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幸存倭寇的再博弈

姜星火提了一个极为简单的问题。

“你觉得如果我们三个之间,都是饿极了的敌对竞争关系,为了争地上的一个馍馍,而且没有规则约束,那么我们的权力来自何处?”

朱高煦给的答案也很简单。

朱高煦晃了晃他沙包大的拳头。

“那就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决定,谁武力强,谁的权力大!”

姜星火点了点头,说道:“这个道理跟国家之间是一样的,说白了,国家的权力,来源于其战争能力……思路是对的,那么还有没有其他权力的来源呢?”

朱高煦想了半天,终于憋出了四个字。

“俺不知道。”

姜星火笑着摇头,接着又向红脸大汉郑和问道:“你觉得呢?”

郑和沉思几息,本欲摇头,但却忽然灵光一闪,他回答:“未来能锻炼出的武力?”

“对喽。”

姜星火继续深入问道:“譬如我们打了一架,馍馍被最强壮的他抢走了,那咱俩回到了牢房,想要锻炼出未来的武力,你感觉要靠什么才能锻炼出来?”

郑和想了想后,答道。

“需要吃饱,需要有武器。”

姜星火继续循循善诱:“对于个人来说自然是如此,可想要吃饱还需要什么?”

此时朱高煦也有些恍然。

“需要钱贿赂狱卒买吃的!”

姜星火继续问道:“那如果诏狱没法买武器,你想要更好的武器去对抗敌人,需要什么?”

“自己制作更精良的武器。”郑和似乎有些明白了过来。

“靠什么做?你的狱友都是你的敌人。”

郑和干脆道:“靠自己制作武器的水平。”

“换算成国家呢?”

姜星火在诱导他们说出最后的答案。

朱高煦与郑和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道:“国库的钱和打造兵器的技术。”

姜星火满意地点了点头,总结道。

“也就是说,国家有两项权力,第一项权力是军事权力,第二项权力是潜在权力。”

“第一项军事权力,也就是指某个国家的军事能力对其他国家的控制和影响,是指一国可以迫使另一国去做某事的权力。”

听到这里,郑和微微颔首。

军力,永远是对其他国家交往的本钱。

为什么在朝贡体系内,安南、占城、爪哇、朝鲜、暹罗、真腊、琉球等等国家,对大明敬若神明?

原因不就在于大明拥有随时摧毁他们国家的军力吗?

为什么日本敢跟朱元璋对着干,甚至引经据典写下了非常硬气的回信。

“臣闻天朝有兴战之策,小邦亦有御敌之图。又闻陛下选股肱之将,起精锐之师,来侵臣境。水泽之地,山海之洲,自有其备,岂肯跪途而奉之乎?

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臣何惧哉。倘君胜臣负,且满上国之意。设臣胜君负,反作小邦之差。

自古讲和为上,罢战为强,免生灵之涂炭,拯黎庶之艰辛。特遣使臣,敬叩丹陛,惟上国图之。”

日本的底气何在?不就是因为两次打败了天下无敌的蒙古人嘛,所以日本自持军力并不畏惧跨海远征来的大明。

换到后世便是艾公所谓“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尊严只在剑锋之上”,这话是至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便是如此真实。

“第二项潜在权力,也就是国库的钱和打造兵器的技术。”

“钱从哪来?从税来,怎么收税的问题,之前已经讲过了。”

闻言,朱高煦的眼神有些炽热,父皇打算把组建并训练税卒卫的任务交给他,这件事,老三朱高燧已经告诉他了。

或者说,就是父皇让朱高燧透露给他的。

而姜先生的扫盲班,这几天看来,进展颇为迅速。

按照姜星火编撰的《汉语拼音字典》,前来扫盲的囚徒们,已经学会了基本的声母,距离能拼出来读音,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等声母韵母这些都学完,那么即便是不认识字,拿着《汉语拼音字典》,也能拼出来字了,到了那时候,缺乏的就只是教导练习常用字的过程了。

而数学的练习,此时也在同步进行。

得益于姜星火深入浅出的教学,这些囚徒们,已经学会了基本的加减法。

如此一来,三个月就能完成一批基础扫盲。

税卒卫的成立,也就没有任何阻碍了!

到时候,税卒卫必将成为他争储的有力武器!

想到这里,朱高煦的脸上,就不由地露出了难以遏制的笑意。

“嘿!”

当姜星火的手在他的眼前晃了晃时,朱高煦才回过神来。

朱高煦讪讪地问道:“走神了,刚说到哪了?”

“刚说到,国家的潜在权力,就包括军事技术水平……你既然参加过靖难之役,那你觉得大明军队的武器装备技术水平,对比元朝是什么水平呢?”姜星火复述了一遍。

这个问题,倒是真的问到了朱高煦擅长的领域。

当然了,郑和也擅长,但是由于他的角色是淮甸盗匪,所以就不便讨论这个问题了。

朱高煦挠了挠大胡子,思索片刻后说道。

“各方面来说的话,刀具应该差不多,蒙古人的刀更弯,利于马战,大明的刀较长,马步皆宜;战马区别不大,基本都一样;弓箭、枪槊、盾牌也都差不多;甲胄的话,单论防御能力,肯定不如蒙古人继承自宋金夏时期的重型扎甲,但大明的甲胄更加轻便;砲车(投石机)呢,现在大明基本没有砲车了,攻城肯定是远远不如蒙古人的回回炮;火器的话,大明比蒙古人要先进,平安那家伙就挺擅长使用火器的,一窝蜂打的重甲骑兵都不敢硬凿,基本只能绕到侧翼或者后面突击。”

姜星火总结道:“也就是说,刀枪盾弓这些基础兵器,大明与元朝时期的水平持平,甲胄各有特色,砲车不如元朝,火器胜过元朝。”

“砲车不如元朝,不是因为大明造不出来。”

朱高煦解释道:“而是砲车主要用于攻城,可偏偏现在北方……咳咳,除了北平、德州、真定这样主要的大城,其余的城池,城墙早都被蒙古人给扒了,甚至早在木华黎率蒙古偏师第一次攻入两河的时候,为了防止金国人的固守,就都拆毁了。”

姜星火点点头,同意了这个观点,复又问道。

“那你觉得,如果大明想要发展军事技术水平,能在那些武器上取得突破呢?”

朱高煦与郑和给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

“甲胄!”

“火器!”

朱高煦先说道:“俺觉得应该发展棉甲,北方打仗,这东西太好用了,又能御寒又能挡箭矢和铳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