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专家
与王记者同来的摄影师在旁边做好了准备, 罗裳示意可以开始采访了,他马上进入工作状态,随时准备抓拍一些照片。
“罗大夫, 我了解过,八院在六月份遣散了六名中医,你也是这一次被遣散的。我想问问, 你对此事是否曾有过不满的情绪?”
说到这里, 王记者面上浮出几分歉意, 客气地跟罗裳解释:“我们在采访之前,曾小范围地进行过社会调查。我今天问的问题都是调查中群众感兴趣的话题。接下来采访的主题主要也是围绕着这些内容展开。”
罗裳一只手臂倚在扶手上,和气地笑了下, 说:“没事, 之前沟通时,联系人说过, 我谈一谈也没什么。”
“关于离开八院的事,是因为院方决定裁减中医编制, 不是针对我一个人做出的决定,而是医院在发展上的一个决策。当然, 我个人对这些轻视中医的做法不是很认同, 但也谈不上满意不满意。”
罗裳说得虽含蓄,并没有说对八院不满, 但她也没否认, 她并不认同打压中医的这些政策。
“我本人是全科中医,只要有针有药,一个人就可以撑起一个诊所, 并不需要什么高精尖的医疗器械来做辅助,所以离开八院于我而言, 没什么影响。”
“如果非要说有影响的话,那也是正面的。你也看到了,我现在这样也不错。”
王记者笑了下,道:“那确实,如果你现在还在八院,肯定不如现在发展的好。”
他这话说得隐晦,心里却清楚,罗裳离开八院,那可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啊。
现在八院在市内各大医院中的地位已在隐隐下滑,高副院长被捕以后,很多知情人都不愿意去八院看病了。
这样的医院,罗裳能早点离开,绝对是好事。
王记得紧接着问起了下一个问题:“罗大夫,关于四院的专家小组,商报的汪记者问得不少了,他问过的我就不重复发问了。”
“我听说,那个专家小组的薪酬相对于普通大夫而言,是要高一些的。但仅就薪酬而言,对你来说应该没有什么吸引力。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你愿意进入该小组,并成为其中的骨干成员的?”
罗裳笑着反问道:“进入这种小组,有专家身份加持,不是很好吗?换别人也会愿意的,这是人之常情,我也不能免俗吧?”
王记者心知罗裳说的是实在话,能当上专家,有四院背书,换谁谁不愿意?
但他写稿子可不好这么写的,总得升华一下,这稿子才好过审。
“就没有别的原因?能谈谈吗?”王记者打算再努力一下。
罗裳看出他那点心思,笑了下,这才正色道:“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当初是四院的季常明大夫找上我,跟我谈到了这个专家小组。也是在跟他交谈的时候,我了解到了四院石院长的一些想法。”
“在整个筹备和小组成立运作的过程中,我感觉四院领导虽不是中医,但他们在医学上的某些理念是与我相符的。”
“这个小组也算是给我搭建了一个平台,让我能够和数位高水平的中医进行学术和实践方面的研讨,实现我在个人诊所难以实现的一些想法。”
“所以说,能进入这个小组,我觉得很荣幸。”
这些话其实都是罗裳的真实想法,她甚至想过,哪天四院领导如果换人了,不再重视这个小组,那她很可能会选择退出。
王记者这回高兴了,这么说稿子就好写了。
王记者又道:“有不少群众反应,希望你能给大家讲讲,普通人在医疗上的一些误区和要注意的事情。”
说到这个就简单了,能讲的太多,罗裳就挑了些比较典型的情况讲了讲。比如滥用补药、过劳、情志致病以及女性经带胎产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这个话题结束时,罗裳又简单说了下抗生素的潜在危害。
这时候普通人还没有认识到抗生素的副作用,很多人都觉得抗生素见效特别快,能退烧能消炎,比中医快多了。
王记者感觉这个抗生素的问题如果是真的,或许可以另外做一个专题,只是这个专题能不能通过上级审核,这就不好说了。
但他自己倒是记住了罗裳说的话,至少在给小孩使用链霉素和庆大素等药时要当点心,免得给让孩子变成失聪儿,从此毁了一生。
眼看着就剩十分钟了,王记者适时结束了正式采访,还告诉罗裳:“稿子写完了我会拿来给你看看,没问题再发出去。”
罗裳从善如流地道:“行,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某些话题不适合上报纸,那就不要发。”
“你能理解就太好了,有些话咱们私下聊聊没问题,要以报道形式写到日报上,那恐怕就不太合适了。”
聊了这么长时间,王记者能看得出来,罗裳是个能换位思考的人。
即使他见多了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也不得不承认,这年轻大夫不只是医术高超,还有自己的人格魅力,跟她在一起交谈时,你会觉得心里很舒服。
趁着还有点时间,王记者找了个理由,把摄影师遣了出去,这才跟罗裳说:“罗大夫,刚才我也说了,我这人知道的杂事比较多,有些事我就算不知道,也可以帮忙找人打听。”
“你有没有想打听的事?我要是知道,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该说的事我出去也不会跟人乱讲,我这人办事你放心。”王记者存了投桃报李的心思,态度自然很好。
罗裳其实也没有把破案的希望放在这个记者身上,但她知道以后的几十年里,像她和崔凤山这样的厉害中医有可能会引起某些利益集团的嫉恨。所以她要在近些年,尽力拓展自己的人脉和实力。免得有那么一天,碰到事了她却没有自保的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她现在就要广结善缘,王记者既然要主动示好,她自然不会推拒。
此时室内除了他们俩,没有其他人在,罗裳就小声问王记者:“关于兴源制药,以及该厂老总邹兴源,你了解多少?”
王记者怔了下,这人他还真认识。罗裳这是怀疑上此人了吧?
他不清楚罗裳怀疑这个人的依据是什么,他也不乱打听,更不去问罗裳为什么要查这个人,回忆了一下,就告诉她:“邹兴源四十出头,这人发迹时间不算长,也就是七八年的事。”
“我听说邹兴源以前在小煤窑给人干活,不知怎么着,被老板家中唯一的闺女看中了,就成了老板女婿,后来小煤窑被他接管,几年下来,确实赚了不少。”
罗裳也有点惊讶,这位原来还是位类似于赘婿似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