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屯田制
治安方面当然是交给粱建父子。
这方面基本不用张弛操心,这一方面是因为粱建组建的治安队发挥了作用,另一方面则是从拉包尔来的粮食成批成批的发放到百姓手中……有句话叫“穷山恶水出刁民”,百姓只有吃不饱饭快饿死了才会有非份之想,比如抢劫、偷窃,甚至杀人等,相当大一部份原因都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生活物资或是目前有但心里有种危机感,担心不久的将来就会饿肚子,于是才作奸犯科。
而当冲绳百姓们看到几艘一百多米长的油轮一次就运送了上万吨的粮食来,于是很快就放心了……对于此时的他们来说,能够吃饱肚子不至于饿死比什么都强,他们也就没有其它要求自然也不会冒着与治安队手中的枪对抗的危险去犯罪了,其实在这时候犯罪也就成了没必要的事。
基础建设……张弛就交给了史迪威。
是的,就是史迪威以及他所带领的第10集团军。
毕竟冲绳还是美国的嘛,美国的计划是将其打造成围困和封锁日本本土的前海空基地……既然这样,当然就要建设机场、港口,同时为了能够往冲绳运送和储备物资,自然又要修公路,铁路。
(注:冲绳原本就有铁路,只不过很短,只有50公里长,而且是60厘米宽的窄轨铁路,连接那霸、镰仓、立古以及那原町,还有两条支线分别从镰仓至嘉手纳及立古至糸满市,是日军建设起来运输农产品的)
只不过美军更关注的是军用设施,对于民用的机场和港口都没有多大的兴趣……这也是正常的,包括史迪威在内,脑袋里就只想着怎么封锁日本本土然后成功的从这个泥潭抽身而退。
于是张弛就找了个时间与史迪威聊到这个话题。
“将军!”张弛对史迪威说:“听说你对中国文化有相当的了解,不知道你是否知道屯田制?”
“屯田制?”史迪威显然并没有了解到这种深度。
“是的!”张弛回答:“那应该是中国两千多年前的事吧,汉武帝刘彻在遥远的河西设置酒泉、武威、张掖和敦煌四郡,但这时就出现一个问题……补给线太远了,你知道的,古代没有飞机、也没有汽车火车,运输完全靠人力或是马车,于是就出现运送一袋粮食可是在路上却需要吃掉几袋粮食的情况!”
“嗯哼!”史迪威听到这里就表现出了兴趣,毕竟这与军事有关,职业军人总是对军事有着莫名的敏感。
“那么这个皇帝……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史迪威问。
“这就是我要说的屯田制!”张弛说:“所谓的屯田制,就是让驻守在遥远边疆的士兵自己种田,种出来的粮食用作军粮。这样很快就不需要再往这些边疆运输粮食了,而且还进一步巩固了皇帝在这些地区的统治地位!”
“巩固了皇帝的统治地位?”闻言史迪威不由疑惑的望向张弛:“这两者有什么关系么?”
“当然有关系!”张弛回答:“士兵们在当地种田的同时也教会了当地人怎么种田,这使当地百姓的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百姓的生活变好了,于是自然就拥护汉朝皇帝的统治而不是其它皇帝,他们后来甚至与汉朝皇帝一起抵御外敌!”
“哦!”闻言史迪威不由恍然大悟。
想了想,史迪威就微微点头道:“张,你这是在告诉我……我们在冲绳也可以使用屯田制吧!”
“为什么不呢?”张弛说:“冲绳距离美国十分遥远,现在运送粮食虽然不需要靠马车,但在战争时期就算‘自由轮’也是稀缺资源。如果我们能发展经济、恢复生产,这不仅可以让他们自己养活自己省下我们的很多负担,还可以在他们心中建立中美联军的良好形像,两相对比之下,日本人的法西斯主义就更不得人心,日本从内部崩溃的可能性也越大……可以说是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
“是个好主意!”史迪威点头道:“可你们不是正在这样做了吗?”
史迪威指的是中国部队组织冲绳百姓开荒种地。
“不不……这还远远不够!”张弛回答:“冲绳的土地根本不足以养活这么多人!这个屯田制……在古代可以说是种田,在现代则更应该转为工业制造和创造劳动岗位不是吗?”
“你的意思是说……在冲绳岛投资设厂?”
“是的!”张弛说:“所以我才打算把位于东北的工厂搬到冲绳来,这样可以把那些无事可干的冲绳百姓利用起来,那可是好几十万人,他们可以通过劳动来养活自己。但问题就是……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需要运出去,卖给澳大利亚人、菲律宾人,甚至是美国人!”
“嗯!”史迪威是个美国人,当然知道张弛说的意义所在:“冲绳百姓当然不会要求太高的报酬,所以有人工成本是很低的,这会大幅降低产品成本……也就是说有很高的利润!”
“是的!”张弛说:“既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又可以创造高利润,又是一举两得!”
“我知道怎么做了!”史迪威赞赏的看了张弛一眼,说道:“张,想不到你不仅擅长打仗还擅长管理和发展经济!”
张弛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张弛知道,其实自己并不擅长什么发展经济,自己只不过有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照搬而已。
于是史迪威很快就下令大规模修复并改造在战斗中几乎已经被炸成废墟而无法使用的泊港和谢安港(注:那霸港作为军港,用于停舶军舰,而泊港和谢安港则作为民用港,可以停泊3000吨级的船泊。)
甚至史迪威还利用自己在美国的关系动员美国的资本家到冲绳来投资……这其实也可以算是互惠互利,只要能赚钱有投资前景,自然就能吸引到资本家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