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日全食的时间不长,也就四五分钟,这期间即使霍瑾瑜没有出宫,也能想象宫外百姓的慌张。

日全食结束后,天恢复明亮,看着晴空万里的天空,仿若刚才的黑暗只是大家的错觉。

等到霍瑾瑜回神,发现身边的内侍和羽林卫都跪在地上了。

“怕什么?天黑了而已,又不是朕黑了。都起来吧!”霍瑾瑜转身,负手缓步走入殿中。

跪着的内侍、羽林卫不敢反驳,也不敢嬉笑,小心翼翼地起身。

顾问处众人在日食时也出来了,他们没想到此次日全食持续时间如此长。

应阳羽看着天空刺眼灼热的太阳,叹息道:“看来马上朝堂和民间要热闹了。”

尤其陛下自从登基后,一直动作不断,明面上大家大多赞成、百姓支持,其实暗地里也有许多人不满的,尤其去年陛下才结束清理屯田兼并侵占的事情,进一步影响的就是地方达官显贵的利益,在那些藩王眼里,陛下将本属于他们的岁禄克扣一半,而且还将他们孩子当成质子困在京中,还抢夺、干涉他们在地方的权利,早就恨得牙痒痒。

洛平川也是担忧:“其实倒不怕朝野的流言,可是现在才五月,我担心后面……”

日全食这种“灾异”,时人对它出现多有恐慌,是因为它出现的时候,多半会伴随各种灾异,类似地动、水灾、旱灾、疾疫……

其他人也是脸色微沉,他们中有人信这些,有人不信,但是作为顾问处的学士,这些年跟着陛下,学会了如何统计汇集各种数据,几乎这些年一些地方灾害发生频率逐渐提升。

六七月份最容易发生的就是水灾,更别说今年四月份苏、松、湖、嘉四府已经有了水灾,南方地区夏季还多雨。

徐於菟:“我等也管不了这些,只能尽力支持陛下,相信陛下!”

其他人点了点头。

……

日全食结束后,在各衙门上班的文武百官又被召回紫禁城上朝。

霍瑾瑜对日全食没什么感受,但是她要顾忌朝野反应,现在召集大臣,就是商讨如何降低影响。

有人觉得应该广开言路,让百姓指言得失……

有人觉得霍瑾瑜应该向上天自省,发布罪己诏……

也有人觉得应该大力整肃朝纲,日全食肯定是上天给霍瑾瑜的提醒……

总之,撇除其他事情,首先要举行“攘灾”的修德祈祷活动。

霍瑾瑜倒也干脆,当即就命令钦天监主持相关活动,下午的时候,就带着百官到天坛祭祀忏悔,然后茹素三天祈求上天的原谅。

至于民间,对于这次日全食,百姓们当然也怕,各种流言裹挟在一起,开启“大家来找茬”。

有人觉得是因为朝廷有贪官蛀虫,朝廷应该杀几个贪官来祭天。

有人觉得是亡国征兆……

听到这说法的霍瑾瑜:……

除非她死了,以现在景朝的条件,想要就近亡国太难,她就是现在直接嗝屁,也不会直接亡国。

这种说法传出来太夸张了,要派人查。

有人觉得是朝中有太多尸位素餐的大臣,建议大臣“集体乞避位”。

霍瑾瑜:……

若是都集体辞职了,要累死她吗?

这个时候不好好干活,干嘛要添乱。

不得不说,真有人听到了民间的呼声,真的上奏乞致仕,霍瑾瑜直接驳回。

……

有人觉得是因为霍瑾瑜没儿子,所以上天发怒了。

霍瑾瑜磨了磨牙,说的好像历史上那些儿子多的,就能保佑天下风调雨顺似的。

不过对于这事,真有不少大臣顺着竿子,开始催婚。

霍瑾瑜当做看不见,没理他们。

……

有人觉得是因为地方那些藩王作孽太多,所以老天爷提醒霍瑾瑜要收拾他们。

起先这种说法比较小众,大概一些地方藩王作孽太多,得罪了太多人,许多百姓迅速支持了这个说法……

霍瑾瑜对这种说法也挺有兴趣的,据她调查,这次日食后,可是有许多藩王在暗中浑水摸鱼,往她身上泼脏水。

既然是上天发怒,不能光她自省,整顿朝局,这些藩王在地方享福,百姓们说得对,日食发生,肯定有灾祸发生,在灾祸的发生,必然是因为有“蛀虫老鼠”所致。

五月上旬,霍瑾瑜在朝堂宣布,表示因为有些藩王犯错太多,导致上天降下警示,所以打算将其中罪行恶劣者,宣入京城训斥,让其自省,祈求上天的原谅。

文武百官:……

日全食这件事,终究要有人出来顶着,陛下没错,他们没错,当然就是藩王犯了错。

再说陛下说了,挑选罪行恶劣者,又不是全部。

就这样,五月底,霍瑾瑜宣召江王、赵王、和王、宁王、厉王进京面谕其非。

江王是因为贪淫不法,不仅强抢下属资产,连对方妻女都不放过;赵王是强买良家子充宫人,因为这事怒杀十多人;和王是强占庶母庶妹,罔顾人伦,上任和王若是知道,棺材板都能翻了;宁王则是死性不改,刚刚清理完屯田侵占兼并,他又重蹈覆辙,侵占了十二顷良田;厉王则是干涉马市,伙同民间一些不良贩子低买高卖,和当地的马官勾结,抢夺地方百姓养的马……

不来可以,那就是对皇帝大不敬,以谋反论处。

现在的霍瑾瑜有资格、有实力收拾他们。

百姓听到这消息,当然高兴,虽然不能收拾全部藩王,能收拾一部分也行。

之前日全食发生时,江王、赵王、和王他们这些人正等着看霍瑾瑜的热闹,谁知道这乐子却跑到了他们自己身上。

拿到圣旨后,他们当然不想进京,但是若是不进京,烙下话柄,给了霍瑾瑜赶尽杀绝的理由怎么办。

这五王中还有觉得冤枉的,比如赵王,他觉得自己就只是杀了十二个普通百姓,抢了一个良家子,剩下没有处置的藩王中还有比他的罪行更大的,比如那个英王年初的时候为了储冰,奴役佃户,造成二十六名百姓死亡,不比他的更狠?

其他藩王也觉察出这五王选的确实怪异,五人中一定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相同点。

等到五王磨磨蹭蹭从京城出发时,有些藩王经过调查也查出一些东西了,虽然这五王干的不是人事,但是他们能在霍瑾瑜那里“脱颖而出”,完全因为这五人在日全食这事上跳的太高,其中不少流言有他们的推手。

霍瑾瑜只宣了五王进京,但是对于其他犯错的藩王,比如赵王这些,也都罚了岁禄,小一点的错则是宣旨斥责。

六月,宋致与谢少虞共同上奏,临滨海堰已经竣工,绵延数百里的长堤修复建造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