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海贸之争(第2/3页)

“沿海商帮之中,江东与浙东主要经营东洋贸易,次要经营南洋贸易,而闽粤则是主要经营南洋贸易,次要经营西洋和东洋贸易。”

“如果朝廷把这三处的贸易都吃干抹净,那沿海商帮必然死路一条,可如果留下西洋贸易,那反倒会让沿海商帮看到希望。”

“哪怕这条生路有很多限制,但只要能活下来,他们便不敢如此坚定与朝廷对抗。”

“你这么说倒是。”朱棣摸了摸自己的大胡子,灵光一闪道:

“若是准许他们与郑和一道下西洋,你觉得他们会如何做?”

“海外的事情,贫僧不太清楚,您可以去询问太子。”姚广孝轻轻笑着回应,朱棣听后却有些吃瘪。

他刚刚才让朱高煦滚蛋,现在就得屁颠屁颠去找朱高煦,那他身为老子的威严何在?

“这事情不着急,反正郑和还得花几个月才能回来。”

朱棣说着,自己也站了起来,打量了一眼四周:“缺什么东西就跟俺说。”

姚广孝闻言笑着闭上眼睛,继续盘算佛珠,默读佛经。

朱棣见状便离开了禅房,在兵卒的护卫下走出鸡鸣寺。

他还瞥了一眼朱高煦金辂停放的地方,却发现他已经走了,心里不由更加郁闷。

“让纪纲去查御史车舒,能查多少查多少,查出来后找一个可靠的人,把事情弄干净点。”

“奴婢领谕……”

上了大辂,朱棣心中的郁闷积压不了片刻便被他释放,王彦则是在应下后,派人前去通知了查案的纪纲。

片刻后,大辂向着宫城返回,而被朱棣叫嚣滚远点的朱高煦还真的滚远了。

他从内城前往了外城城南的大教场,并在这里见到了眼下的在京兵马……女真八卫。

“预备……放!”

“啪啪啪!”大教场内,经过一年的训练,女真八卫已经熟练的掌握了火器与长枪、骑兵的配合。

火炮在炮手的操作下,先远程进行实心弹炮击,随后转变为开花弹炮击,随后将炮车的卡扣与挽马的卡扣固定,火炮阵地开始移动。

在他们走后,火枪兵熟练的线列排队,在哨声吹响后进行三段排枪,随后迅速退到长枪阵身后。

这一过程中,左右两翼骑兵蓄势待发,随时等待命令冲锋,以此掩护本阵两翼。

整个过程持续了一刻钟,放在战场上这一刻钟固然很久,但这是基础训练,时间久一点没什么。

战场永远都充满了突发性,考验的是将领的随机应变能力。

如果遭遇的是骑兵突袭,那辎重车结为车阵,随后用火炮、火枪御敌就成了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应对方法,都是朱高煦结合这个时代背景所发明的对敌之法。

这些死板的办法不太适合天才,但却适合大部分中庸的将领。

例如明末大凌河之役中的长山之战,能力平平的奖励宋伟率领本部车营在被清军以数倍兵力优势及火器优势围攻的情形下,仍然能依托车营与清军激战半日,给清军造成相当损失之后才被击溃。

如果不是原本与宋伟车营一同派往增援大凌河的吴襄拒绝配合指挥协调,带着数千骑兵弃战逃跑,使得宋伟部侧翼完全暴露给清军,那或许宋伟能有更多时间完善车营布防,能抵挡更久的时间。

蒙古人没有火器优势,因此训练有素的车营搭配中庸的将领,完全能挡住他们数日乃至十数日的时间。

当然,这一办法只能适用北方,到了南方就不好使了,因此对于南方作战,朱高煦也有对应的办法,女真八卫也同样将其加入了基础训练之中。

站在校台上,朱高煦身后跟着塔失、尼玛察、多尔和齐等十余位女真将领。

不过现在不能称呼他们以前的名字了,因为自从他们封爵后,他们便得到了赐姓。

李失、李察、李齐、李赤等姓名成为了他们现在的名字。

“现在八卫有多少兵马?”

朱高煦看着几乎占满整个广场的女真兵马,转头询问了一声众人。

作为节制八卫的人,李失站出来作揖:“回殿下,八卫合计有四万人,每卫五千,此外渤海的在京听操骑兵则是七千。”

“四万人都有乘马吗?”朱高煦询问,他最在意的还是军队的机动性。

“缺乘马一万三千余匹,不过渤海那边辽国公(孟章)写过信,说顶多两年就能补齐。”

李失回答过后,朱高煦也下场亲自检查了女真八卫的训练情况。

他十分担心女真八卫受不了南京的花花世界,不过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女真八卫的训练并没有因为扫盲班的学习而落下,反而在学习过后变得更为团结且明事理了。

当然,这一切还是得归功于朱高煦对在京上直兵马的要求。

为了防止上直在京兵马堕落,朱高煦给出的上直定额是十六卫与两骑。

十六卫中女真八卫占据一半,剩余则是整编过后的燕府与旧上直混合八卫。

两骑就是在京听操的燕赵精骑,与在京听操的渤海精骑。

在京兵马的编制有十万,但实际却只有九万七千,其中马步兵八万,骑兵一万七千。

在京兵马的编制是固定,采取末位淘汰制,哪一卫的兵马在训练中效果最差,便会被调往地方戍边。

当然,这个训练效果怎么评价,具体是看朱棣和朱高煦两人的想法。

总体来说,这把悬在上直兵马头顶的利剑时刻警惕着他们,让眼下的他们还不敢放松。

何况近来他们也得到消息,据说皇帝准备进行北征,因此肯定会从上直之中挑选兵马陪同。

这样立功的机会,谁都不想错过,自然会更为刻苦的训练。

“殿下,还有三千人的编制是给我们还是给北教场的人?”

李失询问朱高煦,他口中的北教场是朱棣在紫金山被开设的另外一个教场,因为大教场在南,故而紫金山教场又被称为北教场。

北教场内驻扎的是旧上直与燕府混合的兵马,数量比被他们称为南教场的大教场渤海兵马要多三千。

正因为还有三千编制的空缺,因此李失才会询问朱高煦。

只是面对他的询问,朱高煦颔首,可片刻后却又摇头:“这三千编制确实是大教场的,但兵员我不准备从南京选了,准备从西宁之中的番民征募。”

朱高煦想要强羁縻青藏,自然需要可以克服高原反应的人,因此当初朱元璋留下的西番河州卫骑兵就成为了他关注的方向。

“那这支兵马也是我们来训练吧?”

李失闻言下意识询问,可朱高煦却摇摇头:“西宁卫指挥佥事李英是我的故交,他父亲李南哥在青海作战多年,而他也跟随他父亲作战八年有余,能适应高原的变化,因此我准备让你们指点他训练这支西番火器马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