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Mac的危机
因为乔布斯的偏执审美,Mac不仅主机,包括键盘鼠标在内,都是米白色。
此外Mac没有散热风扇,这是乔布斯武断又顽固的另一个佐证。
他认为风扇会增大电脑的噪音,并且还非常不美观。
但是Mac没有风扇散热,造成了很多组件故障。
媒体为此给它起了一个“米色烤面包机”的称号,很显然这一绰号无益于提升产品的流行度。
这一缺点512K的内存也救不了,毕竟内存不够消费者大不了选大内存版本,但是没有风扇是设计硬伤啊。
Mac因为外形诱人,加上图形化系统的优点,它在前半年卖的非常好。
但当人们逐渐意识到它的局限性时,销量便会慢慢减少。
自从进入8月以来,Mac电脑每月的销量已经降到了2万台以下。
从最初的月售5万台,到现在的不足2万台,这几乎是断崖式的下跌。
“精美的外观,但却不堪一用!”
“2945美元!米国最昂贵的苹果牌烤面包机!”
“128K内存是乔布斯最失败的选择,512K内存又是他最正确的选择。
因为正是512K版本,救了现在的Mac,否则Mac将会重蹈Lisa系列的覆辙。”
“啪”把手中的报纸往沙发上一扔,乔布斯气抖冷!
然而愤怒归愤怒,但是乔布斯也知道如果再不做点什么,Mac就真的完了。
在设计之初,他对Mac的第一年预期销量是100万台。
但现在别说100万了,连40%的预期目标都没达到。
按照现在的销量走势,再过两个月Mac说不定一个月1万台都卖不出去。
想想苹果在Mac项目上的投入,研发成本五千万,宣传费用也是五千万。
一亿美元的高昂成本以及不间断的投入,如果不能把销量保持下去,能否盈利都还两说。
另外,Lisa和Mac连续两次失败,对苹果声誉的打击也将是致命性的。
这一点甚至比能否盈利还要重要,想想如果人们对苹果失去信心……
乔布斯突然感觉一阵恐惧,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这时候一个人的身影慢慢浮现在了他脑海里,乔布斯没有犹豫立即拿起电话。
“白川,是我。”
“史蒂夫,你半夜三更打电话这条毛病就不能改一下吗?”
“抱歉伙计,但是我有急事。最近Mac电脑遇到了些问题,你听说了吗?”
“是的,听说了一点。”
“那么伙计听着,我现在需要你的建议。Mac如何才能挽回颓势?”
乔布斯现在相当庆幸当初听了白川枫的建议,多发布了一个512K的Mac版本。
否则的话,现在的Mac想必更加困难吧。
白川枫有些犹豫,这件事其实他不想过问。
乔布斯上次那自大的态度,可是让他记忆犹新呢。
“伙计,Mac不能倒下。Mac一旦倒下,不仅苹果损失惨重,SIC也没有任何好处。”
似乎猜出了他的犹豫,乔布斯开始极力说服白川枫认识到这里面彼此的关联。
“另外,我为上次的事情感到抱歉。
而且只要你给出合理的方法,苹果会继续采购SIC的芯片,并且价格保持不变。”
好吧,最后一句说服了白川枫,这才算是请人帮忙的态度嘛。
“史蒂夫,换位思考一下。看看消费者在抱怨什么,那么我们就改进什么?
事实证明512K内存还不是最优解,想要流畅运行Mac的图形化系统,至少需要1MB内存。
而关于散热问题也是一样,Mac需要加上风扇,并且尽快落实这一设计。
不管这需要花多少时间,但至少需要让消费者明白我们的态度。”
“态度?”
“没错,比如发布公告,正在开发带风扇版本的Mac,以及更大的内存配置。
总之,需要动起来,而不是坐以待毙又或者让消费者误会苹果的态度。”
“好的,我会考虑的,感谢你的建议。”
挂断电话,乔布斯有些犹豫。
一向自负的他,什么时候向消费者低过头了。
而且他认为白川枫给的建议,很可能是基于霓虹企业的角度而给出的。
霓虹和北米,很显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市场。
有些犹豫的乔布斯,决定先从营销角度着手。
接下来的一个月,苹果加大了舆论公告公关力度,广告、带货齐上阵。
奈何已经太晚了,“米色烤面包机”的绰号越传越广,它甚至比Mac的名字还流行。
在最新一个月的销量中,Mac的销量已经跌至了一万台以下。
绝望之下的他,这时候才想起了白川枫当初的忠告。
但这时候再改进,已经为时已晚,周期无论如何也赶不上。
多重压力之下,他做了一个低劣又不合规矩的做法。
乔布斯决定在去年库存的Lisa电脑上安装Mac仿真程序,并作为新产品出售,命名其为“Mac XL”。
去年卖的巨贵的Lisa它就有1MB的内存,而且也有风扇。
你看这不完全把缺点都解决了吗?
然而骗局就是骗局,乔布斯的作为让苹果内部的员工都感到不齿。
他的技术顾问乔安娜霍夫曼,在劝说无果之下,直接辞职走人。
然而偏执的乔布斯不仅继续自己的计划,在之后一系列的广告营销中更是屡出昏招。
这也为他明年的职业生涯滑铁卢埋下了伏笔,当然这是后话。
霓虹这边白川枫给出了关于Mac的建议后,他又继续投身到了自己的事业中。
在八九月份,白川电器、索尼、飞利浦、松下等一众音频品牌,努力了一年多的光盘可擦写格式终于正式商用了。
其中CD-R为一次性刻录光盘,顾名思义光盘工厂生产出空白盘后,允许用户进行单次写入操作。
写入后的光盘内容,可以反复读取,类似于CD-ROM。
这种格式的光盘生产成本最低,因为无需模具压制内容,单张CD-R的空白盘成本才10日元不到。
至于另外一种可多次读写的CD-RW,它的性能类似于软盘。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多次修改光盘上的内容,直至盘面报废。
当然无论是CD-R,还是CD-RW,它们都需要配套光盘刻录机才能使用。
不过光盘刻录机就昂贵了很多,它甚至比CD机还要贵。
就比如这几家同时推出的刻录机,售价基本维持在了40万日元左右。
这是大家商量之后,默契一致的价格。
光盘刻录机是通过激光在空白盘上,烧录出凹凸不平的坑洞,以此来代替数字信息的“0”和“1”。
所以每使用一次,盘面就会被损伤一次。
比起CD-ROM的钢模压制,CD-RW最多只能使用3~10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