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爱国诗】辛弃疾
【赵构敢于放狠话,自然是有他的底气。除了完颜亮的惨死让他相信自己乃“天命所归”之外,一支突如其来的大军归附也助长了他的胆量。1162年的正月,赵构终于到了建康巡察长江防务。也就是在这一月,有两个人千里迢迢横渡长江,给高宗来了一个好消息。】
【这两个人,就是贾瑞,以及——辛弃疾。】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南宋的奇迹,最强的六边形战士,辛弃疾!】
【1140年初夏,辛弃疾出生于金人占领下的山东济南。古有大将冠军侯霍去病,封狼居胥,饮马瀚海,打的匈奴不敢窥视中原。辛赞把“克复中原,驱逐外族”的宏远寄托给了孙子辛弃疾,希望他能有汉朝猛将霍去病的神威,收复中原失地。】
【而辛弃疾也没有辜负爷爷的希望。1161年,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不堪金国的残酷统治,奋起反抗。济南农民耿京聚众一十万起义,时年21岁的辛弃疾激于民族大义,也组织了一支两千多人的队伍参与其中,并担任了太平军的掌书记。】
【在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被部下所杀,金军匆忙北撤之际,辛弃疾则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起义军总部的东平府到赵构所在的建康府相距千里,要穿过金人统治下的河南、山东等地,危机四伏。但辛弃疾千里奔袭,翻山越岭,靠着他高强的武艺成功渡江谒圣,见到了高宗赵构。】
【听到一十万大军归附,赵构龙颜大悦。即使这一十万人无法回到南宋地界,但他们也是在沦陷区牵制金军的重要力量。两国开战之时,有这样一支军队在敌人后方偷袭干扰,无疑加强了赵构取胜的信心,所以他当即授予耿京为太平军节度使,又封了大大小小两百余个官职,而辛弃疾也被授予了承务郎的职位,官阶从八品。】
【虽然这些授封的实质意义并不大,但这意味着太平军从此被南宋朝廷正式认可。得到这样的结果,辛弃疾和贾瑞自然非常兴奋,两人顾不得休息,马不停蹄地往回赶,想要将这个好消息及时报告给耿京和太平军的弟兄们。】
【就在两人穿过海州时,噩耗突降:起义军已经不复存在。在辛弃疾离开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由于新任金主的怀柔政策和挑拨离间,起义军人心动摇,跑的跑,散的散,降的降……但最让人感到悲愤的是,天平军的将领张安国等人叛变投敌不说,为了邀功请赏,竟然合谋杀害了起义领导人耿京。】
【消息传来,辛弃疾不禁痛心疾首、义愤填膺,他决定率领五十余骁勇骑士夜闯敌营,捉拿叛贼张安国。】
恍若一盆冷水从头泼下,众人嘴角欣喜的微笑瞬间僵硬。
天幕上张贴了金世宗的告示,大赦天下,既往不咎。起义军士兵只要愿意回到乡里重新拿起锄头,绝不追责,甚至还能减免税赋。而对于归降的义军将领,金国则开出大价钱,许以高官厚禄。在这样的号召下,一十万的起义军几乎瞬间就成了散沙一片。
天幕上的视频缓缓播放:张安国谄媚地将耿京头颅献给金军将领,随即跪在地上,带着讨好的笑容接过了金主册令——耿京的头颅果然非常值钱,他被任命为山东的济州知府,相当于南宋的四品大官,比赵构赐予辛弃疾的官品高了数阶。
百姓们望着张安国的眼神如淬了毒的匕首,恨不得直接捅进他的心脏,可他们除了唾一口唾沫,记下张安国的名字之外也别无他法。
宫门前的士大夫和学生纷纷叹气,一种莫名的悲哀攫住了他们。众人原本以为没了秦桧,山河气象即将为之一新。可天幕上的张安国却令他们意识到一个残忍的事实:在爱国人才前仆后继的同时,新的“秦桧”也层出不穷。
可惜了惨死的耿京,可惜了即将送死的辛弃疾。
天幕上,弱冠的少年郎目若寒星,快马加鞭。天幕下,大多数南宋百姓已经不忍地垂下了头,他们不想看到这位爱国义士惨死的场景,低头回避是他们对这位少年英雄最大的尊重。
朱仙镇内,张宪望着天幕的眼神里闪动着不忍,望着天幕上风驰电掣的辛弃疾,张宪忍不住暗自嗟叹:可惜了,如此胆识非凡的少年郎……
“能成!”
一个声音从张宪背后响起,斩钉截铁,万分笃定。
张宪吃了一惊,猛地回头,却见全副武装的将军不知何时站到了自己身后。岳飞穿着银亮的铠甲,手上拿着一副刚刚绘好的阵图:“一会按照此图行事。”
张宪接过阵图,他低头看了一眼,震惊道:“将军,你这打法,不是要夺汴京,而是要……”
“赶尽杀绝。”岳飞淡淡地接过话,面色毫无波澜,唯有眼里闪过一丝锐利的锋芒:“怎么,你怕了?”
“怕?我可是将军你的兵,我怎么会怕?!”张宪把自己的胸膛拍得啪啪响,吹胡子瞪眼的模样像是恨不得立刻冲上战场砍几个金兵证明自己。张宪在原地信誓旦旦,可等了好半天都没等到岳飞的回复,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竟然中了岳飞的“激将法”!
“将军!”张宪有些哀怨:“对我还用得着激将法么?”
“谁让你刚才唉声叹气的。”岳飞笑了笑:“要上战场了,垂头丧气像什么话!”
“我这是在替辛弃疾叹气!”张宪指了指头顶的天幕,说着说着又是忍不住叹了一声:“初生之犊不畏虎,可惜可惜……”
“可惜什么?”岳飞抬眼,他的面色依旧是波澜不惊的坚定,反倒衬得张宪有些大惊小怪。他看了一眼天幕上辛弃疾驰骋的身影,平静道:“我刚才说了,他能成。”
张宪拧眉,他望着岳飞的目光难得地出现了一丝质疑:“将军,你听天幕了吗?他们只有五十骑。”
岳飞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
张宪不信,又试探道:“将军,你可听到了张安国的任职?”
“济州知府。”岳飞准确地说出答案,证明他刚才的确听了天幕。
闻言,张宪惊疑不定地向后一仰,语无伦次地反问岳飞:“是啊将军,你既然知道,那怎么会不知道……我是说,您既然知道张安国是济州知府——济州,那可是金国重镇!驻有起码五万的金国大军,堪称虎狼之师聚集地,而辛弃疾他们只有五十骑,五十骑!”
“更何况,从辛弃疾出发的海州到山东济州,尚有六百里路程。这五十骑横跨近乎整个金国而不被敌军发现,这谈何容易?而且千里奔袭不仅会消耗人的巨大体力,更会令人感到麻木和倦怠,这对刺杀或者打仗来说都是致命的风险!就算是让我领兵一千日夜奔袭去杀张安国,我都不敢保证一定能成,他一个才弱冠的少年郎,将军就如此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