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瘈狗噬人(第2/3页)

“想要达到日行七百里,载人五六百,最少需要十年时间。”

“不过铁路的勘察和铺设倒是可以提前进行,尤其是两京铁路。”

朱高煦可不会等着蒸汽机车可以运行了再铺设铁路,现在开始做准备的话,两京铁路估计也就七八年就能铺设好,等蒸汽机车出来,估计两京铁路都能延伸进入东北,或者向西北进发了。

“这件事你自己看着办吧,我这次去北京,主要就是找地方弄我的行宫。”

“等行宫差不多,你也就即位吧……”

朱棣忐忑说着这句话,不过这次朱高煦没有再拒绝,而是点了点头:“儿臣领旨……”

朱高煦已经没有了拒绝的理由,朱棣的行宫最起码需要两三年时间才能修建好,两三年时间足够朱高煦收拾江西和浙江。

同时,广西和云南的改土归流也应该进行差不多了,剩下的就只有湖广和福建、广东需要推行新政。

以三省不足千万的人口,完全可以一次性将新政推行彻底,而且大明洋贸易也步入正轨,朝廷的财政也将大大宽裕。

“行了,元宵过后我就北上了,你回你的春和殿吧。”

朱棣捋了捋大胡子,朱高煦见状也有些郁闷,他以为朱棣叫他来乾清宫会有很多话要说,却不想就这几句话。

“那儿臣告退……”

春和殿事情确实多,加上筹建铁路需要做很多前期准备,所以朱高煦确实没有太多心思逗留乾清宫。

不多时,他便乘坐步舆离开了乾清宫,并让亦失哈召郭资、黄福、金忠三人前往春和殿。

由于文华殿距离东宫比乾清宫更近,因此当朱高煦下步舆走入春和殿的时候,郭资、黄福、金忠三人已经在殿内等候。

“殿下千岁……”

“赐座!”

见朱高煦走入殿内,三人躬身作揖,朱高煦也回应一声赐座,而后脱下身上的狐裘大衣,走向自己的位置坐下。

待他坐下,三人也才先后入座。

“召你们前来,主要就是和你们讨论一些事情。”

“太学的蒸汽机车,你们昨日应该已经与亦失哈去看过了吧,有何感想?”三人分别掌管户部、工部、兵部,与朱高煦所需的钱、人、兵马都有关系,因此他们三人昨日看完火车后,经过亦失哈稍微提点,心里早就有了猜测。

“殿下是准备,提前铺设铁路?”

黄福作揖询问,朱高煦颔首道:“朝廷要迁都,但并非说皇帝就要定在一处地方不能行动,两京铁路可以将南方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北方,重要性不言而喻。”

“倘若七八年后火车可以日行六七百里,那从南京前往北京也不过三日时间罢了。”

“铺设铁路需要勘察地形,还要囤积铁料,制造铁轨,并且还要派兵保护,因此我才召你们前来。”

话音落下,朱高煦对黄福道:“国朝官营铁场,每年产铁几何,能囤多少?”

“约五万七千吨,若是不铸造火炮,每年可囤两万吨。”

黄福不假思索的回应,朱高煦闻言算了算两京铁路大概需要的铁料。

两京铁路从北京与通州之间作为起点,以长江北部的江浦为终点,其它的与后世清朝的“津浦铁路”路线差不多,全程约一千七百里。

以每里需要九十吨铁料来算,这条铁路最少需要十五万三千吨铁料,是大明朝两年半还多的总产,每年囤两万吨,最少需要七年半。

这么算下来,只要不生产军工,那似乎七年半就能修建好这条铁路。

但对于朱高煦来说,这条铁路只是开始,加上蒸汽机的抽水功能已经能满足矿场的需求,因此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煤炭、铁矿的扩大生产。

“工部和都督府商量,将蒸汽抽水机拿去矿场实验,看看它能让矿场效率提升多少。”

“除此之外,北直隶、山西、河南、山东、南直隶等地的煤矿、铁矿和火药场扩大生产,要保证每年最少增加一万吨铁料的产能。”

朱高煦只是说出个大概,黄福便皱眉道:“若是如此,起码要再招募两万工人,每年开支不会少于三十万贯,户部那边……”

黄福一开口,郭资便尴尬起身作揖道:“殿下,虽说下东洋舰队返回,可黄金不能流通市场,东洲货物则是没有太多市场,这次获利的也不过二百八十余万贯。”

“臣昨日返回府中便算了铁路的造价,每里约三千四百贯,若是按照两京一千七百里路算,起码六百三十万贯。”

“若是再算上扩大铁料募工的工价,即便按照七年竣工来看,朝廷七年间也需要投入近一千四百万贯,每年不低于二百万贯。”

“以户部当下情况,着实难以负担……”

郭资说出困境,朱高煦却道:“户部增加的大头,主要就是工价和铁料价格,虽然投入七百余万贯,但七年后朝廷产铁能达到十二万吨。”

“届时,我便不会再继续扩大产能,这点你们可以放心。”

朱高煦给出保证,十二万吨铁料的产能,已经足够大明应付日后的铁路建设了,至少在他有生之年足够。

话音落下,他又看向兵部尚书金忠:“两京铁路一千七百里,按照每里设一小旗,起码需要一万七千人才能保证铁路安全。”

“这一万七千人你可以慢慢招募,哪里先铺设铁路,哪里就设置岗哨,同时还要配马匹给他们夜间巡视。”

“臣领教令!”金忠倒没那么多话,兵部本来没有指挥权,只有调兵权。

自从节制天下兵马司后,兵部手中便有近二十万守城兵马司,现在增加一万七千铁道兵倒也没什么,反正不用他出钱。

“殿下,这些兵马军饷……”

郭资小心询问,朱高煦揉揉眉心:“按照十五贯发放。”

郭资一听,便知道又是二三十万贯的支出,心里不免觉得大明朝的户部尚书真是难当。

“你回去算好后,将朝廷的开支收入在正旦前交给我阅览,同时工部派人前往太学学习铁路知识,明年三月开始勘察选址,我会把路线告诉你们。”

“等铁路勘察差不多,届时再讨论动工的事情。”

朱高煦话音落下,便示意三人可以离开了。

三人见状,只能硬着头皮作揖离开,而户部的文册也没有让朱高煦等太久。

赶在除夕前,郭资将朝廷的开支、收入、库存,以及《黄册》、《鱼鳞图册》都交到了朱高煦的案头。

【是岁天下口数七千五百七十二万六千四百二十七,田亩六亿六千四百二十五万七千三百一十六亩七分】

【是岁田赋五千二百五十四万六千七百石余七十二斤五两三钱,金银矿课及商税、关税、杂项折色后共入八百七十六万九千二百四十七贯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