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萧遥翻阅完,发现最后还有几行字:“皇上托人带给民女的话,民女已知晓,心中惭愧。若论洒脱,民女的确不如何细君,亦枉称奇女子。然情之一字,着实难解,这辈子只能糊涂了。捐赠财物一事,既因这份愧疚,亦为止善。”

她叹息一声,久久没有说话。

她的确让人带话给王姑娘,说她“所谓的奇女子,不过如是”“连给何细君提鞋也不配”。

如今想想,这话着实有些伤人。

而且,萧遥如今想收回那两句话。

天下的女子,不仅有何细君,亦有王舒余王姑娘。

或许,天下还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女子,只是被锁在深宅中,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只有极少数如何细君与王姑娘者,才能迸发出自己夺目的光华,让世人看见。

感慨一番之后,萧遥令人关注王家的人,让他们免于被欺负,第二日,在朝会上便将这个消息告知群臣。

户部尚书感觉自己最近经常被天下掉下来的金馅饼砸中,刚有了从大海深处带回来的金矿,又得了天下奇富王舒余的馈赠。

当然,在惊喜之余,又对王姑娘此举十分佩服,上前一步说道:“皇上,臣以为,对这位传奇女子王舒余应该进行嘉奖,让天下百姓都记住她。”

萧遥含笑点头:“这是自然的,朕初步决定,王姑娘的财产但凡用于一处,在那处便该有她之名。”

群臣虽然觉得此举过誉了,会让王舒余超越他们流芳百世,但是想到人家捐出那巨额的财产,又着实没有理由拒绝,当下便点点头。

萧遥接着一脸感慨地道:“朕认识之女子,如何细君、王舒余者,均是不输男儿的奇女子,众卿以为然否?”

群臣马上点头附和。

丞相上前一步,笑着说道:“臣以为,还要加上皇上。皇上虽一介女流之身,然才华、胸襟与治国之才,与历史上有名的皇帝相比,亦是不差的。”

兵部尚书看了丞相一眼,心道这老货真会讨好皇上,也不甘落后,上前道:“皇上是明君,注定流芳千古的。”

萧遥微微一笑,就等着他们拍马溜须呢,当下笑着说道:“由此可见,为女子者,也并不比男子差啊。”

百官听到这话心里都有些怪怪的,可是却又不能反驳,皇上就是女子,他们能反对,说皇上比男子差么?

再说,刚才丞相与兵部尚书才赞完皇上,他们若反对皇上,等于反对了三个boss,那是自寻死路,因此都点头附和。

丞相与兵部尚书觉得有些不妥,因此保守地笑笑,没有说话。

萧遥继续笑道:“天下女子者众,想必还有许多有手腕有能力叫人折服的女子,朕希望这些女子亦能站出来,为天下百姓谋福祉。故朕有一个提议,那便是女子者亦能参加科举,亦能做官。”

百官顿时大吃一惊。

有心急的马上站了出来:“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啊。自古男主外女主内,若女子均可为官,那谁主内?这将导致天下许多人家家宅不宁啊!再者,这是古之未有者……”

萧遥听完了他的话,这才道:“从前,亦不曾有如朕这般以女子之身为帝的,亦不曾有如何细君并王舒余者,可本朝都有了,为何不能允许其他女子入朝为官?再者,民间商行,亦有女子主事,这有何不妥?”

她说到这里,身体微微前倾:“卿不愿女子入朝为官,难不成,是因为怕自己比不上女子?”

“可是男主外女主内……”先前那位官员反对。

萧遥道:“但凡家事者,均有家臣管理,作为主人家,只需要做决策则可。此朕一贯推崇的,朕往后,亦这般,故这绝非女子不能入朝为官的理由。”

这位官员大急,当即看向丞相与几位尚书,希望他们出来说话。

陈御史再次站出来,悲声泣道:“皇上,此举有违纲常啊,请皇上三思,收回成命。”

萧遥看向他:“怎么,你又要无理由却以死相逼了么?”

陈御史顿时一抖,忽然想起上次,顿时讷讷不敢出声了。

萧遥的俏脸上重新露出笑容:“六部回去,都给朕好好拟一份条陈,一个月后早朝交到朕手上。希望,众卿不会让朕失望。”

百官下朝之后,都忍不住纷纷抱怨:“皇上越发说一不二了,既已决定,何必还问我等意见?”

先皇可从来不会这般态度强硬。

一名官员说道:“皇上是个有为君主,故决断力十足。”

一般能干之人,都不允许别人违背自己的主意,更何况是一个皇帝呢?

一名老官员叹着气说道:“女子入朝为官,只怕天下要大乱了啊。”

“乱了正好,正好可以请皇上收回成命。”

一名须发皆白的官员捋着胡须笑道:

“诸位何必着急?天下女子者,识字的不多,识字又有才干的,更少。且男子入朝为官亦须参加科举,女子入朝为官,自然不例外。如此一来,女子便是参加科举入朝为官,也得几年后了,再者只怕能榜上有名的,极少。届时若有家族不许其参加科举,又筛选掉一批女子。”

众人一听,顿时都点点头:“此言甚是。”

“既女子要入朝为官,与我等同朝为官,那么,女子的考核,绝不能比男子简单。”

“此言甚是!”

百官心中有了主意,脸上忧色顿时一扫而光。

丞相与六部尚书听着众人的讨论,都没有做出什么表示。

以他们对皇上的了解,她想做的,必定能做成的,百官想的,还是太天真了。

不过,由着他们折腾阻止也是好的,若成了,倒免了他们出手,若不成,也怪不到他们身上,他们届时再想办法便是了。

第二日,有影响力的报刊均发文刊登王舒余捐赠个人财产到国库一事,并嘉奖王舒余为天下女子的楷模,与何细君一般,都是女子中的佼佼者,值得流芳百世。

接下来的几期,均刊登这方面的消息,隐隐向民众传播,女子中也有优秀者,该入朝为官,为天下老百姓做实事。

丞相与六部尚书见了,都心道果然。

他们就知道,皇上一旦要达成某个目的,那是必定有手段的。

此时女子入朝为官的消息还未确凿,皇上便开始做舆论准备了。

偏生登在报上的文章,一篇篇写得才华横溢、有理有据,叫人看了着实不知道该如何反驳——都是庶吉士以及翰林院那些饱学之士写的,自然有理有据了。

丞相与六部不做动作,百官觉得这思想控制太厉害,绝对不行,当即也写了文章反对,并投到报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