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分享利益
周新对这个年代的企业家们嗅觉如此敏锐并不奇怪。
对于如此之多的留学机构找到他,希望借他来打一波广告,同样不奇怪。
因为来1998年的燕大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每次经过燕大三角地的时候,曾经作为燕大校园内舆论争夺必经之地的三角地,已经从舆论风向标变成各类留学机构的广告栏了。
当下留学的风气,势必然导致会有类似的机构冒出来满足学生们的需求。
周新只是好奇,他们找上门来的速度太快,几乎和辅导员只有一天的时间差。
“我很好奇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王强扶了扶眼睛:“因为有关于你的新闻在新浪网上,我们有负责宣传口的同事看到,她觉得这是一个很好扩大我们影响力的机会。
新东方现在在燕京已经站稳脚跟了,但是我们还需要把我们的影响力辐射到全国。
经过我们内部研究,认为你的事件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载体,通过媒体借助你的事件,帮助新东方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宣传。”
此时的新东方还只是燕京地区的知名英语培训机构,兼顾一定的留学申请业务,一直到千禧年,新东方才在申海开了第一家燕京以外的分校。
周新问道:“我大致明白了。
但是你说的这些都是新东方的好处,我能够获得什么?
成功的合作需要双方的共赢。”
“我们会对你做一个全方位的包装,我们会动员新东方在各大媒体的影响力,帮你在全国范围内出名。”
周新无语了,金吉列好歹还知道直接给钱,新东方这是纯画饼:“这些对我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
为什么你觉得我去伯克利读博,未来留在阿美利肯,华国的名声会对我有半点用处呢?”
“你想要什么?”
“之前金吉列的人过来,说是给我五万rmb,只是要求我在讲座上提一句他们金吉列的名头。
而按照你刚刚所说,相当于是和新东方深度绑定了。”
周新的话说到这就直接打住了。
说实话周新缺钱吗?很缺。
现在全身上下加在一起连一千块都没有。
大脑里储存的知识,完全不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这些东西现在拿出来,纯粹是一种浪费。
而写小说,写歌这些,说真的,一窍不通。
并不是随便一个人回到过去就能写出斗破苍穹的。
更别提这个年代,网文纯粹就是一种爱好,而发表在杂志上,对文字的要求更高。
因此周新只想狠狠地割一波留学机构的韭菜。
虽然他以前在申请博士的时候,没有被留学机构割过韭菜,但是他身边同学朋友被割韭菜得可不在少数。
即便在信息爆炸的2020年,留学行业也是暴利行业,基本上改个留学文书就能收你个大几千。
更别提现在了。
王强停顿了片刻,然后嗤笑道:“金吉列?
他们好像还没成立。
之前是做服装的,他们的老板姓张。
一直看留学服务,还有英语培训这一块赚钱,所以一直想投资新东方。
我们一直没答应。
看来他打算之后成立一家留学机构。
金吉列,直接把服装品牌拿来当留学机构的牌子?
也难怪会需要有人帮他们站台。
我们也愿意开五万的价码。
这件事对我们来说是双赢。”
周新点了点头:“好,那就新东方了。
我们需要草拟一份合同。
你们不能够随便使用我的肖像权。
仅仅只能在这件事情的描述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作。”
说白了就是借助故事来宣传企业。
君不见茅台靠着各种故事,硬生生扒着国酒的名头混成了万亿市值。
后世单一品类奢侈品能够到万亿市值的就茅台一家。
市值比它高的LV,名下有一堆其他品牌,同时还做了大量资产并购。
对To C的业务,故事很重要。
你的故事是否能够吸引人更重要。
新东方会讲故事,是有历史传承的。
后世从新东方出去的老师们,各个都是讲故事割韭菜的好手。
以老罗和李笑来为代表人物,老罗主要收割投资人,李笑来则主要收割想发财的币圈韭菜们。
新东方此时已经是一个集团公司了,有专门的法务部。
新东方出具的合同,周新直接拿着去找燕大法学院的教授,帮他看看有没有问题。
然后双方明晰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之后,签下了这份合同。
新东方很干脆,十万块直接打到了周新的卡上。
要知道1998年的二十万,可以在燕京二环买一套老破小了。
本来是五万,俞敏洪听说之后,直接让法务部门在拟合同的时候把这个金额翻了个倍。
他声称:“给就给大气一点,我们这也算是资助燕大的学弟出国深造。
直接给十万。
保不准以后回国之后又是我们新东方的优秀员工。”
新东方在俞敏洪的带领下一直很大气,即便是在经历种种危机的2020年,也按照相关规定给被裁老师们N+1的赔偿,给充钱家长们退款。
当时大量知名不知名的留学机构各种跑路,跑路乱象层出不穷。
能做到这两点已经很不容易了。
别说什么新东方是上市企业,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同样是上市企业,恒大欠那么多钱,还不是苟延残喘?
同样为教育行业细分领域的上市龙头,中公教育,欠学员钱直接拖字诀。
对新东方来说,拖学员的钱一段时间,这些流动资金就能够产生一段时间的收益。
周新知道之后颇感意外,因为他其实对新东方只有一个粗浅的概念,过去华国最成功的教育机构之一。
见微知著,从这件事上,周新能够看出新东方在后世能够二十多年屹立不倒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舍得将利益分享给其他人。
这在管理里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周新一直到自己创业后,才明白这个道理。
周新在申海创业的时候,做的是半导体代工某个细分领域。
他手下有员工,在外地驻厂工作的时候发生意外导致去世,这个意外和公司半点关系都没有。
但是由于这位员工在驻厂的时候,甲方对他的评价很高,同时对方是单亲家庭,他去世之后,只有他母亲一个人。
出于人道主义考量,即便在他去世之后,周新还是让企业每年都打一笔钱给该员工的母亲。
这件事虽然是很小的一件事,但是让他的团队更加有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