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欲擒故纵

萧君泽既然都已经说了,青蚨当然连夜收拾起了东西,在天还未亮时,就把皇帝陛下带着被子一起抬了出来……

“别闹别闹,自己走,求求了……”萧君泽头皮发麻,果断在睡衣外裹上自己的大披风,光着的腿脚上套上厚毛靴,跟着青蚨上了马车。

“存之呢?”萧君泽伸头看了一圈,没看自家贵妃,不由问道。

“她说路上没有没有蔬果,去农院那边搜刮去了,”青蚨淡定回答,“怎么,还想再留下几日?”

“那倒没有,”萧君泽不由莞尔,“阿欢心思机敏,花不了多少日子,你又透了由头,再与他同行,过不了多久便要东窗事发了,该走就走了。”

青蚨不由生起一丝同情,几个时辰前,陛下还在和人家你侬我侬,如今只是稍微触及了某些小事,便果断弃了,半分情分不留,啧,他居然还觉得那贺欢会是个妖妃,分明是陛下把人吃干抹净,便弃于路旁。

果然,最是无情帝王家……

“青总管!”萧君泽不悦的声音突然响起,“收起你的腹谤,作为总管,你得有些城府,至少不要嫌弃得那么明显!”

青蚨翻了个白眼,帮他把马车的帘子放下。

……

黎明时分,大船起航,这船看着古朴而平坦,长有十余丈,有六帆,但在襄阳来来往往的大小船支里,并不是太明显。

贺欢坐在鱼梁州的码头上,凝视着滔滔江水。

他知道阿萧就在这某一艘大船之上,而且不知何时回来。

还是有些挥之不去惆怅啊!

“老大,您不去把老相好追回来么?”跟来的副手忍不住问,他听老大说,是在江边送别故人,但这样子哪是送别啊,明明是被抛弃了。

贺欢转过头,笑了笑:“不必,他是追不回来,我的地位还是太低了些,得在襄阳有些地位,才能再去他身边。”

副将面露不忍:“天下美人那么多……”

“都不及他一眼,”贺欢打断他,“走吧,去做咱们该做的事。”

“咱们需要做什么事啊?”副将更加不理解地追上去。

“那可多了,”贺欢再回头看了一眼江岸,“需要有书社,有码头,有工坊产业,有足够的人马,还要军中广结善缘……”

“这,您是不是想得太远了。”

“不远,这只是第一步呢,离他的要求,还很远。”贺欢的声音消失在人群里。

阿萧想要的,从来都只有一个。

他只要做到了,阿萧就再也不会跑了。

-

江上月影朦胧,烟雾轻拢,大船行于水中,静的只有水花轻响。

“ 月溅星河,长路漫漫,风烟残尽,独影阑珊……”独倚栏杆,萧君泽悠悠唱起了几句歌。

魏知善忍不住笑道:“陛下,您这走几日,便已经开始想那人了么?”

“有一点。”萧君泽站起身,然后又趴在船舷上,干呕了两声,面色也变得愤怒。

也是草了,贺欢在他身边时,他一点反应都没有,该吃吃该喝喝,但贺欢一走,这具身体就好像少了什么镇压物一样,开始频繁地恶心,什么安神汤针灸法都没有用。

连他上岸休息都没有效果。

魏知善也是说,这已经是很轻微的怀孕反应了。

萧君泽就很气,这身体怎么还带因果率的,难道真要有个攻在身边才安全?

这合理么,科学么?

青蚨给君泽端来了山楂汁,压压胃。

萧君泽按了按额头:“到郢都了么?”

这次,他就没有去“行宫”所在荆州,而是直接顺着汉江水南下武汉,而在荆州的行宫,也已经同一时间启程,等着在江夏汇合。

“探子回报,已经只有二十里了,行宫已经到达,正在江夏恭候陛下。”

“好,到了之后,立刻让许琛前来见我。”

萧君泽挥挥手,让青蚨退下,他需要休息一下。

……

下午时分,一身禁军戎装的禁卫统领许琛走上船头,没有片刻,便入舱中拜见他尊贵的皇帝陛下。

把主上和下属相互关怀的废话省下,萧君泽免他跪拜,直接了当道:“你在行宫里为我遮掩了三个多月,辛苦你了。说说吧,这些日子,朝廷里又有什么事。”

许琛在看到君泽安然无恙的瞬间,便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回禀陛下,是有一些异动……”

他细细说来。

这些日子,因着行宫在荆州,但荆州本地豪族是想尽办法希望与陛下见上一面,又或者将家中子女送入王帐,那时青蚨还在行宫里,这些都被青蚨挡了。

麻烦的是后来,青蚨去襄阳迎接陛下,许琛一个人,便有些左支右拙,许多人都猜出来陛下不在行宫,一时间,谣言四起,许多人都觉得是尚书令萧衍干了坏事,有的四处打听陛下行踪,想要救出陛下,拼个从龙之功,也有人去萧衍那里,想要支持他继位。

一时间,谣言四起,朝廷都生不小动荡,好在萧衍和谢川淼一个是宗室,一个是外戚,两人暂时合作的还算亲密,把朝廷局面稳着,但若萧君泽再不回去,怕是就要麻烦了。

还有件颇为有趣的事情,已经被发配到交州的乱王之子萧宝夤被人拥立为王,吓得萧宝夤光着脚跳船逃到了广州求救,萧衍嘉奖了他的忠心,给他送了些财物,又带人把他送回交州了。

至于其它的事情,便都是些小事,南北商贸繁华,建康城的书院时常出些新玩意,若说有什么大问题,就是萧衍时常从他开设的“五经馆”里招收儒生。

这些儒生多是庶族寒门,萧衍用他们填补官位而不是用任用中正官来评选士族。

这事引发了朝臣不少非议,他们纷纷上书陛下,希望把扰乱朝纲的萧衍推下去。

但萧衍却依然我行我素,这也是朝廷如今暗流汹涌的原因之一——毕竟官位就那么多,萧衍安插多少人,就会有多少士族失去官位,这是他们很难忍的。

萧君泽沉默数息,问道:“那有关边境,民生的奏书,有吗?”

许琛用力回想,不由摇头:“并无。”

萧君泽笑了笑:“好,我差不多心中有数了,吩咐下去,不在江夏休息了,船队全军出发,回往建康!”

……

船上,萧君泽点着烛火,翻看着这些日子积压的奏书,这些东西都是萧衍和谢川淼商量着处理,同时会抄送他一份。

与许琛说得没什么区别,大多是朝臣对萧衍的不满。

但在这些反对之声里,也依然可以看出萧衍做了什么,这位历史上的梁武帝,并不是位庸人,在执掌了大权后,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放任吏治,而是关心水利,心系贫苦,并且从繁忙的政务中抽出时间,修订了许多儒家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