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父强子壮(第2/3页)

下面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变卖二十二万台织机给机工,回笼二千多万贯资金,然后推进蒸汽纺织机。

原本使用人口租借织机的模式,主要是织工拿大头,织造局拿小头。

可如果把织机贩卖出去,那织造局和机工就没有任何关系了,机工自己生产自己贩卖,而织造局则是专心推进机器织造的布匹。

在市场份额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织造局生产出来的布匹自然会让原本供应饱和的市场弄得供过于求,市场上的布匹价格就会下降。

这原本没有什么问题,但问题是原材料这块。

在生产规模扩大后,原材料产出却没有扩大,所以成本会变得更高,纺织利润就会下降,市场进入价格战的局面。

这种情况下,织造局可以依靠朝廷来撑过这段时间,但小门小户恐怕就得面临家破人亡的结局了。

朱高煦迟迟不推动蒸汽机进入纺织业,主要就是担心明面上和暗地里那数十近百万的机工家庭。

在没有新行业可以容纳他们的情况下,贸然更变一个已经稳定的行业,无疑会造成许多人的失业,这是朱高煦需要考虑的问题。

要推广蒸汽机进入纺织业,必须先给机工们创造出一个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才行。

下面提出的建议,完全只将目光放到了利益上,从而忽视了人的问题。

“这件事情,暂时留中搁置,等什么时候问题能解决了,再讨论这件事情。”

朱高煦没有明说,但徐硕十分清楚。

织造局若是进行改革,那日后肯定能给朝廷带来上千万贯的利润,而不是当下的四百万贯。

可这样的改革,无疑只能解决一小部分人的工作问题,而大部分人将会成为无业游民,毕竟大部分机工都是居住在城中,没有属于自己的田地。

农民丢失了力夫的工作还能回家种地,机工丢失了工作,那可就只有转行了。

百万机工若是要转行,又有哪个行业能长久的容纳他们呢?

自蒸汽机发明的十余年间,太学八千多人共同努力下,也不过才将冶金、煤炭、机器、交通稍微扩大了一些就业岗位,这些行业的工人数量加起来也不过才二百余万罢了。

要是纺织改革,突然多出上百万织工,这就业问题可就大条了。

晚明一个百万槽工衣食所系就让几代皇帝不敢推动海运,更别提百万江南织工了。

这般想着,朱高煦突然觉得如坐针毡,不由得起身对亦失哈交代:“走,去太学看看。”

他一声令下,亦失哈便开始准备起前往太学的车舆。

在他走出偏殿的时候,武英殿内的殿阁大学士们纷纷起身作揖,目送他离去后才收回了目光。

王回、杨荣等人将目光投向了跟随朱高煦走出的徐硕,显然他们都很上心蒸汽机进入纺织业的事情。

在新政派的强压下,江东、浙西、江西等地区的旧臣为了自保只能抱团。

除了他们,地方上一些传统的官员也加入了他们,他们的观点很简单,那就是保守的改变大明。说的再清楚些,那就是在不损害他们利益的情况下改变大明。

他们手中的行业,主要就是土地、传统纺织、牙行、河运等行业。

相比较他们,新政派主要就是冶金、土地、织造局、交通运输等行业。

两者之间能产生矛盾的点就两个,一个是土地,一个是纺织。

新政派将保守派称呼为顽固派,保守派则是称呼新政派为北党。

从称呼来看,双方就在思路上有所不同。

新政派只称派别,而保守的江南儒生派则是依旧采用“君子不结党”的理念来攻击新政派。

又因新政派以北人为主,所以称呼他们为北党,暗指北人结党营私。

这次的蒸汽机进入织造局提议,主要是由新政派提出,原因也很简单。

织造局由新政派掌控,如果织造局每年利润翻两番,那无疑能给新政派带来巨大的政治资本,而不少人也能从中获得利益。

相比较下,以民间大机户支持为主的保守派并不愿意蒸汽机进入纺织行业。

太学的蒸汽纺织机效率他们是知道的,一旦这玩意推广,那大机户一定会消亡在历史中,因为朝廷绝对不可能把蒸汽机交给民营商人,至少现阶段不可能。

“陛下说了,留中不发。”

徐硕走回位置上,平淡的交代出了朱高煦的意思,闻言的王回当即皱眉道:

“朝廷财政紧张,现在全靠寅吃卯粮,织造局改革能给朝廷在几年后带来长久的巨大利益,为何拒绝?”

“荒谬!”杨荣嗤笑:“若是织造局改革,那百万织工如何生活?”

“朝廷有了钱,自然能给他们安排更好的去处!”王回不假思索的回怼杨荣。

他好歹也在四川担任过知县,自然知道有钱办事和没钱办事的区别。

如果有足够的钱办事,那即便没有岗位也能创造岗位,即便日子不如以前做织工时,却也绝对不会饿死。

只要撑住,那等到太学研究出新兴产业,届时再将这群人安排进入新产业就足够。

况且大明每年新增二百余万人口,这二百余万人口每年起码要用一百万匹布。

只要坚持个几年,这些织工自然也能慢慢加入到朝廷的织造局中工作。

至于这几年间织工所遭遇的困难,这些在王回眼里都是值得的,改革与转型注定代表了阵痛。

他起码还愿意把织造局放在江南,若是换做新政派的其它人坐在自己这个位置,那估计织造局不是被安排在四川就是湖广。

这群老蛮子不懂装懂,一群老顽固懂个屁的改革!

“徐学士,你觉得织造局改革如何?”

王回质问自己昔年竹马兄弟,徐硕却表情微变,沉吟过后才回答道:

“还是等太学有新的研究再讨论比较好,稳妥为重……”

“呵……”听到这话,王回十分不屑,他可不认为大明朝还有慢慢来的时间。

每年几百万贯的负支出压在头上,如果不提前改革,那到时候还不是要发国债来用百姓的银子支撑?

与近千万储户相比,百万织工又算得了什么?

“银行现在的储蓄数量是多少?”王回侧目询问自己身旁的两名从六品官员,其中一人闻言作揖道:

“按照几日前户部发来的文册,约八百二十余万储户,储蓄九千七百二十二万余贯。”

王回闻言没有答话,只是目光挑衅的扫视了一眼众人,那目光似乎在说“现在不改革,日后你们就慢慢糟蹋百姓的储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