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北上之旅(第2/3页)

按照这种速度前往北京,估计他屁股都得颠成好几瓣。

“好了,去和你娘吃饭吧。”

朱高煦见朱瞻壑那表情,立马便笑着放下朱笔,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跟上。

朱瞻壑才十五岁,虽然不如朱高煦高大,却也有了五尺七寸的高度,高出成年男子半个头左右。

瞧着长大的他,朱高煦有些感叹,不过却是在感叹自己没有怎么陪伴过朱瞻壑。

好在郭琰教育没问题,朱瞻壑没有长歪,不然他恐怕会为继承人的事情头痛很长时间。

带着朱瞻壑前往前寝宫用膳后,朱高煦又返回了春和殿处理奏疏。

很快,深夜来临,朱瞻壑与朱瞻圻他们出去游除夕了,而朱高煦则是站在东宫门口,看着外面热闹的景象,算是找回了几分曾经的南京城。

新政推行后,从除夕到正月十六都不存在宵禁,这半个月便是大明百姓能享受夜生活的日子。

看似不近人情,但却是为了保护百姓。

这些年,随着兵马司的设立,以及采生折割的罪刑加重,买卖同罪、乡镇流吏等等政策下发,拐卖现象越来越少。

对于没有子嗣的一些乡村耆老,村中的里长与粮长都会劝阻,让他们从养济院接孩子来养,而不是去买旁人的小孩。

虽说这种话说服不了所有人,但拐卖现象越来越少总归是好现象。

站在东宫看了一眼外面绽放的烟花,朱高煦便转身回了春和殿继续批阅奏疏。

时间一点点过去,半个月的夜生活也宣告了结束。

正月十六,朱高煦带着全家人登上紫金山,来到了明孝陵的明楼之中。

安排妃嫔子嗣们叩拜作揖后,朱高煦便让他们都走了出去。

在他们走后,亦失哈拿出了一幅画卷,在朱高煦面前缓缓摊开。

与明楼高挂的朱元璋画像不同,这幅画像是用铅笔所画的素描,并且还原了朱元璋八成的相貌和气质。

在拿下南京后不久,朱高煦便让宫廷画师前往医院学习解剖,了解了光影和人体后,又将太学研制出的铅笔下发给他们,最终绘出了这幅有朱元璋八成相貌和气质的素描画像。

这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要开创的就是油画。

朱高煦需要的大明,不仅是一个从科技和军事、经济碾压全球的大明,还是一个从文化和艺术上碾压全球的大明。

绘画是其中一种,接下来还有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建筑、雕塑、书法等等……

“爷爷,孙儿干的不比你那皇长孙差吧?”瞧着手中素描,朱高煦颇为自豪。

见过朱元璋的人越来越少,即便是曾经研究素描的那群宫廷画师也只剩下十几个人见过朱元璋。

在他们去世前,朱高煦得留下足够多的洪武群臣画像才行。

除了朱元璋的素描画像,就连徐达、常遇春、朱文正、李文忠、冯胜、沐英、傅友德、邓愈等人的素描画像都有。

朱高煦准备把这些画像发给他们的子嗣,另外派宫廷画师也为永乐诸将素描绘画。

有了素描,后人也就知道他们这群人长什么样子了,想要复原也简单许多。

收起素描画像,朱高煦遣散了亦失哈,自己盘腿坐在蒲团上,看着老朱的画像,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他兴许在回忆老朱,而暮年的老朱给朱高煦的感觉就好像是一头昏昏欲睡的巨龙。

以为他睡着了,可他睡眼朦胧时依旧可以杀人。

他的气势没有年轻时凶戾,可杀气却没有半分收敛,就好像藏在刀鞘里的刀刃。

曾经朱高煦也害怕老朱,只是到了现在,他似乎不害怕老朱了。

就他做的这些功绩,除了把朱允炆逼死会让老朱暴跳如雷,其它任何一条都足够老朱骄傲。

想到这里,朱高煦缓缓起身,点燃三炷香插在了香炉上,诚心跪拜的同时心中默想。

“爷爷,永乐只是开始,大明朝正值青年,如日方升,待我坐上那大位置,大明朝会更为昌隆,日月所照,皆为汉家臣妾……”

缓缓起身,朱高煦走出了明楼,明楼内画像也被风吹动摇晃,好似回应。

走下紫金山,朱高煦他们没有过多停留的时间,而是乘坐金辂直接前往了江东门。

在肇州左右二卫的护送下,朱高煦的金辂被人拉上了马船。

期间他走下金辂,站在甲板上,看着南京城渐渐变小了起来。

这是他第二次离开南京城,相比较上次离开时,励志证明自己的想法,现在的他除了遗憾自己正直壮年却要被困在宫廷,再无任何遗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望着远去的南京城,朱高煦不知不觉念出了杨慎的这首词。

站在他身后的朱瞻壑等人见他突然念出一首词,不由得愣了愣。

在他们印象里,自家父亲可没有展现过这种诗词天赋啊。

“爹,您还会写词?”

朱瞻壑好奇询问,朱高煦闻言本想说不是自己写的,可转念一想,自己改变了人世间那么多东西,诸如杨慎、唐寅、纳兰性德等明清及近代、后世诗人恐怕不会出现了。

这些人的诗词虽然不如杜甫、李白、辛弃疾等人,但若是消失,对于华夏文化也算不小的损失。

想到这里,朱高煦颔首道:“日后等你毕业从军,写首送你。”

“好!”听到自家父亲的话,朱瞻壑都感觉得到了激励。

站在甲板上,父子二人聊了许多,直到黄昏,舟船停靠扬州城时,父子二人才结束了话题。

他们下了舟船,带着朱瞻圻一起准备前往扬州四周农郊。

马匹被牵来,朱高煦见到了自己的老伙计赤驩。

“爹,赤驩真的是高皇帝送给您的啊?”

马的寿命在三十年左右,偶尔也有的能活到五十年,但不管怎么说,二十三岁的赤驩已经算是进入暮年。

望着它,朱高煦有些感叹:“是啊,高皇帝原本想着让我与它为大明征战,只可惜自我南下之后,它便再没上过战场,如今已经到了暮年……”

“唏律律!”

似乎对朱高煦说自己老了的话不满意,赤驩打了个响鼻,朱高煦见状也笑道:“好好,不老,你尚年轻,若有机会可以上战场厮杀。”

说着,朱高煦回头看向朱瞻壑:“你若是毕业要上战场,我便把赤驩交给你,由你带他上战场。”

“好!”听到这话,朱瞻壑双眼放光,伸出手就想要摸赤驩,却被赤驩歪头躲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