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回救

大魏太子元照从没想过有朝一日,大魏会腹背受敌,尤其还是在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大魏由安转危。

他带着四十万兵马,急行军前往蓝湾河,将七日的路程,足足压缩到了四日半。

这四日半里,他收到的最后一封急报是,大魏已连失十二城,元辰边打边退,两日前,已退到了距离蓝湾河最近的一座城池樊灵城。

元照估算着蓝湾河到樊灵城的路程,毫不犹豫,依旧去了蓝湾河。

他带兵到达蓝湾河时,便见蓝湾河战火烽烟,原来两日的时候,元辰已撑不住,被大梁的兵马攻打到了蓝湾河,这里是大魏皇帝让他拦住大梁兵马的底线。

元辰的兵马被大梁兵马打的正无还手余地时,大魏的援军来了,有人高喊了一声,“援军,是大魏的援军!”

这一声无异于惊雷炸响,干旱逢甘霖让大魏士兵们心头齐齐一震。

有人看到了元照的旗帜大喊,“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来了!”

战场上,一声接一声,一声高似一声,一下子就鼓舞了大魏士兵们的气势。

此时的元辰,带着人在战场上厮杀,若非身边的护卫护着,他早已没命,身上已挂了彩,脸上染了血污,已十分狼狈。

听到士兵们的高喊声,他也心下一震,果然见有援军来,元照的旗帜看的分明,他差点儿喜极而泣,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像这一刻这般,希望见到元照。

大魏的援军来到,一下子冲击了大梁的兵马。

老护国公当即下令,“鸣金收兵。”

燕回声带着人也杀累了,本以为今日能夺下这蓝湾河,谁知道这蓝湾河确实难夺,元辰似下狠劲儿,死守蓝湾河,让这一仗比哪一仗打的都累,尤其是大魏的援军来了,来的人还是大魏太子元照带兵,今日自然是没戏夺得蓝湾河了。

他带着人迅速撤退。

大梁兵马如潮水般褪去,元照并没有带兵急追。

元辰见了元照,一抹脸上的血,诚心诚意地唤了一声,“王兄。”

元照没有质问他怎么弄的如此狼狈,遇上大梁太子燕回声与老护国公亲自带兵,他能没让人越过蓝湾河去,已是不错了。他点头,“先让大夫为你包扎伤口,再来说话。”

元辰点头,有人搀扶着去找大夫。

元照命人清点人数,清扫战场,一番清点后,点清元辰如今还剩二十七万兵马。

他离京时,带了三十万兵马,到达羌黎城时,加入了贺兰英剩余的七万兵马,贺兰英死后,他抵抗不过大梁,节节败退,这半个月下来,折损了十万兵马。

元照对于这个数字并不意外,二十七万兵马,也算在他的意料之中。

他手里有四十万兵马,再加上这二十七万兵马,六十七万兵马,对付大梁,自然是绰绰有余,他不信如今的大梁,燕回声与老护国公手里,还能足够四十万之数。

在元辰包扎完后,来见元照时,元照问他,“你可知,大梁如今有多少兵马?”

元辰自然清楚对元照回道:“应该有三十五万多。”

也就是说,大魏连失十二城,损失十几万兵马,大梁却只损失五万兵马。

元照点头,大梁有三十五万兵马,他如今有六十七万兵马,反攻自然不是问题。

元辰道:“王兄,那燕回声太利害了,身边一众高手暗卫……”

元照颔首,“我在来的路上,已派人传信,父皇会派皇室暗卫来,不日就到。”

元辰松了一口气,“王兄您来了就好了,一定要将大梁打个落花流水,不止要收腹这十二城,还要攻入大梁腹地。”

元照抿唇,没说话。

元辰看着他,“王兄?”

元照道:“今日休整一日,大梁若不继续攻打,明日本王便派人与大梁议和。”

“什么?”元辰惊了,他不敢置信地看着元照,“为何议和?王兄,你的援军已经来了,为何还要议和?为何不与大梁继续打?我们的粮草军饷足够支撑半年的。”

“我带兵八十万兴兵南楚,却只带了四十万兵马回来,你可知是为何?”元照看着他,“那是因为,我攻打南楚不顺,被阻拦在黑崖关外,苏容有五十万兵马,却身边高手如云,强行毁了我带去的六门攻城炮,再加之黑崖关占据天险,她屡有高手前来援助,以至于我未能夺下南楚,折损五万兵马,我权衡后,带兵撤退,谁知道,苏容竟然在等到了大梁二十万援军后,带兵跟在我后面来反攻大魏。如今,贺兰决与南宫峥带兵三十五万,在南楚边境的定南城死守,而苏容,虽与我打数日,也折损五万兵马,但她有了援军,加起来便有六十五万兵马,这多于贺兰决和南宫峥一倍的数目,你说,他们能死守定南城多久?若不与大梁议和,腹背受敌下,难道真要将大魏江山毁于一旦?”

元辰没料到这样,一时间脸色变了好几变,“王兄,您怎么、怎么会没能奈何得了苏容?”

元照脸色发沉,“是本王低估了她身边高手之多,也没料到清河崔家与护国公府如此爱重周顾,合起来竟然派了数千暗卫。就连清河崔氏的崔行之,都被派去南楚相助。否则本来是能杀了她,也能夺下南楚的,却因此,功亏一篑。”

元辰说不出话来,不甘心地说:“王兄,我们死了这么多人,损失如此惨重,难道就要议和吗?与大梁议和,那南楚呢?你甘心吗?”

“与大梁议和,自然也要与南楚讲和,不甘心又能如何?如今局势对我们不利。”元照道:“本王猜测,大梁内军需不会太充足,毕竟,大梁就算有筹备,也是燕回声在燕礼与燕麟死后,彻底坐稳太子的位置后,才有所准备的,再打下去,大梁军需会不足,而南楚,乱了这么久,军需也不过是勉强筹集,本王与他们主动议和,他们应该会接受,否则,他们硬打,本王硬扛,破釜沉舟,那么,到最后,三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