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攀高枝 二十五
何浩品刚刚送出和离书, 因为喝酒误事,连酒都不敢喝,就一个人在院子里发呆。
他心里特别难受, 一夜辗转反侧,结果第二天刚刚睡醒,就听说林飞雁再次定亲了。
定的是江六元。
一瞬间,何浩品心中戾气横生。
当初娶帮忙, 他真的是单纯的想要照顾表妹一生。后来夫妻吵架,是因为表妹的许多做法他并不认同,再加上表妹的存在给家里带来了不少麻烦。
那时他有点后悔, 也想过没娶表妹会如何顺风顺水, 说不定早已考中了秀才。
他嫌弃表妹是一回事,但被人逼着和离又是另一回事。
昨天送出和离书,他原本还想找个机会把表妹哄回来, 结果,今日表妹就已成了他人的未婚妻。
表妹成了江六元的人, 他要是还敢靠近……之前江六元和表妹之间什么关系都没有, 就开始针对表妹身边的所有人。如今他要是还没死心, 再试图讨好表妹,那绝对要倒大霉。
何浩品越想越生气,狠狠将被子都砸到了地上。
“江六元!”
何夫人得知了消息, 也想来跟儿子谈一谈,进屋看到一片狼藉,她吓一跳。
“浩品,你这是做什么?”
何浩品抬眼看向母亲:“娘, 我不甘心。”
何夫人也很不甘心。
再觉得儿媳妇有千般不好,她也没想过要把人赶出去……林飞雁在这城里就跟公主一样, 地位超然。
虽然这些日子家里遇上了不少麻烦,但家里人出去找人帮忙,不管外人帮不帮,对他们始终都客客气气。
没有了林飞雁,她又上哪儿去找一个嫁妆这样丰厚的儿媳妇?
说到嫁妆,外面就有林飞雁的管事来了,说是来拉嫁妆的。
何夫人很舍不得,她早已将那些嫁妆当做了自家的囊中之物。想要拒绝管事,又没有立场。
母子俩站在库房门口,看着那些繁复华美的物件被人装车拉走。
何浩品垂下眼眸,回房写了一封信,交给了管事。
管事不愿意接,何浩品又给了张银票。
这一次,管事没再拒绝,实在是何家给得太多了。
*
林飞雁拿到了何浩品送来的信。
信上说了两人的兄妹情分,何浩品也说了自己的不得已,还说了对这段夫妻感情的不舍。
林飞雁看了半天,也哭了半天。
何家固然有许多不好,但她是真的想过与何浩品过一辈子。
江六元定亲,在学堂里春风得意,还买了不少花生红枣,弄得和成亲一样喜庆。
原先刘举人从女儿女婿那里听说江六元私底下搞的小动作,他心里不太相信江六元是这样的人,可看到林飞雁前脚和离,江六元后脚就上门提亲,不信也得信。
“你还是别去学堂了,乱糟糟的。”
这是吃午饭时,刘举人主动是了这话,他忍不住叹口气。身为学堂的夫子,并不希望学堂里乌烟瘴气,但他自私,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也不好指认江六元,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全自己的女婿。
“你大概也最好别去,周举人那边我去说。”
周举人是个倔强的老头,他自己再也不能往上考,所有的期望都放在了女婿身上,恨不能一天变出二十个时辰让杨承运读书。想要说服他,没那么容易。
“多谢岳父。”
刘举人嗯了一声:“不是说要回去看你妹妹吗?一会儿收拾行李,回家去多住几天。”
杨承欢最近认识了个读书人,那人是家中独子,家境不算顶好,杨家夫妻不太愿意,她自己难得遇上一个顺眼的,想要争取一下。母女之间为此吵了好几场了。
刘玉宜还是更愿意住在自家,不过,她如今是别人家的儿媳妇,杨家对她不错,对于住回去,她不怎么抵触。
周举人果然倔强,刘举人将他拉进房里,好说歹说劝了半个时辰,到后来两人都吵起来了,周举人也没答应让女婿回家看书。
杨承运颇为无奈,收拾了行李准备跟弟弟一起回家住几天。
杨家夫妻已经习惯了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但是都搬回来了,他们还是很高兴。当天做了好大一桌菜。
吃饭的时候,难免就说起了杨承欢认识的那个年轻人。
薛大堂在这个家里没受委屈,但家中事情主要还是杨氏做主,他觉得这门婚事虽然有缺陷,但如果女儿执意,那没什么好拦的。
“你妹妹喜欢……”
“喜欢能当饭吃?”杨氏在另一桌,霍然起身,“什么独子,那一家子就不是正常人。”
她情绪激动,声音尖利。
杨承欢不怕母亲骂自己,当着两个哥哥挨骂她无所谓,但嫂嫂还在呢。
“娘,你有话好好说。”
“我也想好好说,你听得进去吗?”杨氏叉腰,“承运,斯年,你们刚回来不知道那家的情形,只听说是个独子对不对?”
她满脸怒火,杨承运起身:“娘,您说,我们听着,若实在不合适三妹却还要嫁,那我兄弟就把三妹绑在家里。大不了养她一辈子。”
在杨氏看来,儿子这话等于是站在她这边,冲天的怒火消散了一半,气道:“这孙家确实只养了他一个,但他并不是独子。当初这李氏生下来的第一个就是男娃,但因为那个孩子提前了一个月生,生下来有点弱,他们居然要把孩子溺死,说是这种先天体弱的孩子只会拖累了他们一家……后来是李氏的娘家姐姐看不下去,把孩子接走了。”
她说到这里,怒火又起:“提前一个月生下来的孩子在他孙家就不配活下去,老三,要是你遇上这种事,你……”
杨承欢低下头:“他不会允许别人抱走他的孩子。”
“他说你就信啊。”杨氏气得狠狠戳了一下女儿的额头,“你有没有脑子?那是他亲爹亲娘,他能不管不顾完全不听他们的话?”
杨承欢倔强地道:“他跟我保证过。”
杨氏气急。
顾秋实眼看母女俩几乎要打起来,忙问:“孙家是不是不止这俩孩子?”
“对!第二个孩子是个闺女,孙家只养一个孩子,又不愿意招赘婿,所以,第二个女儿被他们送到了那边的秦家。”杨氏冷哼,“我这些事就是从秦家打听出来的。”
同一条街的秦家连生三个都是男娃,后来在外头抱养了一个女儿。这件事情,附近的邻居几乎都听说过。但没人知道那女儿是孙家的。
薛大堂低声道:“孙柏我见过,目光清正,是个不错的后生。但你娘觉得,他家里长辈拎不清,同样不能结亲。”
“对!我就是这么想的。”杨氏振振有词,“女人和男人不同,女子嫁人做了儿媳妇,相处得最多的人是婆婆。那一家子生了体弱的孩子和闺女都要送走……换句话说,在他们的眼里,体弱的孩子和女娃都不配活着。老三,你要和这样的人做一家人,我都想剖开你的脑子看看,你一天到底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