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人在囧途(第2/3页)

老农作揖回礼,朱高煦也轻笑道:“没什么罪过的,回答我问题便是。”

“好好好……”老农笑着点头,连忙把自己身上的衣服穿好。

这个时代干活也会磨坏衣服,因此干活时赤膊上身十分正常,即便二月的山东还有些寒冷,但他们显然是刚刚干完活坐下休息的,身上还热腾腾的。

朱高煦也不急,瞧着他穿好衣服,这才见他说道:

“这红薯是好东西,原本我们不想要的,但衙门的吏员说这东西用来喂猪和吃都不错,所以去年就拿了一些来耕种。”

“去年没种好,但亩产也有四石多,而且它的藤也能吃,所以就先自己吃了试试,感觉味道还不错后,便不想着喂猪,平日里按照村吏教的做法来做红薯吃。”

老农说出红薯亩产,朱高煦略微点头,随后询问了他怎么耕种的,并教导他如何脱毒,最后才继续询问道:“如今收税明白吗,还会不会有以前的踢斛淋尖那一套?”

“现在没有了,其它村子也没听过,就是交粮的时候得给吏员拿点几斤粮食,说两声不容易。”

老农如实交代,也不怕得罪人,毕竟这是十里八乡都知道的事情。

至于十里八乡之外,那就太远了,他这辈子也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

“西边有活干,你们没去吗?”

朱高煦颔首继续询问,那老农闻言点头:“去,农忙之后就去。”

“工价知道是多少吗?”朱高煦询问,老农也继续点头:“十五文,不过介绍过去的,一般第一天工钱都得孝敬工地上的掌事们。”

“……”听到这话,朱高煦一点不意外,略皱眉头但还是冷静继续询问:

“这意思是,只要孝敬了掌事,就能在工地一直干下去?”

“那哪行啊……”老农反应有些大,摇头道:“交一日工钱,给你在那干一個月,过往工地都是这样的。”

“嗯,了解了,那老伯你们继续休息吧,我们也赶路了。”

大概了解了下面的猫腻后,朱高煦便作揖告别了这群老农,留下他们还在为那几十文争吵。

朱高煦带着亦失哈和朱瞻壑他们走回了官道上,朱瞻壑见远离了那群老农,这才不满道:

“爹,这群人在下面小偷小摸的,您不管吗?”

朱瞻壑毕竟才十六岁,还是少年人眼睛里容不得沙子,了解了这边的情况后,当下便爆发了。

朱高煦闻言瞥了一眼他,随后才继续道:“你敢保证换几个人,就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了?”

“不敢,但我觉得应该换,如果不给予惩罚,这种现象只会越来越多!”

朱瞻壑语气不卑不亢,坚持自己的想法,这倒是让朱高煦有些愕然。

他愣了愣,随后才继续道:“换容易,可换来的人,你确定不会被环境腐蚀,日后成为比当下这些人贪腐更厉害的人吗?”

“现在的这群人,起码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底线,而且还能做事。”

朱高煦觉得只要能做事,小贪小拿不算什么大事,毕竟整顿吏治有多困难,没有谁比他更清楚了。

洪武年间的吏治比现在还要腐败,他耗费十六年才整顿到了如今的程度。

再进一步不是没有可能,但太困难了……

“为什么能做事就能贪?”

朱瞻壑反问朱高煦:“只要能做事,那贪腐就能够容忍吗?”

“您说过一步退步步退,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那这个道理您应该比我更明白才对。”

朱瞻壑不理解,朱高煦闻言沉默片刻,最后叹了一口气:“等你五年军校读完,下放地方三年后,你就知道为什么我会容忍了。”

“这次北上,你跟到东昌就坐船回南京准备开学吧。”

抖动缰绳,朱高煦向前方继续前进,而亦失哈见状也在路过朱瞻壑身旁安慰道:“皇孙,您日后就明白殿下的用意了。”

“哥,我们走吧……”朱瞻圻没想到自家哥哥居然胆子那么大,居然敢和父亲对峙。

“走吧……”

朱瞻壑依旧保持着自己的心气,并不认为自己有错。

在他这个年纪,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邪永远不能胜正。

抖动马缰,他跟上了朱瞻壑的脚步,而相较于他,江淮便通了不少人情世故。

在朱瞻壑跟随朱高煦前往东昌府,并在抵达后折返回南京的时候,江淮已经乘船抵达了四川叙州,并骑马向着家中返回。

由于云贵川三省交接的乌蒙山并不太平,因此他特意备了长刀与骑弓箭矢。

作为九科甲等的存在,江淮在马术上完全能做到左右开弓,因此并不担心遇到劫匪。

为了运送物资进入云南改土归流,四川与云南的百姓在官府的征募下,修建了一条从叙州直通昆明府的官道。

这条官道并不宽,不过丈许,一侧是高山崖壁,一侧是奔腾的江河。

骑马在这种路上,时不时可以看到从高山崖壁掉落在路上的碎石。

对于这些碎石,江淮并没有忽视,而是确认了安全后,将石块全部投入了江水中。

遇到数百斤的石块,他则是等待后方行人,劝说后一起将石块清理。

正因如此举动,当他来到乌蒙府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知道一个二十出头,面容白净清秀,身材高挑的绯袍少年人骑马在往乌蒙府赶来。

路上遇到商队,也有人与江淮边赶路边交谈。

不过着急回家的江淮往往与对方聊一会,便会策马往昆明府赶去。

从南京城至西江镇有三千里水路,二千里陆路,远比从南京前往北京更遥远。

不过由于江淮除夕夜前便出发,因此当朱瞻壑南下返回京城的时候,江淮已经抵达昆明府了。

对于从小在滇西生长的江淮来说,这个季节的云南并不热,但架不住太阳毒辣。

在中学就读五年,他知道云南位于高原之上,紫外线强烈,因此他早早准备了斗笠,戴着斗笠背负腰刀弓箭,在昆明府简单报名了八月的乡试后,便火急火燎的朝着西江镇赶去。

只可惜,云南的改土归流比江淮想的还要激烈,报名后往西江赶去的江淮还没走出昆明府的范围,便被人拦住了去路。

“前方不能通行!”

“吁……”

江淮的回家之路,被路上明军的路卡给拦下了,他勒缰下马,对设卡的兵卒作揖道:

“军士,在下是陇川治下西江镇生员江淮,特意回家一趟,请军士通个方便。”

作揖之后,江淮从马鞍旁的皮包里掏出半贯钱递了过去,那百户官闻言也接过了江淮的路引与半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