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皇明宗规(第2/3页)

“不过就是三千余贯罢了。”

面对拓印的成本,朱高煦不假思索的开口道:“先印刷二十本副本,分置南北京,以及各中学图书馆。”

话音落下,朱高煦回头看向姚广孝:“少师觉得,我会逼我父亲退位吗?”

朱高煦的话风扭转很快,让姚广孝都有些跟不上。

“殿下需要吗?”姚广孝反问朱高煦,毕竟他已经从朱棣那里听到了这两父子之间达成的那些约定。

在姚广孝看来,朱棣确实舍不得权力,但如果能维持北征这件事,那朱棣也没有必要执着,甚至闹的父子间隙。

朱棣对于这三个儿子,始终下不了狠心。

如果是其它妃嫔生的儿子敢用朱高煦的口吻和朱棣说话,那即便这个庶子有天大的能耐和势力,朱棣也会想办法连根拔起。

但是面对朱高煦,朱棣只能叹气一声,默默接受结局。

姚广孝的话落下,朱高煦也摸了摸八字胡,对他开口道:“少师才干非凡,朝廷还需要少师。”

“贫僧已经老迈不堪用,只愿常伴青灯古佛。”姚广孝行了一礼,拒绝了朱高煦的邀请。

这份拒绝在朱高煦意料之中,但他还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失望。

显然,姚广孝不愿意去赌未来的事情,毕竟他已经看过太多狡兔死、走狗烹的史料。

正因如此,在朱棣和他之间,姚广孝没有选择任何一人,而是默默地在鸡鸣寺吃斋念佛。

对于朱棣和朱高煦给他安排的事情,他也是如其所想的照办,没有掺杂任何私货。

老和尚的态度十分明显,但惜才的朱高煦依旧惋惜。

“大报恩寺修建完成后,少师可以移居那里,继续诵经。”

朱高煦交代一声,便见姚广孝行礼退下。

见状,他也走出了古今典籍馆,乘坐步舆准备返回春和殿。

不过就在他返回春和殿的路上,隔着老远便瞧见了亦失哈神色匆匆的小跑而来。

朱高煦见状抬手制止步舆前进,随后便瞧见亦失哈小跑来到他步舆一旁跪下叩首,这样的举动让朱高煦心里升起了不好的预感。

“六军都督府传来消息,西宁侯宋晟十日前薨逝,享寿六十九。”

“此外,六部也传来消息,前户部尚书郁新两日前薨逝,享寿命六十五……”

亦失哈气喘吁吁的声音不断在朱高煦脑中回响,他与宋晟并没有过交集,记忆中也不记得宋晟活了多长,因此他还想着等日后西征时让宋晟大放光彩。

只是没想到,宋晟连这么几年都等不了,便先一步走了。

至于郁新,对于他能活到现在,朱高煦已经十分高兴了,毕竟他记得郁新在永乐朝没活几年便卒于任上了。

算起来,郁新提前两年致仕的结果,便是比历史上多活了四五年。

“辍朝三日,赐给葬祭,追封宋晟为宁国公,西宁侯爵由其子宋瑄承袭,谥号武襄。”“郁新劳苦功高,赐其子正三品文散阶,世袭降阶,谥号文忠。”

沉默良久,朱高煦将自己的安排给说了出来。

亦失哈没有言语回应,而是顿首再三后起身。

经历了徐皇后的事情之后,似乎许多人的生死都只能让朱高煦感觉胸口沉闷,却是难以感受到那种鼻头一酸的滋味了。

其实他早就做好了老臣渐渐去世的准备,所以他才会这么频繁的在西南发动战事。

现如今的北边将领中,年纪最大的也不过就是五十岁的平安,其它基本都是四十几、三十几的存在。

相较于北边,南边就差了许多。

顾成已经八十一岁,何福与瞿能则是六十七八,李景隆五十一,沐春四十八……

稍微年轻的,就是傅让、王瑄、张辅、孟瑛、张纯他们这群三十多的了。

想到这里,朱高煦都不得不佩服顾成、何福、瞿能他们三个。

这样的年纪,居然还能再战场上大杀四方,如果提前两年闲置休息,估计都能活到八九十。

想到这里,朱高煦啧啧几声,顺带着已经准备要着手布置南方了。

“沐春有儿子没?”

朱高煦突然想起历史上三十六岁无子而逝的沐春,不由好奇询问。

“黔国公老年得子,如今有两男一女三个孩子在膝下,长子沐毅九岁,次子沐徽五岁,女儿唤红娘。”

“嗯……”听到亦失哈的话,朱高煦颔首道:

“沐毅是沐春常年带在身边,还是留在昆明家中?”

几次交流,朱高煦也大概知道沐春是什么样的人了,他和他父亲一样,十分忠正,不像他那几个兄弟一样,各自有自己的小九九。

沐春之所以能和沐英一样,很大原因是沐英一直把沐春带在身边,而沐晟几人则是交给女眷们养大。

沐氏坐镇云南,如果能多出几个像沐英、沐春这样的人,那会减少朝廷很多心力。

历史上如果坐镇云南的是沐春,朱棣也不会耗费心力的去制衡云南内部情况。

沐春可以做到开辟耕地三十万亩,一亩不留的都发给百姓,但沐晟不会。

沐家侵吞耕地,就是从沐晟开始的。

“五岁以前由女眷养大,后来黔国公自己亲自带了两年,现在好像因为广西的事情,又要放回家中给女眷照顾了。”

亦失哈将自己掌握到的事情全部告诉朱高煦,朱高煦听后颔首道:

“这样吧,你传我的教令,就说我想把沐毅、沐徽养在身边,给皇孙作陪,你问问沐春愿不愿意,如果愿意的话就带来,不愿意的话就算了。”

朱高煦想把沐毅和沐徽养好,这样会方便大明日后更进一步的实控中南半岛。

不过这件事情具体能不能成,还是得看看沐春本人愿不愿意。

以朱高煦对他的了解,他应该会有些难受,但不会抗拒朝廷的安排。

“行了,起驾回春和殿,另外把皇孙们都召集到春和殿。”

“是……”亦失哈有些愣神,他记得朱高煦除了比较关心朱瞻壑和朱瞻圻外,其它幼子是很少关心的,主要是没有那么多精力。

甚至可以说,就连朱瞻壑和朱瞻圻,朱高煦也关心不是很多。

如今朱高煦突然召集所有皇孙,这让亦失哈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应下后,很快便吩咐人去办事。

一时间,宫内外的东宫皇孙们都得了消息,纷纷往春和殿赶去。

这其中,自然属在外游荡的朱瞻壑、朱瞻圻最为紧张。

十一岁的朱瞻壑和七岁的朱瞻圻在回宫的马车上连忙拿出书籍来翻看,只觉得是自家父亲要考校自己,临时抱起了佛脚来。

不过等他们赶到春和殿,殿内的情况立马让他们愣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