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谋害
听闻端妃抱恙, 大公主当即甩开外头的事儿进宫探望。
母妃自从流产之后一直体弱多病,时常头疼脑热,不过也不算什么大毛病, 喝几服药便能好。只是这回大公主前去探望的时却发现母妃虚弱地躺在穿上, 眼窝深陷,脸色灰白,往日梳得一丝不苟的发髻也散了, 平添了许多狼狈。
这是怎么了?
大公主连忙走过去, 还未开口询问,便被端妃紧握住了手,攥得生疼。
“是皇后, 是皇后杀了你弟弟!”
端妃神色骇然,她早有猜测,只是今日终于得到了证实。
大公主不由得屏住呼吸ʟᴇxɪ, 理智地环视一眼, 幸好, 殿中除了几个心腹便没有旁人了。
这件事可大可小,如今兄长不在京城,这个节骨眼上还是不要生事的好, 但是看着母妃满眼恨意的模样, 她又将这句话咽了下去。对她而言, 为了一个尚未出生的弟弟冒险显然是不值得的, 大公主虽然遗憾弟弟未曾出生,但这么多年也释怀了,可母妃释怀不了, 那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大公主酝酿了一会儿,方才柔声安抚道:“母妃您身子不好, 太医都交代了切莫大喜大悲,也不知道是谁将这消息传过来的,会不会有诈?”
如今皇后落难,母妃这边这么快就收到了消息,怎么瞧都像是有人刻意借刀杀人。
“绝不会。”端妃喘着粗气:“是咱们的人打听到的。”
皇上能在长乐宫安插人手,端妃为何不能?
只是并非所有人都像临泉一样机灵懂得变通,他识字儿,脑袋瓜子又灵活,若不是为了护着他的弟弟,临泉绝不会落到如今这样落魄的境遇。
端妃看人的眼光不如傅朝瑜,她安插进去的人手一直无法接近皇后,也没办法探听消息,直到最近,她的人接触到了临泉,机缘巧合之下,也挖到了当年的消息。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端妃早就听闻皇后精神失常,可她没想到皇后的症状比她想象的还要严重,更没想到,原来傅美人只不过是个替罪羊,她甚至从未动过邪念,一切都是皇后操盘。皇后不仅杀了她的孩子,还借着她落胎一事解决了傅美人。
端妃既恨又悔:“我总以为傅美人心计深沉,她即便不是主谋也是个共犯,不曾想,这么多年竟错怪了人。”
这位傅美人,给大公主的印象不可谓不深刻。父皇对宫里所有的嫔妃都淡淡的,唯独对这位傅美人不同,高兴了去,不高兴了也去,印象中父皇爱生气,而这位傅美人似乎总有法子安抚。若说深爱肯定是没有的,顶多觉得对方比较合心意,但是这份不同也足够让人警惕了。
她一个宫女出身的低阶妃嫔,却将一众出身显赫的娘娘压得死死的,在后宫之中一枝独秀,这样心气儿高的娘娘们颜面何存?
一开始,还没有人真正动手,直到傅美人怀有身孕却依旧盛宠不减,父皇每每发火时还是会去她宫中坐一坐。这样的特殊,保不齐日后会有什么大造化。大公主本以为只有母妃等人着急,却不曾想皇后比她们还要着急,甚至不惜亲自做局杀了傅美人。当真是狠心,连自己人都杀。不过,兴许皇后压根也没将傅美人看作自己人,这才设下一石二鸟的计划,如此歹毒,怎堪做一国之母?
这里头纵有冤案,大公主也只觉得眼下不宜动手:“母妃,报仇不急于一时,眼下皇兄不在京城,还是等他回来咱们再另行商议。”
可端妃半点也听不进去:“皇后失势,此时不报仇,更待何时?”
大公主疲惫不堪:“可您动手了,父皇岂会不知?”
皇后先被禁足,后被夺权,宫中人只说皇后被人连累,可大公主却觉得,皇后兴许真的要倒,就算母妃不插手,皇后也迟早要倒,所以他们为何要插手呢?
可端妃压根听不进去:“他即便知道我也不怕,你那未出世的弟弟也是他的孩子!”
大公主望着决绝的母妃,心中实在不安。这件事太巧了,像是请君入瓮一般,勾得他们与皇后母子斗起来。难道,幕后之人想要坐收渔翁之利?是谁操盘的,那位出身尊贵的贵妃?亦或是不显山不露水的贤妃?
不怪大公主想不到五皇子身上,朝中压根没人支持五皇子。
端妃报仇心切,翌日便有了动作,她利用皇后如今禁足,无法掌管宫中诸事,大肆揽权。贵妃与贤妃手中的权利渐渐也收到了端妃手中。
得知皇后似有发疯的预兆,端妃干脆点了一把火,散播了不少谣言,让皇后疯得更厉害些。她不在乎皇上会不会知道,就算知道又如何,杀人偿命,她为了自己儿子报仇本就是理所应当。
不久,皇后宫中的一应供给被迅速更换,每日饮食份例一落千丈。就连皇后宫中的宫人的月钱,也被端妃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给削减了。
谁都看得明白,端妃跟皇后这是彻底对上了。两边斗法,脑筋灵活的已经在开始捉摸如何战队了,不过似贵妃、贤妃等妃嫔仍隔岸观火。太后与皇上不知为何没有表态也没有制止,态度暧昧,她们这些局外人也不好主动涉险掺和进去,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皇后几次三番被挑衅,却依旧隐忍不发。
逼得端妃甚至在后宫放出话来,暗指皇后私德不修才会被禁足,皇上早已不喜皇后,迟早都要废后。
端妃在宫中企图逼迫皇后发疯漏出马脚,傅朝瑜在宫外也没闲着,悄悄叫人放出风声。
不多时,坊间能说的故事又多了一样,讲的是前朝大皇子与废太子斗法,结果废太子因母家倒台孤立无援,最后惜败于大皇子。这故事隐射得不可谓不强,本朝不也有大皇子与太子之争吗?
因这件事隐射本朝,所以纵然有人议论也是悄悄地议论,不敢放在明面上,没多久,大皇子与太子治水之事又被翻了出来,都道大皇子亲民爱民,治水期间同百姓小吏同吃同住,反而是太子殿下目下无尘,依旧端着架子,被百姓所不喜。
这就差没有指着太子的鼻子说他不得人心了。
大公主听到了风声后怕不已,连忙让人查明此事,可惜这些小道消息摸不着边际,也寻不出源头,压根查不出究竟是谁放出的消息。
无奈之下,大公主只好暂时压着,又放出《女谈》新选题,又借着京城几家贵女择婿一事,强行转移一下民间风向。
此法确实有效,但是先前太子跟大皇子的事儿仍旧被有心人记在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