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生存
“哒哒哒……”机枪声很快就响了起来。
不需要张弛下命令,在车头掌握着轻机枪的小浙江已经把成片的子弹射向了暴露在灯光下日军。
田地里完全没有可供隐蔽或是藏身的地方,烂泥又使鬼子无法脱身,于是随着一道道激起的水花在日军身前身后飞溅,那群鬼子的身体也跟着枪声的节奏乱颤,枪声还没停,他们就已经凌乱的躺倒在田地的泥水里,原本漆黑浑浊的脏水霎时就被染成了红色。
这是张弛头一回在这么近的距离看到敌人血溅当场,他甚至看到一名受伤的鬼子被憋在脏水里拼命的挣扎,却因为伤势过重而无力探出头呼吸,于是就像临死前的落水狗似的抽搐下,再抽搐一下……过了好长时间才渐渐不动。
张弛本应该害怕,但不知道为什么,此时的他却异常冷静。
事后他才知道,其实在战场上很多人都有像他一样的经历……战斗开始前怕得要命,真打起来却是什么都忘了。
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人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会本能的保护自己并消除这些威胁,这时人的动作和思维往往依靠的是本能的条件反射,根本就没有时间或是多余的精力害怕。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像张弛一样的反应,也有些兵在战场上宁愿被枪毙也不愿面对这一切,这就是另一个极端了。
很幸运的是,张弛属于前者。
就在这时,黑暗中突然“哗”的一声,一名日军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潜到了坦克旁只有几米远的距离……这名日军很聪明,他是沿着灯光的边缘处压低身姿朝坦克潜行,甚至就连战友一队队的被射杀在田地里他也不闻不问,直到靠近坦克时才突然冒起身来拉燃了怀里的集束手榴弹朝坦克冲来。
“砰!”张弛手中的步枪响了。
也许是距离近,子弹十分精准的命中这名日军的大腿,只见这名日军一个跟头就栽倒在地上,在发出最后一声绝望的尖叫之后集束手榴弹就在他怀里炸了开来。
事后看小浙江就好奇的问着张弛:“排长为什么打的是脚而不是鬼子的头?”
“排长是想让鬼子被自己的手榴弹炸死吧!”同乡人插嘴道。
张弛苦笑着摇了摇头,他虽然也恨日本人,但是还不至于在战场上拿敌人的命或是自己的命开玩笑。
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那名鬼子的冲势很猛很快,距离坦克又近,这时候打任何一个部位就算是命中头部,他的身体也会因为惯性带着炸药包冲到坦克旁。
就像之前所说的,谢尔曼坦克可是有名的“一打就着,每打必着”,张弛可不想这下场。
但如果打腿部就不一样了,上半身拥有往前冲的惯性,而下半身却由于中弹突然停住,其结果就会使鬼子栽倒在地。更重要的还是,这样停下来鬼子的身体还会压在集束手榴弹上变成一道“人肉保护层”,于是这集束手榴弹能对坦克的伤害就被减到了最小。
果然,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之后,刚刚来得及缩回脑袋的张弛只觉得坦克剧烈的晃动了一下,等了一会儿没看到火光……于是张弛悬着的一颗心也就放了下来。
战斗还在继续,不甘失败的鬼子依旧前仆后继的从各个方向朝村庄涌来,但流氓和同乡人很快就指挥着他们的坦克补上了其余方向的缺口……这还得归功于田地的烂泥阻滞了日军的行动速度,否则这会儿远征军战士们的坦克只怕早已成为一团团火球了。
原田雄太捂着自己受伤的手臂……那是在连环爆炸时被一个弹片炸伤的,若不是一名部下用身体保护着他,他只怕早就完了。
“这果然是英国人布下的陷阱!”原田雄太骂道:“这些混蛋,怎么舍得用这么多装备布下陷阱!”
不过想想原田雄太又觉得自己可笑,也正因为不相信英国人会丢下这么多装备,自己才会上当的不是?!
当然,这时的原田雄太还不知道在村庄里开着坦克给他们造成大量伤亡的是中国人而不是英国人。而这一切其实并不是英国人的陷阱,它只不过是一群中国士兵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做出的无奈之举罢了。
原田雄太咬牙切齿的看着这一切,看着他的士兵一队队的上去,又一队队的被打倒。无奈之下,他只能下了命令:“撤退!”
“少佐阁下……”
“撤退!”原田雄太歇斯底里的重复着自己的命令,他很清楚,对于缺乏重装备的部队,这么打下去就只有一种情况可能赢,那就是等敌人的弹药耗尽。
但敌人可是坦克,谁也不知道那些坦克里装了多少弹药。也许,等敌人弹药耗尽的时候自己的部队也被打完了。
于是日军很快就退了下去,而且因为担心张弛等坦克部队乘胜追击,他们甚至还撤到了河的另一边。
霎时战场上就只剩下一团团火焰随风烈烈作响,火光下遍地是横七竖八的日军尸体……这一仗少说也消灭了三、四百名的鬼子。
而张弛等人在坦克里愣了老半天也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特困生才心有余悸的说了声:“鬼子退下去了!”
“鬼子退下去了!”
“鬼子退下去了!”
……
声音越来越大,接着很快就变成了欢呼。
他们的欢呼不是因为胜利,也不是因为打死了多少敌人,而仅仅只是因为保住了性命。
张弛则是连欢呼的力气都没有,一屁股坐在炮塔席上就只有喘气的份了。他希望日本人不要再发起另一轮的进攻,否则,他也许真要扯起白旗投降了。
欢呼声同时也传到了原田雄太的耳朵里,在中国战场上征战多年的他当然听得懂那些是中国话,不由张大个嘴巴半天也合不拢:“怎么回事?难道……那些是中国人?不可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