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第60章

正荣县新来的四个捕快, 往里面看了看,见他们在喊纪元的名字,更加仔细去听了。

等听了个大概, 四个人面面相觑, 脸上写满兴奋。

这四个人都是聂县令的亲信, 毕竟要给知府送信, 还是他这边的关系比较好。

四个人怎么也是从京城来的,明白小三元的意思。

天啊,县丞私底下还在讲,纪元县试做了县案首,府试做了府案首。

要是院试再能拿第一,那就是小三元了!

人人都知道, □□是指乡试,会试,殿试。

能连中三元的人,都是有名有姓的, 这些大家暂时不去想。

能中小三元, 已经是世间罕见。

有这样的实力, 放谁身上都要说一句天赋异禀。

纪元真的中了小三元?!

他们这些人跟着聂县令来正荣县,还真的来对了!

他们四个连连张望,正好看到雷捕快,赶紧招手:“雷捕快!这里人也太多了!”

雷捕快张捕快看过去,眼神一亮,开口道:“让一让让一让, 我们的人过来了。”

他们两个堵在门口, 好给学生们清静,但他们两个根本拦不住人啊。

现在终于有能帮忙的了。

四个人挤过去, 也确定纪元真的连中三元,他这名字也没取错啊。

不过话说着,他们四个提到许春的事,隐晦道:“他那事怎么样了?我们送信晚了一步,这信也不好再送了。”

收到郭夫子的信,聂县令,县丞看了之后,暗骂隔壁合远县实在不要脸。

自己的学生考不上,怎么就把他们的学生拖下水。

虽说十二个学生里能考中九个也很厉害,但那许春也是个用功努力的,府试排名也不低。

他错处又不大,何必这么揪着不放。

聂县令都没来得及同程教谕讲,直接给知府写了信件,请求帮忙说情。

不过送信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四月二十七晚上,时间有些来不及。

县丞还是老道些,吩咐道:“若在三十日放榜前到了建孟府,那就去送信。”

“要是到建孟府时已经晚了,那就别送了。”

放榜前的话,这事还好更改。

若放榜后去说,知府那边也为难。

为一个学生如此,也不至于,那学生也不是没有错。

新来的捕快还不知道纪元他们去寻了府学的右训导,正在为这事懊恼:“我们全力赶路了,除了有狼的一段路耽搁了一阵,其他时间全力跑马,没想到还是晚了。”

雷捕快也理解,他们的信件是四月二十五下午发出。

差不多二十七晚上才能到。

晚上又不好走,肯定第二日二十八清晨出发。

如今才三十早上,若不全力跑,根本过不来的。

“时间太赶了。”

“不过你们放心,许春也考上了。”

“郭夫子,纪元那他们去找府学的右训导求情,好说歹说,那边算是松口气,只要许春能考进院试前十,就给他过。”

“可他府试不是三十二吗,虽说这名次已经很好了,怎么还能到前十?”

“谁让咱们学生聪明呢。”

或者两拨捕快刚开始有些矛盾,如今相处下来,关系逐渐拉近。

特别是这会说着,已经是亲兄弟一般。

原本垂头丧气的四个捕快此刻也高兴了。

还好!

差事也不算办砸了!

他们正荣县还是过了十个考生!

这次不单单过了考试!

院试一过,那都是秀才了啊!

进到房间里,除了落榜的两人之外,还有这六个捕快,其他人全都是秀才。

郭夫子跟李夫子也很是高兴。

太好了。

如今的结局再好不过了。

他们两个人手里还拿着聘书,皆是升职的文书。

关于正荣县县学官员们调动,其实早就在跟程教谕那边商量,得知那边给出的名单之后,府学便在安排。

许春的事确实有些影响,但大多都是以讹传讹,让望同县县令自己来,都不会说出拒绝正荣县夫子们的话。

就说许春最后没考上,那又怎么了。

十二个人里面,考上了九个秀才。

这比例还不够好?

还想什么呢。

反正最后的调任安排,尽量能让大家都满意。

虽说望同县本来想要罗博士或者殷博士,但这两位,一个年纪大了,不愿意挪动。

另一个明年要去考会试,回头连正荣县都要离开,更不要说去其他地方。

所以掉了严训导去望同县做教谕,同时带走李夫子,李夫子到时候会去做训导。

再加上四位夫子,都是年轻有为的,过去做助教。

程教谕看到名单的时候,嘴角直抽抽。

一下子带走他六员大将。

同时正荣县这边也有安排,原本的助教郭夫子升职为训导,以后便是正荣县的郭训导。

助教则在下面夫子里选,都由程教谕做主。

缺少的六个夫子,会安排甲等堂秀才们考试,愿意在县学当夫子的可以报名。

前六者就从学生转为夫子,以后一边教书一边备考。

当然,这个考试要留在九月份了,现在甲等堂秀才们还要备战八月的乡试。

这也不着急,到时候再说即可。

一通安排,竟然也安了甲等堂秀才们的心。

考吧,考不过乡试,还有县学这个退路。

不仅如此,府学还会给他们县学赏赐,银子粮食衣料,都是夸他们培养人才有功的。

郭夫子跟李夫子,两个人泪目。

没想到当个酸秀才这么久,竟然在培养学生上有了功劳。

在他们这个年纪还能动一动,已经很好了。

虽说训导还算不入流的官员,俗话说是从八品的官职,但也有官服,以后致仕了还有俸禄。

总之是够一家老小过日子的。

两人想着,忍不住看向纪元他们。

学生们在他们身上学到知识,他们同样在学生身上收获很多东西。

见到正荣县来的捕快,大家也都知道什么事,许春不好意思道:“让大家为我忙了。”

那聂家的捕快笑:“没关系,只要考上就好,如今都是秀才相公了。”

许春如今也能喊一句许秀才,大家自然客气。

说着,聂家的捕快还道:“聂县令知道大家辛苦,特意让我带了赏银,供大家做襕衫,买头巾,定皂靴。”

“收拾妥当了,就去参加府学的童试宴。”

啊?

这是什么?

众人疑惑,郭夫子,李夫子道:“这可是你们当秀才之后,第一风光的事,确实要好好准备。”

考中秀才的十个人大多并不知道这些礼节,李锦知道一点点,开口道:“就是要自己买秀才的衣裳,然后去参加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