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扩张和任务

“初,结果出来了。”

“让我看看。”初接收来自同族的信息进行浏览,信息的内容令它不禁诧异起来,“三百一十光年?你们是不是算错了?帝国可没有超光速技术。”

帝国的种子计划是在赤狱战役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开始实行,而距离那一次战役也有段时间,可远没有达到三百一十年这么长的时间,也就是说,以亚光速行进的种子现在绝对不可能在距离三百一十光年这样远的地方。

对此,进行汇报的采集者给予了解释。

“初,那枚种子是以亚光速一直在运动,而如果我们想要追上它,就必须达到比种子速度更高的亚光速,而这样的高速度对资源将是一种极大的消耗,族群犯不着为了一个瑟琳人个体耗费这样巨量的资源,所以我们干脆放弃了追逐的想法,直接测算种子会被哪个恒星系统的引力势能给捕获,由此得到现在这个坐标。”

“原来是这样。”初表示理解。

采集者可没有什么人道精神,答应帝国搜寻种子是一回事,能不能搜寻到则是另外一回事,这件事本身在采集者这边看来就不能算是什么很重要的事情,犯不着投入血本去搜寻一个瑟琳人。

况且,这样遥远的大尺度,碰上一些星云体,陨石碎片,或者冰块之类的障碍,那可都是毁灭性的结局,帝国的种子可没有像亚光速生物这样的反物质护盾挡在前方,哪怕只是粒沙子都可以造成贯穿伤害。

真实的恒星际远航是充满着风险,如果防护性不足,那就需要足够的运气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否则一个不好就可能把命交代在恒星际远航的路途上,航行的距离越远,风险也就越大。

从一开始,种子内部的瑟琳人生还概率就十分的渺茫。

“那么那个恒星系统以及前往那里的航线路径你们有调查清楚吗?”

虽然不怎么相信帝国的种子还完好无损,但搜寻还是要搜寻,说到底这毕竟也是一项任务,所以初有此一问。

采集者开始给初递送那个恒星系统的观测数据。

“都调查清楚了,是一大一小的双恒星系统,大的那颗是蓝矮星,半径是我们当前恒星系统主星的两倍,小的那颗是黄矮星,半径蓝矮星的七十分之一,因为质量差距很大,黄矮星作为一颗伴星,围绕着蓝矮星进行周期性公转。”

“拥有三颗行星,两个高温气态,一个高温固态,蓝矮星的辐射强度高,行星与蓝矮星的距离不够远,热量都堆积在上面,由于本身的内能足够高,所以我们推测其内部的大气压亚将会是一个比较危险的数值。”

这些是采集者们近段些年来的天文观测信息,再结合上瑟琳人的天文观测,两者相辅相成让误差削减至最小。

闻言,初不禁有些苦恼,“三颗极端行星?这样的话,拆解起来就比较麻烦了。”

如果那个恒星系统内的行星都没有卫星的话,那采集者们在抵达那个恒星系统后的起步资源就只能从柯伊伯带获取,虽说那里的资源储量也不少,但陨石都很分散,只是在宏观尺度看起来比较密集而已。

按以往的方式直接殖民的话,恐怕是会浪费很多时间。

“要不要携带大量资源前往那个恒星系统?”

有采集者这样提议,直接携带资源的话,那起步资源就可以得到扩充,发展速度自然也就不会落下。

不过初否定了这个提议,在它看来没必要这么做。

“不需要,没必要那样浪费资源,我们不着急赶时间,反正会被恒星引力给捕获,完全可以慢慢地以殖民恒星系统的方式扩张过去。”

“到达那个恒星系统附近后,我们再使用星轨来输送物资进行星体改造和拆解。”

按照初的想法,就是一颗恒星一颗恒星的逐渐扩张过去,以这样步步为营的方式抵达那个恒星系统,这样一来,时间就会被高效的利用起来,搜寻和不搜寻所消耗的时间对族群而言并没有多大区别。

“明白了,那么我们就优先往那个方向扩张殖民……”

采集者们也是会意过来,赞同了初的想法,就像初说的那样,它们并不着急,毕竟相隔着几百光年的尺度,即便火急火燎的赶到那边,说不定人已经凉了,采集者们本就不怎么看好,种子仍然完好这件事,太需要运气了。

况且被恒星捕获也只是假设,万一没被恒星引力所捕获,那种子就会飞去更加遥远的地方。

一千光年,上万光年,都有可能,亚光速已经足以摆脱河系的引力,只要时间足够长,帝国的种子跑到隔壁河系也不奇怪。

所以幸存下来的希望没有最渺茫,只有更渺茫。

“呃……我粗略算了一下,加上恒星系统内拆解物资发展的时间,大概需要耗时四百九十年。”

有采集者估算抵达那个恒星系统的时间,恒星系统内的发展也是需要时间。

“不算很久,这样远的尺度已经算很快了。”初道。

确实不算久,只能达到亚光速航行的情况下,每进行数十上百光年级别的恒星际远航,就是需要耗费数十上百年的时间去完成。

采集者们的交谈结束,它们开始筹备着远航所需的准备物资,其实也并不需要准备太多东西,就只是反物质而已,被采集者们选定的目标都是有着充足的行星资源,足够它们建设反物质巨构和星轨,也就不需要准备太多东西就可以进行远航。

一般来说,像采集者们任务目标的那种恒星,采集者们并不会作为星际殖民的首选对象,起步资源太低,也就要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处理整改极端环境,如果有环境更好的恒星系统,采集者们就不会挑这样的硬骨头去啃。

星轨在各项观测数据的引导下进行调整,从恒星延伸到柯伊伯带的星轨调转直指目的地恒星在未来时间段将要抵达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