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回到衙署,一路迎着衙内属下们的同情慰绩目光,以及想安慰却又怕勾动他为人父的伤怀,不知如何言语,只能选择沉默揖礼后轻脚离开,欲给中年失子的府台大人一个安静允悲的环境,然后整个衙署静悄悄,连狱所那边日常审犯人的仗刑都省了,就怕喧闹嘈杂的响动,会引得府台大人心生郁怒,坏了本就不好的心情。

崔府白事,衙署这边由府经历董成功,和新府知事刘明俊作代表,二人吊唁后,先一步脚的回了州府这边,崔闾不在的这几日,诸事便压在了他二人头上,属实是半刻离不得岗。

崔闾抓大放小,很多事情他开个头,把着总体方向,具体执行就全交由下面人去做了,与当年严修的治府方式,属两个极端,如此一来,就把下面人忙嗨了,一边感动着上司的信任,一边承受着忙不能归家的重负。

痛并快乐着吧!

两人大概都没能料府台大人竟然这么快就回来了,常理来说,失子之痛没有个十天半月不能好,有更加受不得的,可能都得躺个把月,崔闾一副面容平静中,带着沉冷严肃气势的从门外进来,叫匆匆赶来的二人俱都心中忐忑,有猜大人可能要派人往和州去了。

崔二公子的遭遇,由跟队的商贾透露,目下在城中已经传开,孙氏不懂政治,但她有属于女人的危机感,在与公爹来往的信里,猜出了丈夫倒戈求官之事,有可能会连累到家里,于是,在回返的路途里,将由毕衡主导,诱哄西北长廊线上盐商来购盐之事,和盘托出,将丈夫是其投放出去的一颗棋子,却惨遭西北都统黄飞鹏将计就计,而毕衡并无能力能力挽狂澜,最终导致计策失败,倾销盐计也遭夭折之事,原原本本道出。

她看不出毕衡在官场上的考量,但作为从小受家学熏陶,对生意事上的了解,孙氏一将前后事宜串联上后,与同往的商贾们一样的,对毕衡此次失败的计划,给予了本质上的评判。

就是想以小搏大,空手套白狼,然后叫狼回头狠咬了一口。

生意人,能空手套的,那绝对是高手,但没有那个能力硬要套的,就只能说是没有自知知明了,毕衡是官,但他于生意事上,显然格局不够,在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上,他犯了最基本的原则性错误,这一趟跟下来的商贾们,虽面上不说,但谁心里都烦闷。

在赚钱事上,当官的,显然没几个通的,或者本质上,他就瞧不起商,老老实实的到一地,按着当地的规矩,该拜访拜访,该交地头费交地头费,或许利薄,但绝对不会有被人一口咬没了血的后果,他把生意当政治玩,结果还想不讲武德,跟本地官商硬掰腕子,这不是扯么?

规矩懂不懂?出事简直是必然。

孙氏跟队出发前,自家公爹为安小夫妻俩的心,是说了此趟只要照着计划执行,路上即便有刁难,也不会有性命之危,官场的处事之道,讲究见面三分情,只要毕衡把规矩做足了,行事完全照着那边生意场上的章程来,凭他们派去押队的招安悍匪身上的气势,哪个敢动?

只要毕衡拿住了身份,占住了理,便是他搞薄利多销,与当地商贾也是良性竞争,打到朝廷上去,他也没有以官欺商的嫌疑,皇帝本就站在他们这边,届时拉个偏架,本地官商也只能干瞪眼的,等他过完这一道商路。

呵,这么好的局,方方面面,连朝廷上可能会有的参本,崔闾都帮他疏理好了,结果呢?一把王炸,打成了狗屎局,陷了老二的腿不说,还差点把火引到他身上来。

前次孙氏来信时,崔闾一个人在书房已经默默忍了一回气,那西北将军黄飞鹏的将计就计,一举打掉了他派去护卫老二两口子,以及盐队的雇佣兵,虽说都是一些待罪之身,那也不能真当草芥使用,还是要给人望见翻身洗白的可能的,否则就驻船所和外部海岛上的那些人,他下次还怎么用?都是当年九家门里挑出来,能往船上放来当海匪的好手,走一趟下来若能洗心革面,他是准备留着放回船上,当练兵教头使唤的。

都死了,连同他自己宅里的部曲,都死的只剩下了四五个回返的,那跟着一起去搭救老二的十来个人,尸体都还在沙海里沉着呢!

吴方死前,都还在念叨着那些兄弟,说答应了要把他们领回家。

毕衡的骚操作是因,老二自己要往死路上走是果,崔闾不好把儿子造的孽乱按到别人身上,但毕衡在其中起的推动作用,也无法推脱。

他这次,是真的把崔闾惹恼了,也弄心寒了。

孙氏能把实情说给江州商贾听,以江州商贾的立场,或者再加上偏心吧,他们肯定是信本地府台大人的立身正确的,可其他地方呢?和州那边呢?朝廷京畿呢?

他们只会从崔二公子的行事上,来推及崔闾这个当父亲的为人的,毕竟有着子不孝父之过的言语在,对于一个手握如此重要州府的官员来讲,足可以长篇大论的来讨一讨,他于此位置上的资格问题了。

别人正愁没有下他职革他官的点呢!有崔二公子这个漏,换别人可能大事化小,换成江州崔闾,呵呵,都恨不能无中生有,更何况小节变大过,简直跟雪中送炭一样的及时。

所以,毕衡简直成了他们那些人的助攻了,怪不得连皇帝这次也熄了火,还拉偏架?这架直接恨不能当成没有,便是朝上有人提,皇帝也敏锐的一个茬也没接,全当了自己是个耽于享乐的昏君,每日沉浸在江州送上来的大笔珍宝堆里。

然后,朝上诸人,又对江州生出了一股有钱能使鬼推磨之感,这补漏的速度,着实快过某人出纰漏的速度。

毕衡这什么好命,居然摊上个这么厉害的队友!

等崔家老二在和州一出事,那放在和州埋了多年的眼线就传了消息回京,朝上诸人大乐,跟过年一样的发动手下的御使准备参本。

通寇、资敌、卖国,一本本的准备上,誓要干场大的,把江州府换成自己人。

皇帝自然也有信报,也不是别人,毕衡的政治觉悟也有,他暂时也没空来与崔闾交待什么前因后果,全神紧绷着京里的动静,怕江州这个钱袋子真叫朝中大佬给掘了,跟皇帝互通有无,责任当然不可能在他,全怪崔老二行事乖戾,在不涉及崔闾的情况下,他全把崔老二当成了一只锅扣。

然后,皇帝一边八百里加急的往江州送信,一边以病罢朝休了两天,等他再收到江州消息时,崔闾已经给自家儿子办完了丧仪,棺都落土埋了。

你说沙匪手里的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