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辽泽

老哈河,西拉沐沦河,乌力吉木仁河等辽河上源水系,流到辽东平原,因地势平坦低洼等原因,流速减缓,河床淤阔,河水漫滥,在这一地区形成大片的河湖沼泽区,就有了辽泽。

所谓“地下多水患,自驿堡墩台而外,居民绝少,四望无烟,惟芦苇萧萧耳”。

广宁在其西,沈阳在其东,辽东边墙在辽泽这个位置向南方深深凹进去了一块,也使得辽西走廊与辽东半岛被分割为了两个地理单元。

这就大大增加了明朝时边军防御辽地的困难度,也使得顺军酝酿之中的北伐计划,出现了许多困苦艰难的因素。

辽泽不仅不利于出行,而且湿地在夏季很适合滋生蚊虫,又难以耕种,在明朝,辽东汉人不愿意往这里迁居。明朝干脆不要这块地区了。

但是随着气候的变化,到明末时辽东降水大部分集中在夏半年的汛期,所以辽泽在夏秋两季才会出现沼泽遍布、泥泞泛滥,蚊虫滋生的景象。而到冬半年,降水稀少且气候干冷,进入枯水期,辽泽不仅会明显收缩,而且水体封冻,地表干涸硬结。所以冬春两季时候,辽泽对明、后金和蒙古三方在这一地区的出行,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自然,对于大顺军的北伐,也不会有多少影响。

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汗王对内地用兵,都特别注意气候环境的影响。所以清军南下打击东江镇或征伐朝鲜,往往都是选择隆冬时节。

天法四年的春天,由于气温上升,降水增加,辽泽地区又变成了一块难以通行的天险之地。

不过这并不阻碍大顺军对于辽西走廊的攻伐,按照李来亨的计划,顺军首先要在春夏之际,也就是在天法四年的前半年,完成对辽西走廊上广宁一带的光复,将战线的最前沿,推进到辽河一线。

而后再以辽河作为基地,于秋冬辽泽水体封冻以后,向海州、盖州一带进军。如此水陆并进,山东方面亦浮海攻金州、复州,使得清军疲于应对,最终两路军队在水师掩护下,再渐次恢剿辽阳、沈阳、抚顺、铁岭等城。

大的作战计划如此,小的军事准备方面,则以筹集出塞作战需要的棉衣、骡马、粮秣、豆饼、大车、布袋、蓑衣,以至于火药、箭矢、羽毛、钢钉、套索等等为主。

大顺强大的后勤财政基础,使得这一切相关的准备都在天法四年春天的三月以前,就已经基本上完成了。

军队的调动速度也很快,刘芳亮心心念念的北伐军前都排阵使一职,终于花落手中。谷可成则被派到登州,负责组织南路军,浮海进攻辽东半岛南岸的金州、复州一带。

大顺军总的兵力调动,是以原属殿中军、殿左军为主的八个师,总计各色马步精兵九万余人,配属于刘芳亮的麾下,另以原属殿前军的三个师及水师一部,总计战船三百多条、精兵二万余人,配属于谷可成的麾下。

经过天法初年的改制以后,大顺军已经完全取消了五殿野战军的常设编制,使得顺军最高的野战单位为师一级,仅在大战时,才临时编组野战军的编制,并冠之以某某道兵团及某某道行军总理的名义。

例如刘芳亮所部,即为辽东道兵团,谷可成部则称为渤海道兵团。

只有兵团下属的各师,为常设编制,享有固定的番号和将兵搭配。

不过兵团的总理镇台中,充斥有大量从各师升迁上来的参谋官。这些参谋官都是先在中枢参军院为官,升到一定级别后即转任各师,之后积累一定的行伍经验后,又会转隶回参军院本部。

临时编组的兵团总理镇台,就是由参军院本部这些在边防师中有过行伍经验的参谋官,组建而成。

所以兵团虽然为临时建立的单位,但是总理镇台里负责实际军务的参谋官们,和兵团下属的各师制将军、果毅将军、威武将军、左右都尉和参谋官们,却往往有很深的打交道经验。

双方互相之间,都非常熟悉。所以并不存在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情况。

只有渤海道兵团方面,由于下辖有一支规模庞大的水师——而水师部队的编制水平,落后于野战军各师,也较缺少来自各省讲武堂和各军随营学堂的参谋官,所以在兵团配合上,存在较多的沟通问题。

谷可成回到山东以后,花了很多功夫来调整水师和陆师之间的协调问题。他一度还上书朝廷,希望调遣自己熟悉的许都、马宝等部将,回到麾下协助作战。

只是由于许都在江南担任封疆大吏,不可轻动,马宝又远在西南,根本赶不过来,所以李来亨也只好亲笔书信,百般慰问了一番谷可成。

由于清军撤离关内的时候,曾经在幽燕畿辅一带,进行过系统性的破坏。大量城市被平毁,水利沟渠被填埋,农田也被毁坏。

经过几年的恢复和移民实边的工作以后,河北民力稍有恢复,可要支撑九万战兵,加上后勤的民夫,已经是将近二十万的人力作战,还是非常困难。

李来亨不得不委任高一功和白旺两人亲自负责后勤统筹的工作,他们在山东的临清州设立了专门负责北伐军后勤的大本营。

高、白两人,长期搭伙工作,又都有坐镇湖广大本营的行政工作经验。办起事来,效率非常惊人,也让李来亨相当满意。

毕竟这种综合性的军政人才,是比郭君镇、刘芳亮、谷可成、袁宗第、刘体纯、陈永福、郝摇旗、张皮绠这样的帅才,更加稀少。

顺朝不缺帅才、将才,但是如高、白二人这般,让李来亨用得称心应手的综合性军政人才,确实比较少。

即便是被李来亨特别看重的李定国,在行政方面的能力,也是稍欠火候。

他有时候也感叹:“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唯西南一孙遗漏方外,可惜可叹。若孙可望与朕同享太平,则朕何吝真王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