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养猪千日, 用在一时。
咳咳,这并不是准备把猪崽给杀了吃,而是打算让她提前体会一下生活的艰辛。
随着方氏的怀孕, 且还有大夫的那一番话在前,魏家上下可再不敢让她忙活了。问题是, 老魏家早已不是昔日那个连温饱都不能保证的穷苦农家了, 一大家子人包括亲眷、下人在内,那是大几十口,又恰逢年关将至,各种琐碎的事情无数。
依着方氏原先的打算,正好叫她娘家侄女方梨花,也就是萝卜媳妇帮衬一把。可问题是,方梨花来南陵郡的时日尚短,她本人倒是勤快能干,但这里头并不包括管家理事。
于是,在杨冬燕的介入之下, 萝卜和梨花俩口子管起了外院那摊子事情, 土豆则负责那些亲眷, 剩余的比较重要以及内宅的所有事情都归了猪崽。
猪崽目瞪猪呆。
当真是一瞬间诸事缠身啊!
眼下,内宅这边有两桩要紧事儿, 一是小杨氏坐月子, 二是方氏怀孕。其实非要算下来的话,还有猪小弟那头, 毕竟新生儿的第一个冬日是很难熬的,需要万分小心。万幸的是,早在小杨氏生产之前,永平王府那头就送来了一个奶嬷嬷, 还是带孩子经验很丰富的那种,总算是帮着解决了燃眉之急。
另外,还有窝头和孟端娘三媒六聘种种琐碎的事情,包括永平王府在内的,以及刚联姻的孟家送年礼的事情……
猪生艰难。
最气人的是啥呢?猪崽都已经这般辛苦了,大厨房那头居然胆敢克扣她的伙食!
平常每日都有备着的茶水点心,只剩下了茶水,没有点心了。毕竟,家里人再狠心也不能渴死猪崽。原先的一日三餐也改为了两餐,就算早晚两顿餐点里,也只有早食能让猪崽吃饱,暮食基本上能吃个五六分饱就不错了。
吃得少干得多,就这样,猪崽愣是在年关里日渐消瘦。
跟她成反比的是方氏和小杨氏。
小杨氏就不用说了,她一贯能吃,怀孕时候兴许还会顾忌到孩子,略微收敛一些。如今都卸货了,哪怕有人拘着她,但实际上效果不大的。再说了,月子里本来就是养膘的时候。
方氏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这不是被大夫的那一番话给吓着了吗?其实,多数情况下,除非是生了重病,寻常人是不会主动往大夫跟前凑的。哪怕方氏早些年就一直很纳闷,为啥自己不曾再怀孕。但考虑到大牛时常离家,再说她先前又不是没怀过没生过,因此始终认为是缘分没到,而不曾疑心过其它。
直到这一次,大夫明确的告诉她,她多年未孕的原因就在于底子亏损太严重了,她这才恍然大悟。
是啊,方氏她娘家的条件就不怎么好,是没故意苛待她,可那会儿谁家不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尤其壮劳力是要下地干农活的,吃喝肯定是先紧着干活的人,老弱妇孺少吃一点儿也没啥,只要不饿死就成。
在娘家时便是如此,嫁到了魏家后日子也没啥太大改善,甚至还不如在娘家时。尤其是在最初的三四年里,老魏家可以说是村里数一数二的穷困户。
别说吃好了,连吃饱都是一个难题。
方氏还记得自己怀窝头的时候,也是硬生生熬过来的,有时候饿得烧心了,实在忍不住才会烧个小土豆吃。当然,这事儿也不能怪任何人,当时多数人家都是这样的,况且她没得吃,家里其他人也一样的。
怀孕的时候营养就没跟上,生完孩子之后就更不用说了,那时候她压根就没好生坐月子,生完没两天就下地了。
这也是为什么,当小杨氏怀孕后,变着法子作幺时,方氏会那么生气的缘故。
当然,苦日子已经过去了,如今再提这些也没意义,抚着微微隆起的腹部,方氏还是很满足的。
曾经的自己,哪里能想到还会有如今这般好日子过?况且,她是没小杨氏生得多,但她的娃儿有出息呢!
一个顶仨!
倒是魏大牛这回十分得上心,这也难怪了,方氏怀窝头的时候,他还不满二十岁呢,完全没那个意识,只觉得娶了媳妇之后就是生娃,顺理成章的事儿嘛。
谁知道呢?有了窝头之后竟是盼了这么多年才盼来了这个娃儿,又觉得这娃有眼力劲儿,眼瞅着自家过上好日子了,这才奔着过来,啧啧。
末了,他还跟方氏商量着,说要是再生个小窝头也不错,连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馒头。
“别人都嫌弃这名儿,我不嫌弃!”
方氏又不是小杨氏那傻子,她对于孩子叫啥名儿压根就没有执念,只是要说担心也还是有的:“那要是生个闺女咋办呢?”
“闺女咋了?你看咱娘多疼猪崽呢!”魏大牛听见外头有人喊大姐儿,立马招呼猪崽进来,“猪崽你来,你大伯娘刚还问我呢,要是生个闺女咋办。”
猪崽是过来请教方氏的,毕竟很多事情她也才刚接手,还有些拿捏不准。
听到这话后,猪崽好奇的问:“生闺女?像猪崽这样的闺女,大伯娘你不想要吗?”
方氏沉默了一瞬,她倒不是真的不喜欢闺女,只是觉得家里小姑娘太多了,再说前些日子冬子出生时,老太太多高兴呢,这才有了些许担忧。
问题是,就算她原先完全不排斥生闺女,听了猪崽这个话嘛……
“我觉得还是算了吧,我想生儿子。”方氏选择了遵从本心。
猪崽目光幽怨的看着方氏,半晌才道:“其实还有个法子的,大伯娘你生个小窝头,然后我让我爹娘把小小妹送给你。”
方氏再度陷入了沉默之中,突然伸出手拽住猪崽:“那还是要猪崽吧!”
行了,也别请教了,爱咋咋地吧!
猪崽气哼哼的离开了,她就不懂了,她啥时候变成了衡量标准?
……
新兴起来的人家都会遇到的问题,老魏家也无法避免。
去年这会儿,因为窝头还不曾参加会试,区区一个举人罢了,放在乡下地头是稀罕,搁在南陵郡却什么都不是。哪怕算上永平郡王认干娘一事,但因为时间太赶了,容不得旁人做出什么反应来就到了年三十。再一个,当时很多人都是抱着看热闹的想法,认为永平郡王只是脑子一抽,搞不好回头就会后悔的。
没想到的是,年后先是窝头考上进士,又是得了圣上青睐,紧跟着又得永平王府从中牵线搭桥,跟孟家联姻……
这一桩桩的事情,无一不说明了魏家迟早会成为南陵郡的新贵。
一年的时间,自然也足以其他人家做出反应,其具体表现就在于年礼。
年礼这玩意儿不是用来发财的,毕竟人家送了你,你也得回个差不多价值档次的礼物。但年礼同时又相当得重要,假如一户人家到了年关里,都不曾有人主动送上年礼来,只怕是颓势难挡,日落西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