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阖宫焚燃(第2/3页)

“末将领命!”

朱高煦开口,孟章应下。

随后,他眺望那盘卧却一眼看不到边的京师外郭城,意气风发的挥手下令:“进城!”

很快,数万渤海军在塘骑的消息传递下,开始走不同的城门进入京城。

他们骑着漠东的兀良哈马,如潮水涌入京师外郭城。

按照常理来说,朱高煦应该走北边的观音门,直接抵达金川门是最快的,然而他依旧走了麒麟门,因为他得去紫金山祭拜老朱。

朱允炆舍弃了外郭城,其实就是舍弃了栖霞山和紫金山,也就是舍弃了皇陵。

朱高煦去紫金山祭拜,就是为了刺激刺激这个家伙。

他最好知道羞耻,自己找个办法死了,免得让自己染上擅杀皇帝的恶名。

“停!”

大军进入京城十里,朱高煦便抵达了紫金山下,见到了神道。

他翻身下马,仅仅带着孟章、塔失等人便向着山上走去。

孝陵卫被朱允炆撤走了大半,最后的在京万余精锐中,有半数就是他们,留下了的仅有不到千人。

眼见朱高煦来,他们干脆就投降了,因此朱高煦这一路畅通无阻,很快就走过了四方城、石像、翁仲、文武、金水等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并最终抵达孝陵明楼。

“你们在外候着吧。”

朱高煦转头吩咐了一句,最后跨入明楼之中,走在那金砖之上,看着那高高悬挂的朱元璋画像,与后世那幅圆月脸的画像相同。

“爷爷,乖孙来看您了。”

朱高煦话里透露着调侃,同时自顾自从一旁取出祭祀所用之香点燃,毕恭毕敬的五拜三叩,最后把三炷香插好。

“您看孙儿来得意气风发吧?”

朱高煦的笑容都憋不住,恨不得拿起他心爱的琵琶就高歌一曲。

从洪武二十六年冬,等到了洪武三十三年夏,天知道他等了这一天多少年。

现在好了,终于得偿所愿了!

想到这里,朱高煦心情就止不住的好,走在这明楼之中哼着小曲,四处走走看看,瞧瞧比当年老朱带他来时多了些什么。

不过具体看了看,倒是也没多什么,毕竟老朱的遗愿是简葬,朱允炆在这点倒是选择性听话了,还真没陪葬什么贵重东西,贵重东西都留给他自己败了。

“爷爷,过几日等我爹回来看您,孙儿走了。”

朱高煦摇头晃脑的离开,这副模样让孟章等人大为新奇。

他们还从未见过自家殿下这般孟浪的样子,想来是心底十分开心。

“孟章!”

“末将在!”

下到四方城,朱高煦转头吩咐了孟章:“休息一夜,明日清晨等火炮抵达,准备接手城墙。”

“末将领命!”孟章作揖应下,朱高煦也在孝陵不远处的一处镇子找了间空旷的院子住下,同时写了封信给京城内的朱允炆。信中意思简单,朱高煦先是重提了一下老朱生前与朱允炆说的一些事情,又提了朱允炆是如何答应他的,可又是如何做的。

其次,朱高煦又提起了朱允炆擅自发放宝钞,致使宝钞再次崩坏,以及他逼死自家叔叔,废了五个叔叔的事情。

当然,最后朱高煦还是给了朱允炆一点面子,帮他解释说蛊惑他的人是齐泰、暴昭、黄子澄几个人,如果愿意清除佞臣,下罪己诏,那还是一个‘明君’。

到时候只要等朱棣南下,他这个做儿子的也会选择听父亲的话,该撤军撤军。

末了,朱高煦还补充了一句,说自己去了一趟紫金山。

其中太祖高皇帝的陵寝被打理的不错,可兴宗皇帝朱标的墓就不是很好了。

身为子侄,自己亲手帮朱允炆拔了一些朱标陵墓四周的杂草,不至于变得荒芜。

这封信,前半部分基本都是真的,后面关于朱标的陵墓,则是朱高煦刻意调戏朱允炆,明眼人都能看出,朱允炆也不例外。

“竖子无礼!!”

“嘭!!”

乾清宫内,穿着中衣的朱允炆宛若癫狂,在黑夜里将桌上台烛打翻,火光点燃奏疏。

身旁的李权与宫女们连忙来灭火,马皇后则是抱着被吓得不轻的朱文奎,轻声哄着他。

虚五岁的朱文奎还不知道自家正在遭遇什么祸难,只能躲在自己母亲怀里一个劲的哭。

听着耳边的哭声,朱允炆瘫坐在地上,瞧着被焚毁的那些奏疏,心里无比绝望。

他坐拥数十万大军,却不见一支前来勤王救驾。

那盛庸带着六万人,却连阻拦朱高煦渡江都做不到,以至于让朱高煦亲自到城外羞辱自己。

整整一夜,朱允炆从被人从地上扶起,再到坐在榻上,他是如何度过的已经不知,甚至连马皇后如何安抚他,他也未曾听进去。

只是翌日,将他叫醒的不是京城的晨钟暮鼓,而是凶猛沉重的炮声。

“轰轰轰——”

炮声如雷霆,自东西打来。

距离朝阳门距离不过里许的宫城能清楚听到那密集的炮声,那炮声也催促着朱允炆更衣向着武英殿走去。

晨钟声被炮声掩盖,整个京城乱成了一锅粥,所有人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

渤海军从长江和陆地,自东西发动舰炮和野战炮、攻城炮打击。

这些铁炮弹对于青石垒砌的内城城墙来说并无太大的杀伤力,可它们却足够将城垛打垮,暴露出后面的守军,致使守军不敢冒头。

当然,炮击的更主要意义,还是让整个京城感受到那种末日之下的压抑,逼迫更多人想着投降。

三月十八日卯时,顶着炮声,朱允炆来到了奉天殿前的金台坐下,可出现在他眼前的大臣不过百来人,仅有平日的十分之一。

“陛下,臣请旨与渤海郡王议和,朝廷可将河南、徐州一并封予渤海国。”

人群之中,黄子澄倒没有跑路,而是继续守在朱允炆身边,顽固的谏言。

“贼军已经兵临城下,恐怕不会同意。”

暴昭脸色惨白,而齐泰不在此处,他正在主持防务。

倒是方孝孺,被朱允炆委以重任,举荐弟子通通委任为官的他却也没来参加此次朝会。

“京城已经被重重围困,难以脱身,此时再议和还有何意?”

经过昨夜,朱允炆倒是看开了不少,他对着群臣道:“国君死社稷,义之正也……”

“陛下!!”听到朱允炆说这种话,百余名臣子纷纷吓得跪下。

倒是朱允炆脸上居然还能露出笑容:“朕临终徘徊,还能有臣子相伴,亦不寂寞。”

“请陛下三思!朝廷还有机会!”

黄子澄声嘶力竭,可朱允炆却摇摇头:“朕志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