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吴老六在心里嘀咕着,门诊、外科,竟然还有专门的妇产科和儿科……要不是有吏卒在,恐怕他都不知道自己要挂什么科。
不过,这种不明觉厉的感觉也让他心里莫名的增添了一些信心——不愧是太医院!说不定,自己的病在这儿真的可以治。
经过分岔路口的时候因为要选择,人流前进的速度便逐渐的慢了下来。有几位妇人和带着小孩的选择去了妇产科以及儿科。
她们很欣喜:“没想到还有专门的妇产科和儿科,这可比以往要方便多了。”
“想必妇产科中都是女子?”
“应该是,这可真是太好了!我得回去把这消息告诉家中亲戚,以后咱们女子也有方便看诊的场所了。”
“我也是。之前让我小姑子和我一起来,她还觉得不好意思。现在可太好了。”
人群中的女性都欢欣雀跃,而男人们也觉得此法甚妥,不违礼法。
而吴老六跟着大部队缓缓朝门诊走去。
如今已经八月底,马上就要进入到秋高气爽的时候了,但因为人多,吴老六在人群中还是稍微觉得有些热。他擦了擦汗,刚想要偷偷拉开衣裳领口凉快一下,却忽然觉得自己的心跳开始加快,然后一阵绞痛传来。
吴老六瞬间失去了意识,摔倒在了地上。
在他清醒的最后一秒里,他听到有人在喊:“救命啊,这里有人昏倒了!”
“救命!”
吏卒一边朝昏倒的吴老六跑过去,一边对自己的同伴喊道:“快去喊人,去急诊科喊人!”
他用自己随身携带的棍棒挥开围过来的人:“让开,让开,别围太紧,不然他呼吸不来死得就更快!”
他在这样千钧一发之际还记得自己前些时候受过的一些急救培训里好像是这样说的。
大家呼啦一声往后退了一步。
另一边,刚觉得自己记住了一些知识而得意的吏卒有些懵:……等等,接下来是要怎么办来着?糟糕,之前没认真听,忘记了!
好在,他没有懵逼多久,只过了大概十几秒——但在他的感觉里仿佛有一刻钟那么久,从急诊科室跑过来的医生和护士就已经迅速地挤了过来。
“摆好位置,将他的头后仰,立刻进行心肺复苏。”年轻的急救医生下令道。
跟随他前来的护士立刻行动起来。
这时候,旁边的人早就议论开了。
他们一开始觉得这人估计死定了:
“你看看,他脸色是不是都有点发青了?”
“看上去像是。”
“啧,那可能是没救了。我和你说,我以前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人看着好好的,但一倒下之后几乎只是几息,就没气儿了。”
这时候,急救团队的心肺复苏开始了,心脏按压、人工呼吸这些看上去奇怪的手法让人群中爆发了一阵阵热烈的讨论。
“这是什么?看上去倒是从所未见。”
“应该是太医院的不传之秘?”
“不知道,但看上去似乎能起作用。”
一位男护士正在努力的给吴老六按压心脏,他也是护理班的绩优生之一,所以才被选中进入到急诊科室。他的心脏按压姿势是曾经被徐清麦点名表扬了的,很标准,而做到这样的标准是很废力气的。
不多一会儿,他的额头上已经冒汗了,但他依然锲而不舍的在进行着自己的动作。可是,时间渐渐流逝,吴老六似乎依然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
“看来真是不行了。”
“哎,看太医们这架势,还以为能救活呢……”
之前的那文士也惋惜的对自己同伴说:“这可真是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
可惜了,明明都已经到了悲田院了!
他的同伴轻笑:“据我所知,真正的太医极少出诊的,所以,可想而知……”
郭敏君正在旁边等着,此时她耳朵里隐约听到那文士的话,刚想说人家还不一定会死呢,之前她们抢救那落水的小孩就按压了很久才成功,但想了想,终究没有说出口。
年轻的急救医生皱起眉头,他从自己贴身的布袋子里拿出几根长长的金针,在吴老六特定的穴位上扎了几根针,配合整个心肺复苏的过程。
男护士似乎有些动摇,有些气馁。
“真的可以吗?真的还能救回吗?”他一边机械地按压着,一边在问自己。
这时候他听到身边有道声音传来:“继续,不要停。”
熟悉的声音,不用回头看,就知道是徐太医。他提着的心陡然放松下来,再按压了四五次,忽然就听得身下躺着的人传来了微弱的呻吟声。
“醒了,醒了!”围观的人眼尖的发现了,激动叫了出来。
吴老六睁开眼,眼前全是重影,他想要爬起来但发现自己的四肢完全没有力气,意识也像是被什么蒙蔽住了一样,模模糊糊。
徐清麦蹲下来,看了看他的瞳孔和其他反应,然后站了起来。
“你别动,”吴老六听到一个女声传来,然后那女人似乎是在对别人说,“小心一点给他抬到急诊科去,按照之前学过的流程来抢救就好,以金针术为主,最好是住院几天观察一下。”
他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被人移动到了一个软的架子上。
“让一让,让一让。”抬着吴老六的是两个杂役,然后急救诊室的医护们也都立刻跟着回去了。
郭敏君在回去的时候,忍不住对那文士和他的同伴道:“阎王要他三更死,但说不定悲田院也可能能留他到五更。就算是太医们不出诊,悲田院的医生们也是有本事的。”
她刚说完,就看到徐清麦的视线往这里看了过来,立刻又深悔自己失言,讪讪笑了两声,立刻跑走了。
那文士有些愕然,然后失笑摇头,明白应该是同伴适才的猜测让这小娘子不高兴了。
他那同伴也是磊落之人,忙高声对郭敏君的背影道:“是在下失言,还望小娘子原谅则个!”
郭敏君简直落荒而逃。
文士好奇朝刚才徐清麦站着的地方看,却发现人已经不见了,便收回了目光,问同伴:“刚才那位就是你与我说过的徐四娘徐太医?没想到竟如此年轻。”
“自古英雄出少年,重规你不也是年少出名?”同伴笑道。
那文士却是刚刚才返回长安的李百药,重规正是他的字。
李百药原是隋朝内史令李德林的儿子,他素有才名,年少时就担任了隋朝太子杨勇的东宫学士,后来隋炀帝即位便把他打发去了外地。这地方刚好就是后来辅公祏起义的地盘,辅公祏便留着他当了官。待到李孝恭与李靖平了辅公祏之乱后,李百药便又被流放到了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