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清合众国?

“诸位臣工,都平身,都站起来吧!”

已经变成议政王大臣会议大厦的天坛之内,康熙皇帝非常客气地招呼一群选他当皇上的乱臣贼子起身——过去一段时间,大清的规矩的皇上居高临下坐着,底下的大臣跪着,非常不平等啊!

现在这个规矩必须得改一改了。这被都“原君原臣”了吗?照理说一人给个座,坐而论道才好。不过下面这帮原臣都还给康熙留了一点面子,虽然康熙给他们准备了椅子,但大家还是很客气地站着说话。所以大清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比起大明的国人议政会,还是不够进步啊!

另外,这个大清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代表性不如大明的国人议政会。参加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代表,都是议政王和议政大臣或是他们的全权代表。

而国人议政会的代表从字面上看,就知道他们是代表国人……当然了,在实际操作中,那些非直辖(朝廷直辖)的地区派出的议政官,都是由当地的藩主指定的。

不过就算这个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代表性不足,这套体制也已经进步的让康熙压力山大了——这个议政王大臣会议已经罢免了一次皇帝,又事实上选举了一次皇帝。这意味着如果康熙再不好好干,他依旧有可能再次被罢免……

所以他必须得加倍努力啊!

康熙看到底下的议政王大臣都大摇大摆站那儿了,还向他们欠了欠身,算是还了一礼,然后才笑吟吟开口道:“诸位议政王、议政大臣既然还信任朕,继续拥戴朕当皇帝,那朕就应该拿出个能扭转大清颓势的法子。

实不相瞒,其实朕早就在为大清思谋出路了……如今中原的形势,望之好似元末,又好像是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初年中原尚未一统的时候。而我大清以八旗为本,兴起于白山黑水之间,本非中原汉人之邦,可以比之契丹,或比之蒙元。若中土无英雄,那么我大清兴许能在中原享百年国运,可惜朕的德行不足,使得上天降英雄于中原,才有如今的天崩地裂之势。

而我大清如今要谋的,不是逆天而行,妄图再次一统天下。而是退而谋一个大契丹似的北清……契丹所立之国,虽然没有能入主中原,但是却据有燕云十六州、漠南、漠北、东北辽阔之土,享国二百一十八年,与大宋并为南北之朝。诸位臣工意下如何?”

这就开始议政了!

现在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连皇帝都能罢免和推举,那么涉及到大清国家大政方针改变的议题,当然要拿出来议一议了。

而且也只有让议政王大臣会议通过“大清大辽化方案”,大清才有可能正式和大周、大靖结盟,要不然大清以一统天下为目标,那这个盟要怎么结?

另外,康熙也知道现在的大清议政王大臣会议对大周、大明就是个大透明……他们这里商量什么,大周皇帝吴三桂、大明大将军李中山和大靖皇帝耿精忠马上就能知道!

他们都知道了,那就能放开了打内战了……反正大清撑死了是个大辽的命,你们只要能灭了中原的对头,怎么也能有个大宋做一做,不也挺香的?

而对大清内部而言,只要确定了大清大辽化的国策,那么康熙就能在中原方向上甩包袱了——大辽控制的中原地盘往大了说也就是燕云十六州嘛!

所以十六州以南的地盘,统统都可以藩镇化!

“皇兄,臣弟觉得当个大辽也挺不错的!”恭亲王常宁现在是议政王当中最有牌面的,所以头一个发言质询,“不过现在的关外还是有点荒芜……只有盛京周围还有点人气,而且漠北和朝鲜两处藩地也不怎么服气儿。如何山河四省真的没了大半,我大清要如何立国?皇兄,您想过没有?”

“常宁,你说的这些,朕当然想了一个对应之策……”康熙和颜悦色地回答道,“朕的对应之策,就是合众立国!”

“何为合众立国?”常宁问。

康熙道:“就是合众位臣工于朕之力,一块儿把咱们的新大清给立起来!

具体来说,就是朕要把关内的山河四省之地的大部分都封给诸位臣工……朕只直辖顺天府、大同府、宣化府、遵化州、永平府、易州和新设立的天津府,一共五府二州之地。

与此同时,朕还要对漠南蒙古和盛京将军、黑龙江将军的辖区重新划分,新设吉林将军、漠南将军二职,然后再在漠南、盛京、黑龙江、吉林等四将军的辖区之内,为山河四省的藩主划分领地,由各藩藩主,从山河四省迁移无地少地的农民,去四将军辖区建立头下军州。这样山河四省无地少地农民可以得到土地,而塞外四将军辖区也能得到人口。不出十年,关内塞外就都是乐土了!”

实际上大清在康熙初年的时候,面对的就是一个“合众国”类似的大好局面!

人口、土地、资源、产业,甚至军事力量,全都是“合众国”级别的。

如果大清朝廷可以干点人事儿,好好开发四川,开发东北,发展海外贸易,促进工商业发展,加快民族融合。搞出个真正意义上的康熙盛世也没多困难。

几千万不到一个亿的人口,守着那么大的土地,还拥有丝绸、瓷器、白糖(除了中国,其他地方只有黑糖)、茶叶这四个在当时来说的顶级产业链。而且周围也没什么值得一提的强国,哪怕是西方殖民者,这个时候他们在东方的实力连郑明都压不住。

大清如果自己不搞沿海迁界,再把郑芝龙收为藩属,吞掉东南亚不过是时间问题——当时东南亚各国除了缅甸和越南外人口都很少,土著少、白皮更少,广东、福建沿海的汉人如果能源源不断迁入,再加上一个比较强势的郑氏集团,早晚能搞成当地的绝对多数……

毫不夸张的说,大清就是个梦幻开局,惨淡收场!

而如今的大清,都已经到了议政王大臣可以罢免、选举皇上的地步了……也就只能合众立国了!

不过常宁听见康熙的“开发塞外,合众立国之策”,脸色一下就不好看了。

他是盛京将军!

盛京将军的辖区本来是他一人说了算的,现在怎么回事?还要分一块出来给什么吉林将军……还要让关内的藩主们在剩下的盛京地盘上建立投下军州?

这样一来,他的权力不就小了吗?

可是常宁却没发反对康熙的法子……因为大部分的议政王、议政大臣的地盘都会分在关内!

头下军州就是他们的退路!

如果关内混不下去,还能去塞外的军州继续混!

常宁要反对,那就是要断大家的退路,这事儿怎么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