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Chapter 25
修从来不是一个情绪外露的人。
但为了得到谢黎的拯救, 他不得不伪装成脆弱、敏感、不谙世事的谢启则。
这段时间,他像是一分为二,变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一个对谢启则的一举一动感到强烈的轻蔑和厌恶, 另一个则沉迷于用这个身份接近谢黎。
然而, 当谢黎允许他亲吻的那一刻, 他忽然发现,直白表达自己需求的滋味……是如此美好。
因为, 谢黎不会拒绝。
她不会拒绝谢启则。
这一想法刚从他的脑中闪过, 激动的情绪就骤然冷却下来, 化为强烈的嫉妒和厌恶,淤积在胸腔里, 令他胸腔酸胀得像是要炸开。
但很快, 他又激动了起来——谢黎被他吻得头晕目眩,把头抵在他的肩上, 用力呼吸。
她第一次露出这么情迷意乱的一面。
他盯着她的喉咙,有那么一瞬间,很想一口咬上去。
这是一种完全陌生的凶暴情绪, 在他的胸腔内疯狂翻涌。
他不仅想要咬住她的喉咙,还想捏碎她的骨头, 折断她的关节, 将她彻彻底底地生吞活剥。
修看过很多书。想要掌管一家巨型企业,必须博闻强识,涉猎众多领域,除了专业书籍,他也看各类杂书, 包括一些娱乐性质的社科书籍。
有一本书里,曾提到过这种情况——据说, 这是一种情绪调节机制,当人们看到一件非常可爱的事物时,会通过产生攻击性的冲动,遏抑内心的喜爱之情。
他的确觉得,谢黎现在的样子,非常可爱。
但书上说,这种冲动,通常是轻微且能控制的。
为什么他的冲动如此强烈,几乎快要控制不住菌丝的生长速度?
假如这时谢黎回头,就能发现她呼吸困难的真正原因——她身后的墙上,全是密密麻麻的白色菌丝,疯了似的爬得到处都是,有几根甚至蠕动到了她的身上。
只要谢黎回头,就能发现眼前的人,根本不是谢启则,而是修。
身份随时有可能暴露,修面上没什么变化,情绪却激动得几近沸腾,手指都发起抖来。
他知道谢黎喜欢的是谢启则,并不是修,也知道一旦谢黎发现他的真实身份,就会毫不犹豫地离开他。
可是,光是想象谢黎发现的情景,他就感到难以遏抑的……兴奋。
到时候,谢黎不仅会发现谢启则是修,还会发现自己喜欢的、纵容的、亲吻的也是修。
不管她再怎么厌恶他,想要杀死他,她都跟他纠缠不清了。
这么想着,他闭上眼睛,几乎发出一声餍足的叹息。
谢黎不明所以,以为他低哼是因为头疼,拍拍他的后背,轻声问道:“头上的伤好点儿了吗?”
“好点儿了。”修顿了顿,又问,“我们现在是情侣了吗?”
谢黎无奈道:“不然是什么?”
“那我们什么时候结婚?”
谢黎:“……现在说这个太早了!”
修觉得一点也不早。
虽然他自始至终都对谢启则抱着轻蔑的态度,但谢启则跟谢黎结婚的概率,远远大于修和谢黎结婚的概率。
等谢启则和谢黎领证完毕,他就是谢黎的丈夫了。
按照最新修订的婚姻法,一旦解除婚姻关系,谢黎有权获得他一半的财产。
如果是别人,可能会迫不及待想跟他离婚,谢黎却一定会为了不分走他的财产,继续跟他维持婚姻。
成为夫妻,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暧-昧不清。
即使她竭力跟他划清界限,也会跟他的名字挂上钩。
生物科技的产业遍布全球。从此以后,她去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座商场、任何一家超市,甚至是点进任何一个网页,都会被迅速识别成他的妻子。
人们会因为他的影响力,殷勤地讨好她,主动给她免单,在她的耳边称赞他的商业手段。
修并不贪财,只是热衷于掠夺财富,尤其是身处于劣势时,侵吞下那些体量远超自己的金融巨兽。
现在,他又有了新的兴趣——跟谢黎分享财富。
财富就是影响力。
只要他还有钱,还是生物科技的首席执行官,谢黎就无法逃出这个由金钱铸成的牢笼。
修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金钱是如此有用。
当然,只有谢黎会认为金钱是牢笼。
但也只有他有能力以金钱为牢笼。
这说明,他们简直是……天生一对。
·
谢黎发现,谈恋爱以后,谢启则变得更加黏人了。
现在,他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黏在她的身上。只要她在他旁边,他就会直接压上来,把头埋在她的颈间,一个劲儿嗅闻她的气味。
谢黎怀疑,他上辈子可能是一只鸟,必须栖息在某个窝里——比如,她的颈窝。
否则,她无法理解,他为什么那么喜欢她的脖子,那里到底有什么吸引他的地方?
不过,谢启则这么依恋她,却始终没有提出除亲吻和拥抱以外的要求。
谢黎内心不由有些微妙——她会答应跟谢启则谈恋爱,当然是因为喜欢他。
她是一个成年人,成年人的喜爱之中必然会存在情与欲。
谢启则作为一个成年男性,跟她住在同一屋檐下,用她的碗筷,盖她的被子,睡她的床铺,早就被她的气味浸透了。
而气味,往往会让人联想到欲-望。
谢启则又那么喜欢抱她,闻她,对她撒娇,视线永远专注地勾缠在她的身上,仿佛灼-热而黏滑的丝线。
她怎么可能没有感觉?
谢启则却似乎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仿佛那天轮廓分明的压迫感,不过是她的错觉。
谢黎想了一会儿,就没想了。
她是个豁达的人,无论是物欲还是口腹之欲都相当淡泊,假如有一天谢启则恢复了记忆,觉得这段感情没必要存在,她也会尊重他的决定。
就这样,又一个月过去。
期间,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谢黎失业了。
第二件,失业的当天,她在超市中了一个亿。
第一件事,还在谢黎的理解范围之内——中餐馆的老板马汀,觉得洛杉矶的生活成本太高,决定去另一座城市打拼,临走前给了谢黎不少失业补偿,连夜搬离了洛杉矶。
虽然他仓皇得几近逃离,但出于对别人隐私的尊重,谢黎没有深究。
第二件事,就远远超出她的理解范围了。
谢黎从不买彩票,也从不在超市积分,甚至对超市的免费抽奖完全不感兴趣。
那天,她买完东西,结了账,正要离开,下一刻却被超市经理拦住,告诉她中了一亿美金。
起初,谢黎以为这是诈骗。
她处理过太多类似的案件——接下来,超市经理会以各种理由要求她支付手续费,或是提前缴纳一亿奖金的税款,抑或是告知她,消费金额满多少多少元以后,才能领到这笔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