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2页)
上牛车之前,苏教授跟赵新山道:“你们村去省城买拖拉机的时候,报纸应该出了,一定要去大学找我。”
赵新山应承。
苏教授又转向赵柯,道了一句谢。
为什么道谢,他没说,赵柯也没问。
·
1975年3月18日,《黑省日报》刊登一篇名为《防患于未然,大涝之下的“幸运儿”》的文章。
文章只占了四分之一篇幅,讲述了双山公社赵村儿大队在暴雨之前,挖凿排水渠,有效防涝,保住半数庄稼的艰难过程,以及如何在灾后迅速补救庄稼,补种白菜,减少涝灾损失。
配图选的是赵村儿大队的杀猪宴。
新闻的要素之一,是具有时效性。
半年过去,人们对夏天那场二十年难遇、跨时一个月的大暴雨的关注度早已散去,尤其关于种白菜,半年前报纸早就大书特书,甚至措辞比这篇文章漂亮许多。
所以这篇报道一开始并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只是小范围的讨论。
直到两周后,《黑省日报》再次刊登一篇名为《把热血洒在农村的土地上》的文章,三周后,影响力覆盖全国的《群众日报》又刊登一篇《信仰不灭,初心不改,知青力量谱写时代之美》的文章。
配图都是苏教授拍摄的赵柯和十一个知青的照片。
几天后,《青年日报》转载,评论“人力战胜天灾”。
《红星报》发布文章:《不负韶华,青春在农村闪耀》。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首都日报》、《广播电视报》、《滇南日报》等数个报纸纷纷报道。
关于赵村儿大队在涝灾中“幸存”的故事,彻底发酵。
年轻的返乡知青毅然决然地留在家乡担任妇女主任,带领一众下乡知青和农民,在一个偏远山村挥洒热血,从迷茫到积极向上,不断前进,不断创造的故事引起大范围的讨论。
不止赵柯的名字,知青们和赵村儿个别社员的名字,都出现在报纸上。
从苏教授的文章开始,就像他一开始设想的那样,赵柯和赵村儿的知青们被树成知识青年的楷模、典范,成为迷茫颓丧中的一支火炬,照亮着一些人的前路。
尤其是赵柯。
苏教授返回到双山公社,还特地去采访了公社的段书记和吴主任以及赵柯曾经工作过的轴承厂领导,众人全都对赵柯赞誉有加。
只是文章中的只言片语,一个鲜活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读文章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她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和极强的个人魅力。
光明的未来,永远需要双手去创造。
努力总会有希望,不努力,只有一场空。
学无止境,知识具有强大的力量。
青年的热血永远滚烫,永远赤忱……
小小村子里的赵柯,在她还不知道的时候,成为了很多人向往的偶像,信件如同雪花一般从全国各地飞往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