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朱正毅一家是轻车简从, 行李并没有多少,人员也只有他们父子三人,按照朱正毅的级别, 应该有警卫员随行,但并没有看到警卫员的影子。
原因是警卫员回家了。
军人假期很少, 一年都难得回一次家。
朱正毅的警卫员是个刚满二十岁的小伙子, 从十八岁入伍到今年, 已经两年没有回过家,想着宁城离沪市不远,又不是出任务, 他就没有让其随行,只让对方五天后赶回部队与自己汇合。
警卫员欢天喜地回家探亲,朱正毅就自己带着两个孩子搬家。
他们之所以行李这么少,原因是部队什么都包。
不仅包分配房子,就连屋里的一应家用品都由后勤部准备齐全。
朱正毅正是因为不用操心才给警卫员放假的。
宁城离沪市不算远,六十年代的绿皮火车哐当哐当一路奔驰, 两个孩子在见识到无数形形色色的赶车人后,终于到了。
三个小时多的车程,朱正毅没有搞特殊, 而是选择带孩子坐硬座, 乘坐硬座的人员什么家庭成分都有, 能见识到各种各样的人,也很热闹。
很有烟火气息。
朱英华与朱英盛是一路听着‘啤酒、饮料、白开水, 花生、瓜子、八宝粥, 来, 前面的同志麻烦让一让,抬抬脚。’的吆喝声中结束了火车之行。
这是两个孩子第一次乘坐火车, 兴奋又好奇。
难得没有闹腾,朱正毅这才安稳地带着两个孩子到了沪市。
车一到站,到达目的地需要下车的旅客大包小包,肩扛手提地拥挤着下车,进入月台,就连目的地是其他城市的不少人也空手空脚溜达而下。
这时期的火车速度慢,赶远路耗时非常长,一直坐火车上不仅身形僵硬,身体不好的还容易脚踝浮肿。
所以一到站,不管是大站还是小站,甭管停多久,只要车一停下,总有一波人又一波人的下车活动筋骨,顺便买点新鲜的吃食。
我国早期的火车站并不是全封闭的,生活在火车站周边的百姓会掐着各趟火车停靠的时间点,带着各种吃食来月台上售卖。
这种贩卖不属于私人。
属于国家。
因为每个能进入火车站贩卖吃食的百姓都跟国营供销社是合作关系,属于集体经济。
沪市是大站,停靠的时间长,朱正毅父子三人并没有随着人流着急拥挤下车,而是等人下得差不多,他们父子三人才各自背着自己的行李下车。
三人身形大小不一样,背上的行李背包也大小不同。
不过都满满当当。
都是他们各自的私人物品。
“爸,这车要停多久?”朱英华十二岁了,单独走在朱正毅身边,一边下车一边看着热闹无比的月台。
到处都是人,有溜达散步的,有抽烟的,还有围在各个摊位前购买吃食的。
看着小摊上蒸腾而起的热气,他的目光热切中带着一丝渴望。
半大小子,饭量已经很大,虽然才十点多,他却已经感觉到肚子饿了。
朱正毅的步伐很大,已经牵着小儿子朱英盛的手来到了火车与月台连接的楼梯,听到大儿子的话,一边抱着小儿子下车,一边回答:“二十五分钟。”
这时代的火车是大站小站都要停靠,沪市是一级城市,停半个小时左右很正常。
“哦。”
朱英华点头,恋恋不舍把目光从热气腾腾的摊位上移开,然后避开他爸伸来的手,自己稳当地下了火车台阶。
绿皮火车,上下车的楼梯不仅高,还特别陡。
七岁的朱英盛上下有点困难,但却是难不倒十二岁的朱英华。
朱正毅见大儿子不需要自己扶,也就收回手牵住了小儿子的手。
月台上人流大,七岁的孩子还有点小,得护着点,至于大儿子,快一米六的个头,加上平时多有锻炼,朱正毅还算是放心让对方跟着自己走。
这也是他给警卫员放假的原因。
要是孩子太小,他就算是身手再好,也不敢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出门。
“爸,有人接我们吗?”
朱英华亦步亦趋地跟随在朱正毅身边,视线却频频往一旁的吃食摊看。
好想吃。
朱英华感觉到饿,朱英盛也早就被月台上各个吃食摊子吸引,要不是畏惧父亲的威严,他早就像跟小舅舅在一起时那样主动开口讨要。
兄弟二人都对吃食向往,不期然,视线撞在了一起。
几乎是同时,两人都用力扭过了头。
“有人接,在车站外面,我们直接出去。”朱正毅早就看到两个儿子的较劲,也知道两个孩子饿了,但月台上的人实在是太多,到处拥挤。
他打算出站后再带孩子们去吃东西。
“哦。”
朱英华已经连续两次用话语吸引父亲的注意力,结果父亲就像是没有看到他对吃食摊的渴望一样,知道月台上的吃食跟自己无关,他垂头丧气哦了一声,不再说话。
朱英盛也有点蔫。
小手摸了摸肚子,他都能听到肚子咕咕叫了,怎么爸爸一点都不关心。
想到这,小家伙仰头看向朱正毅。
朱正毅一米八几的个头,从孩子的角度往上看,又高又大,很有安全感。
就在父子三人准备离开月台出站时,王蔓云不仅来到了火车站,还退了之前购买去海岛的票,然后买了一张月台票进了车站。
昨天她在脑海里顺了一边书中剧情,知道朱正毅父子三人什么时候到达火车站。
昨天,她用从葛慧那里讹来的钱,不仅在招待所里开了一间最好的房,还美美吃了一顿,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收拾好自己,然后来到了火车站。
首先要做的,当然是退票。
计划有变,再去海岛就没有任何意义,何况那边还有个不知底细的同学。
掐着时间点,王蔓云用购买好的月台票上了月台。
书中对于事件具体发生在几号月台并没有详细写,只细致描写了男主的这次惊魂,所以上了月台后,她立刻四看起来。
沪市不愧是一线城市,哪怕是六十年代,火车站的进出站人口都非常多,一眼看去,到处都是提着大包小包,形色各异的人。
王蔓云从来没有见过朱正毅,在黑压压的人群里,根本就不知道谁是朱正毅。
不过她还是知道这次是父子三人一起出行,有了大概细节,寻找起来,她就尽量往带孩子的中年男人这个方向上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