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万事开头难(第2/2页)

沈副市长比想象中更年轻,戴着副眼镜,文质彬彬的,一边微笑着示意韩渝坐,一边接电话,还一边忙着收拾办公桌上的文件。

这哪里是办公室,分明是一间档案室!

桌上,柜子里,甚至地上都堆满了文件材料,韩渝拉开椅子坐下,忍不住看向角落里的一大卷港口规划图。

“好的好的,我明天下去就过去。杨处,我跟领导不熟,到时候还得麻烦你,谢谢谢谢。”

沈副市长刚挂断电话,手机又响了。

他见韩渝对港口规划感兴趣,干脆把一大卷规划图放到韩渝面前,一边让韩渝先看看,一边接听手机。

三河水域的航道情况不是很好,从规划图纸上看市里打算填江造地,要往江里延伸出五百米,建两个能靠泊五万吨货轮的深水泊位,左右两侧各建两个万吨级码头。

工程很大,甚至要疏浚一条进出入的专用航道!

那边位于进入北支航道的入口,陵大汽渡距那边也不远,万吨货轮要进出港,小货船要进出北支航道,往返于陵大汽渡和牛棚港的渡轮要从那儿经过,能想象到随着启东港建成投入使用,本就很复杂的航道会变得更复杂。

韩渝正想着涉及到水上交通安全,港监局交管中心的指挥压力会随之陡增,沈副市长放下手机笑问道:“咸鱼,这规划怎么样?”

“沈市长好。”

“用不着这么客套,又不是外人。”

沈副市长扶了扶眼镜,笑看着他道:“秦主任是我的老领导,秦主任和朱局不止一次提过你。我在市里的工作分工你应该知道一些,这个工作真不好干,前段时间给秦主任打电话,请秦主任指点迷津,秦主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

南通市计委秦主任是朱大姐的爱人,几年前就认识了。

以前从上海回来,都要跟着学姐去拜访下。结婚时请过人家,给菡菡摆洗三酒时也请过,只是人家太忙没能去白龙港。

韩渝定定心神,一脸不好意思地问:“秦主任提到我?”

“确切地说是推荐你。”

沈副市长站起身一边找杯子帮着倒茶,一边感慨地说:“都说在一张白纸上好画画,但这是投资兴建港口,不是干别的,光有资金远远不够,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像你这样熟悉长航运输的人才。”

韩渝低声道:“沈市长,我也不是很熟悉。”

“你跟涉江的几个单位熟!”

“沈市长,你跟朱局一样熟。”

“我跟朱局是很熟,可跟下面人不熟,再说接下来要打交道的不只是港监局一个单位。”

沈副市长把倒满水的茶杯轻轻放到韩渝面前,回到办公桌后面坐下,无奈地说:“别人不清楚你应该很了解,启东港虽然是我们市里投资兴建的,但在那些主管港口和涉及到港口管理的上级大单位看来,我们跟个体户没什么两样。不夸张地说人家一个科长就能让我们整改,甚至能让我们停工!”

港口以前都是交通部的,地方政府投资兴建港口,在上级大单位看来真跟个体户差不多。

韩渝正不知道怎么往下接,沈副市长竟笑问道:“咸鱼,黄远常这个人你熟不熟?”

“挺熟的,他跟我爱人做过几年同事,我爱人接的就是他的班。沈市长,他已经调走了,你怎么想到问起他的。”

“他调到了长江航务局,他现在所在的处负责行政审批,我们有个申请材料卡在他们处。朱局拉不下脸帮我去求他,我也不好意思去找朱局帮这个忙,只能找你。”

“沈市长,你打算让我去找黄远常跑审批?”

“一切为了启东的经济建设,你是启东人,应该为家乡发展出力。”

沈副市长越想越觉得老领导推荐的小伙子不错,想想又笑道:“明天要出差跑审批,回来之后我就去跟长航分局和港监局谈判,等把买船的事确定下来,你的调动手续也差不多办好了,到时候我们一起去趟武汉。”

韩渝下意识问:“去武汉找黄远常?”

“不只是找黄远常,也要去船厂看看正在建造的拖消两用船,总投资一千多万,我如果不去看看,叶书记和钱市长也不会放心。再说合同原来是长航分局跟人家签的,现在产权发生了变更,合同也要重新签。”

沈副市长笑了笑,接着道:“黄远常在航务局工作,跟长江港监局和长江航道局应该很熟,到时候可以请他帮帮忙,帮我们引荐下。”

建港口不光要使用长江岸线,也要占用长江航道,甚至要占用一大片水域做锚地。

这么大事找南通港监局和南通航道段没用,尤其行政审批,必须要找长航港监局和长江航道局,甚至要找长江航务局。

没想到在南通时人见人厌的黄鼠狼,居然在武汉混得风生水起,连启东市委市政府都要去求他。

韩渝正觉得荒唐,沈副市长接着道:“你调回来之后不但要进入港区党工委班子,也要进入启东港工程指挥部。也就是说你调回来之后不只是港区公安分局的局长,将来在党工委内的工作分工也不只是负责港区治安。”

“还要负责什么?”

“还要负责消防,同时要联系港监、航道、海关、边检、卫生检疫、商检、长航公安分局、水上公安分局和长江水利部门。”

“联系这么多单位!”

“没办法,我们启东以前又没港口,各局委办跟这些单位没怎么打过交道。你跟这些单位熟,不让你联系让谁联系。”

沈副市长知道小伙子的心思不在这方面,想想又笑道:“放心,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的工作压力是比较大,等一切走上正轨,等港口领导班子跟这些单位都接上头了,我就给你调整工作分工,不会让你永远这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