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利益共享(第2/2页)
最终的结果证明高盛的策略无比正确,成为纳斯达克泡沫下损失最小的顶级金融机构,成为那段时期收益表现最好的机构,主动引爆泡沫甚至还让高盛在阿美利肯股民心目中成为了良心机构。
唯独没想到的是,周新后续发展如此迅速,在拿到700亿美元之后周新再也不用依靠风险投资机构,反而是风险投资机构们求着周新要给他钱。
所以在做每个决定的时候,都没有绝对的好坏,你只能基于当时的情况进行取舍。
高盛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难道不知道,周新在互联网领域的价值吗?显然是知道,但是这价值当时来看,是比不上他们在资本市场中对互联网企业们的投入。
“Newman过于精明了,这么年轻就懂得分享利益,和Newman比起来,其他互联网企业的创始人们三十多岁依然把利益看得太重。”
“我认为对Newman来说钱不重要,创造的乐趣、对企业的掌控权、引领时代潮流,这些应该比金钱上的收获更重要。
但是对我们不一样,金钱就是权力,就是社会资源,我们一定要参与到Matrix的融资中去,智能手机和传统手机对比,优势已经非常明显,而Matrix在这一领域的地位就相当于微软在个人PC时代的地位一样。
我们错过了早期微软,不能再错过下一个微软,手机会是不亚于个人电脑的庞大市场。”
微软上市的时候,高盛是微软的保荐人兼做市商。
做市商是指在证券市场上的特许交易商,不断向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并在该价位上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用他们的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
简单来说就是二级市场的庄家,高盛作为做市商身份参与到微软全部交易中,无论是买还是卖,成交股票的比例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高盛在微软上市过程中吃了个盆满钵满,但是依然有遗憾,那就是高盛没有参与微软上市前一级市场中的风险投资。
那赚钱效率远远比在二级市场做苦力来得多。
“Newman想要的,高盛同样能给他,我们在华盛顿经营了数十年,Newman和我们合作,我们能帮他把利益分配的最完美。”
“我还是不太明白,Newman作为一个华国人,怎么会这么懂华盛顿的游戏规则,Matrix才显现出潜力,他就想到了要把更多的人进行利益捆绑,让他们来为Matrix的发展提供助力。
比尔盖茨当年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后来事情也不至于闹到这个下场,他也不会被逼离开微软。”
“是啊,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Newman不是发迹后才懂这个道理,而是一开始就懂这个道理一样,拳头游戏和微软分享利益,Quora说卖就卖毫不犹豫,我后来甚至怀疑当时我们即便不开那么高的价码,Newman依然会卖给我们。
NewPay也是第一时间就和投行们分享利益,Newman的每一步都非常懂分享,如何借助别人的力量。
换做其他的创业者,尤其像Newman这么年轻的创业者,几乎都傲气十足,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才会想起借助外部力量。
这里的没有办法,倒不是说生死存亡,而是像他们要扩张缺乏资金,等到了那个时间节点才会想办法,Newman总是能提前很久预判到未来事态的发展阶段,提前想应对措施。
这也让我们想控制Newman变得几乎不可能。”
“Newman是特殊的,他是如此的独一无二,所以华尔街才会对Newman的项目如此重视,哪怕是在华国建设晶圆厂这种投入大收益极其有限的项目。
如果不是Newman的头衔,这种项目只有那帮制造业企业才看得上,高盛、花旗怎么可能会参与进去。”
当周新把Matrix要接受外部融资的消息通过比尔盖茨以及一些华尔街高管的口里透露出去之后,从华尔街到伦敦金融城再到狮城的金融中心,全球的金融机构都动了起来。
但是有资格参与的只有阿美利肯的顶级金融机构,他们是最佳的资源掮客,只有他们才能帮周新找到阿美利肯掌握最多社会资源的家族及机构,能够作为中间商把利益顺畅无误的输送给这些组织,顺便再在其中揩一层油。
只有尽可能把这些人都绑上名为Matrix实为新芯科技的战车,周新才能获得足够的发育时间。
以空间换时间是周新早就定下的策略,这也是后来华国选择的战略,为什么在08年没有和北方的难兄难弟联手抛售美债,说穿了就是要用空间换时间。
当时抛售美债也许能获得短暂战术上的胜利,但是从战略上来说将彻底失去时间。
周新也只和那几家顶级的投资机构聊了聊,因为他知道从现在到08年都将是象党获得华盛顿的大部分权力,所以会更加偏向于象党传统势力。
象党本身在硅谷就缺乏触手,在互联网这种新型媒介下已经初显颓势了,之前虽然被Bush摆了一道,借力之下获得了一些互联网领域的权力,但是这些还不够。
想要在互联网领域和驴党抗衡,这点权力远远不够。
因此当消息传出后,象党的传统势力们比驴党要积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