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节 搞清本质,分清敌友(第2/2页)

现在如果骤然将四十万精壮士卒赶回乡间,那简直就是活生生为一片枯草遍地的草原点燃无数火种。

“如果按照自强公和子舒兄的意见,这个力度太大,要出问题。”练国事很肯定地道:“稚绳兄的意见力度又太小了,……”

冯紫英摇头苦笑,“就算是按照稚绳的意见,我都担心会出问题。解决了建州女真,大家都觉得松了一口气,这个时候裁军,会被武人们认为这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如果再被一些别有用心者利用,现在老一辈如家父这样的宿将已经退隐,影响力也不及以前,新一辈成长起来的正值壮年,本来心气就高,如果被下边人裹挟怂恿,很难说会发生深那么事情,……”

练国事不寒而栗。

即便是面对练国事冯紫英在这个问题上也有些保留。

军队是他最大的底气,他也知道自己同僚们对自己与军队太过紧密的关系非议不少,但如果没有军队的支持,自己这个首辅在朝中的话语权必定大减。

说一句不客气的话,自己在士人体系中的话语权还远远不够,无论是崔景荣、王永光或者柴恪、这些人,对自己的态度都是合作而非完全认同,这是自己最大的短板,这也是为什么在裁军、科举、吏治这些问题上,这些人敢于和自己力争不从的缘故。

有时候冯紫英自己都在扪心自问,在朝中,究竟有多少真正认同自己观念理念的朝臣,有多少自己的拥趸?

算一算恐怕真不多。

自己的真正拥趸是什么,是军队武人和商人,但他们都不在朝中,顶多就是影响朝中这些官员而已。

正因为自己在军队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加上商人们对自己的全力支持,才使得这些或迫于无奈,或口蜜腹剑,或阳奉阴违,却都只能服从于自己,或许他们现在已经在开始后悔还不如选了顾秉谦和或者官应震他们,只不过自己现在不给他们这样一次选择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