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第189章
“纪大人的婚事已经办完了?”
“办完了啊。”
“那怎么还有这样多的宴席?”
“这是百姓们自发摆的, 庆祝纪大人跟程学政成亲啊。”
“我们路过的也可以随便吃吗。”
“吃,就是给你们摆的,沾沾喜气, 一定要祝贺我们纪大人百年好合, 永结同心。”
“肯定祝福啊!”
十月初十的婚礼, 一直到十月十二, 外面自发摆的流水宴还在。
程教谕每次出门,总会被拉着吃席。
没办法,谁让他是珊珊的叔叔啊。
自从来了宁安州,什么流水席都让他去,去了也不能不给钱,别人不给钱了, 他这个当叔叔的还是要给的。
“真的不能再去了,再去荷包都要空了。”
程教谕全家都有些好笑又无奈,只好在程家待着,哪也不去。
正好纪元也在这里住, 他们之间自然有很多话要聊。
一直到十月二十五, 程教谕, 如今纪元的程二叔,要回武新府府学。
纪元带着新婚妻子程亦珊,要陪同太子殿下去出海口看看。
太子早就想去了,但念着纪元新婚,等了半个月才提。
纪元知道太子的想法,一直装作不知道, 可太子都道:“要不然让程学政也一起去, 就当陪孤视察了。”
纪元跟程亦珊听此,都有些诧异。
不过两人刚新婚, 而且肉眼可见的,很快会分开,既然如此,就趁着机会去出海口看看。
纪元心道,这算不算去海边度蜜月?
可惜还要陪上司一起。
见纪元点头,太子肉眼可见的高兴,知道自己提起程学政确实没错。
等他把程亦珊调到京城,只怕他会更高兴。
太子只觉得,这次出行收获颇丰。
不仅打了那么大的胜仗,还给天齐国多了块领土。
就连跟纪元的关系,都亲近很多。
不少人都说纪元这人难搞的很,不知道从哪方面下手。
现在,他好像找到其中的关键了。
十一月初三,在李指挥使提心吊胆的陪同下,太子撺掇着去看海的队伍,终于出发了。
不过他们这一趟,肯定是低调出行,若真的大张旗鼓出去,纪元是真的怕太子回不来了。
明面上,他们一行人启程回京,程亦珊则是说去武新府府学一趟。
实际这一群人,已经出了宁安州。
车队伪装成商贾,是董家的董领头带队,董领头知道情况,吓得整夜都睡不着。
买买三三他还能跟太子打交道哦。
不过那太子看着,还不如纪大人呢。
当然了,这些话都在董领头的心里,肯定不会说的。
车队前后都是李指挥使的人,他跟董领头一起负责整个的安全跟行事。
除了伪装的货物之外,车队的中间,守卫自然最是严密。
太子身边,除了自己的近卫亲信之外,还有邬人豪坐镇。
那皇室的小世子陈均紧紧挨着邬人豪,明显怕的厉害。
可太子都出来了,他实在不能不跟着啊。
太子车驾后面,就是纪元,程亦珊,董康的马车。
要用董家的车队,自然要告知他,索性董康也跟着过来。
董康脸色都变了,见眼前纪元夫妇两个气定神闲,也放心了不少。
哎,不过这事要是办妥了,他在太子面前,也算有了姓名。
冲着这个,他都要办好差事。
“殿下,不,陈公子,怎么会想着去出海口?”董康疑惑道,“那地方是有船只来往,但也没形成真正的规模。”
董康作为本地人,还是了解一些的:“那里的海盐也一般,不过珍珠倒是不错。”
董康为了缓解紧张,把能说的都给说了。
即使纪元跟程亦珊早就知道,但还是再听一遍。
从宁安州出来,路过当年的腊戎领地,就到了景国的地盘。
但如今景国分裂,中间有大片的缓冲地,通行并未障碍。
再路过的几个小国也不成气候,没什么问题。
直到目的地,比独国。
这个人口十几万的小国有着天然海港。
放在现代,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如今出海的人又不多,还多集中在闽地粤地江浙。
这里的海港,顶多是出海打渔,所以那里十分落后,听说甚至还在使用一部分的贝壳作为交易货币。
这一路上,李指挥使真是吃不好也睡不下,颇为幽怨的看向纪元,纪大人,您怎么就不劝劝呢!
可随后想,这太子的脾气,确实也不好劝,年轻人总是有自己的想法。
怎么就要去看出海口。
不过想想也是,太子回京之后,估计也出不来了。
路上歇息的时候,李指挥使不小心说了这话,太子下意识皱眉:“怎么就出不来了。”
可太子又知道,眼前指挥使说的是实话。
拿父皇来说,他就没怎么出过天齐国,年轻的时候也没有。
自己这次能出来,也是机缘巧合。
李指挥使赶紧谢罪,太子才勉强算了。
晚上,露宿郊外,太子叹口气,对崔伟道:“纪大人呢,让他过来陪孤说说话。”
崔伟去找纪元的时候,纪元似乎早就有准备。
纪元笑道:“走吧,宽慰一下殿下。”
纪元又看了眼珊珊,见她朝自己摆摆手,继续写游记,这才继续走。
看到纪元,太子像是找到主心骨一样:“纪大人,孤以后,是不是真的不能出门了。”
崔伟,石新会,陈均三个人陪着,等着纪元安慰太子。
纪元道:“不好说,天齐国是皇上跟太子的天下,自然是想去哪里都可以。”
“前提是,安全,又有意义。”
意义?
崔伟跟石新会还未阻拦,陈均就要张口。
纪元不劝就算了,怎么还怂恿啊。
“若在京城能管天下民生,那便在京城,若在地方能造福一方百姓,那就在地方。”
“只要能为天下百姓尽到自己的责任,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不管在哪都可以。”
哦,这个意思啊。
那没事了。
小世子陈均只觉得纪元狡猾,谁知道他转而说了另一件事:“殿下,如今我们还在东西景国的交界处,一切都要小心为上。”
说到东西景国。
自然要提到这景国为何要分为两个。
说到西景国的皇帝,竟然是篡夺了侄子的位置,太子总会道:“不顾人伦纲常,就该灭国的。”
小世子陈均缩缩脑袋,他也是皇亲国戚,跟太子是同一个祖爷爷。
虽说血脉有些远了,但这话题到底敏感。
不过历朝历代,皇室夺权倒也正常,谁坐上那个位置,谁就是正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