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睡觉

接着炮弹就有一下没一下的炸到了森林中,偶尔甚至还有轰炸机朝这个方向投下炸弹……张弛千算万算,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遭到美军的轰炸。

所以战场这东西还真是瞬息万变,没有真正的打一场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好在这里并不是美军轰炸的主要目标,所以炮弹也不密集。

伤亡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一共有十五名士兵被炮弹炸死,三十一名士兵被炸伤。

好在事先张弛等人有所准备,一旦有伤员发出叫声,身旁马上就有战友有毛巾将其嘴堵住……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而且这也不是说一道命令就能制止的,人在受伤时条件反射的就会发出惨叫。

用毛巾将其堵住这种做法或许有些残忍,但对于一场战争或是一支军队来说,一切都得以更多的利益为重,所以……残忍也就残忍了,战场上从来都不缺这个。

幸运的是,德军的战线很快就往前推了。

这早在张弛的意料之中,美军的战斗力大多都是靠装备堆出来的,何况美军防线中还有像第45师那样的乌合之众,这些部队在面对意军时还行,面对德军的精锐部队吧……没有被打回到沙滩上赶回海里就算不错了。

张弛不知道的是,美军还差点就被赶回海里了,这也是德军这么急着发动进攻的目的,他们打算乘美军立足未稳的时候一鼓作气就将其击溃。

但德军很快就发现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现实……美军在装备和火力上比德军强太多了,尤其是海面上还停着上百艘的各式舰船,舰船上的大口径舰炮和各式机枪都可以为美军提供火力掩护,德军坦克的装甲再厚也抵挡不住美军舰炮的轰炸。

即便是这样,美军还是险像环生。

许多美军防线已经被压缩到的海滩上,他们的背面就是大海已经退无可退,这时甚至还出现美军争相夺船想退回到军舰上的场景……美国人差不多都会游泳,他们不顾军官的命令跳到海里朝离岸最近的登陆船游去,他们担心万一要是德国人打过来了,到时抢都抢不到登陆船了。

这种情况最终因为巴顿当机立断下令登陆艇、运输船远离海岸甚至不得运输补给而解决……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当美国大兵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只有放手一搏时,他们也会团结起来坚守自己的防线,毕竟这事关自己的小命。

接着,巴顿又命令一批没有及时登陆的“唐老鸭”马上进行登陆。

这批坦克的数量虽然不多,只有五十余辆,但他们挡在美军的防线前给了美军很大的心理安慰,这让美军相信德国人已经无法将他们赶下大海了,于是军心才稳定下来。

事实上德军也的确无法将美军赶下大海,就算德军几乎将他们所有的部队都投入到这次进攻中。

之所以无法做到,除了美军火力过猛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德军的补给不足。

当然,德军并不是没有补给,只是这场战争来得太突然了,德军事先根本就不知道盟军会进行这么大规模的登陆所以没有准备,在发现盟军实施登陆后德军又决定以最快的速度将盟军赶下大海,于是部队就在第一时间“闪电”开赴战场。

这本来是没有问题的,毕竟战场最重要的就是时间,战机稍瞬即逝,而且德军也一向都是以快打慢。

问题就在于“闪电”开赴战场有一个副作用,那就是随部队携带的弹药不多,德军必须依靠后勤部队的跟进。

这就使德军的进攻力度并不是很大,它并不是集蓄了一段时间的力量后突然暴发的,而是一点一点的往前堆……所以一开始要是被美军挡住,后续对美军就没有多大的威胁了,因为美军可以利用制空权用空军打击德军的补给线,使德军进攻的力度越来越弱。

美军与德军在海滩处打成一片,对张弛所带领的佐阿夫兵团来说却是很有好处的。

因为战线不断的往南推进,佐阿夫一师所藏身的罗伊山也就慢慢的变成了后方的后方了,最后就连德军的炮兵阵地也转移到了其它方向。

罗伊山很快就成了一座被敌我双方都忽视的地方。

这时库克依才松了一口气,接着他就问着张弛:“我们现在就出发吗?”

“不!”张弛摇了摇头,同时往公路方向望了望:“现在还有许多德军活动,比如他们的援军和后勤部队,现在动身的话很容易就会被敌人发现!”

库克依点了点头:“那我们现在做什么?”

“睡觉!”

“睡觉?”

“是的!”张弛回答:“睡觉,就像平时训练的那样,白天睡觉,晚上行动!”

“可是……”库克依望了望美军与德军交战的方向。

虽然库克依没说什么,但张弛却知道他的意思。

德军、美军就在几公里外打得不可开交,德军后勤部队在山脚下来来回回,美军炮弹和战机就在头顶上呼啸,在这种情况下能睡得着吗?

然而战场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他不可能给你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你睡觉,而且佐阿夫兵团还面临一个很现实又很残酷的问题:如果睡不着的话,那么晚上又哪来的精力和体力行军?

所以,张弛的命令很简单:“睡不着也得睡!”

中国顾问对这个命令早就习惯了,或者也可以说他们的心理已强大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睡着,包括张弛也是。

因为他们很清楚,就算睡不着又能怎么样呢?如果没睡着的话,是不是炮弹或子弹打过来就能躲得开?

既然同样躲不开,而且什么也改变不了,那为什么不放心的睡呢?

但佐阿夫兵团的人就不一样了,随着一声声炮响和飞机从头顶上飞过,他们总是情不自禁的睁开眼睛看一看。

所以,这些阿尔及利亚的士兵发现他们的顾问真能在这种环境下鼾声如雷,不由惊为天人,对中国士兵的敬佩不知不觉的又到了一个新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