了几十代的福,而你也作威作福了大半辈子,今日诛灭你夏家,却是来迟了!”
随即,他大喝道:“来人,拿驾贴,抄了夏家……将这老狗带下去,明日与他家人,一道问斩。”
夏昌直接两眼一翻,昏厥了过去。
外头一起听审的百姓,个个吓得大气不敢出,不亲眼看到官府如此狠辣,真的无法想象,这堂堂夏家,就这么没了。
要知道,这夏家,哪怕随便一个公子来府城,都是可以和县里和府里的官员们同桌吃饭,一起寒暄的啊。
张安世对于百姓们的目光,没有太大反应,随即吩咐判官道:“现在任务重,要快刀斩乱麻,要审的人太多了,要尽快处置妥当,你和下头官吏,辛苦一些。”
“是。”
张安世丢下这句话,便径直而去。
又过了数日。
张安世带着一身疲惫,往廨舍觐见。
朱棣没有急着摆驾回宫,而是在此镇守,等这宁国府稳定了再做打算。
皇帝不走,随驾的大臣们,也只好留了下来。他们在这府城之内,都感受到了一股肃杀之气。
宁国府的事办砸了,这一点,大家都不得不承认。
因为太多恶劣的事就在眼前,谁也无法否认。
当然,更多人将这些都推到了恶吏上。
只是现在,大家当着陛下的面,却都不敢做声。
张安世则拿着一份钱粮簿子,特来求见。
朱棣听闻张安世来了,知道张安世这几日善后辛苦,立即命进来禀报的宦官领他进来。
在这小小廨舍的小厅里,大臣们人满为患,张安世行过了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