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秘技
徐宁原本只是让葛太医帮温家二老调理一下身体, 开些温补的药做做样子即可,岂料葛太医回来后却一脸严肃告诉她,老大人腿上长了附骨疽, 怕是要刮骨疗毒。
徐宁似懂非懂,怎么还学上关二爷了, 听起来是要开刀?
葛太医叹道:“老大人这脓疮想必有年头了, 一直忍着,自个儿胡乱敷些草药, 却是治标不治本,若不趁早剜去, 恐危及性命。”
幸而这回他发现得及时,再迟些,便是华佗在世也束手无策。
不过这样大的事,他无法独立承办, 得多请几位同僚助阵,再者得备一套趁手的刀具, 并止疼的麻沸散,方敢尝试。
徐宁忖道, 要上报太医院, 势必得传遍宫里, 娘娘那里估摸着瞒不住了。罢了, 性命攸关,哪里还顾得上面子不面子的。
遂亲写了一封手谕让白芷带进宫去,温贵妃果然心急如焚, 父亲可真是, 这样的事也瞒着她,难道真没把她当至亲骨肉?
她却清楚记得, 以前在边 地时饮食匮乏,只附近有一畦池塘,每逢夏末秋初生些菱藕,父亲在冰凉的池水里碰运气,摸黑总能带回几节来,便是一家子难得的佐餐佳肴,想必从那时起便留下了病根,可既然有这症候,死撑着作甚?如今日子可好过多了,再不比从前低眉顺眼仰人鼻息的时候。
她虽然告诫家中低调,也没让他们没苦硬吃啊。
听徐宁的意思,若非实在受不住疼露了出来,葛太医还未必能发现。温贵妃再也按捺不住,求了口谕便急急忙忙备车出宫,直奔朝思暮想的娘家去。
过后听来访的温家下人说,手术很成功,原本葛太医对他自个儿研制的麻沸散不十分有信心(因方子早就失传了),岂料温老爷子愣是一声不吭纹丝不动,由着他剖开皮肉仔仔细细剜去疮毒,后又敷上拔毒生肌的药粉——便是铁骨铮铮的八尺男儿到这关口往往也止不住泪流满面,老爷子可真是条汉子!
徐宁听得忍俊不禁,太公只是怕在女儿跟前丢脸吧?先前单方面冷战许久,怕是自个儿也有些下不来台,若还让女儿见到自己软弱狼狈模样,该如何收场?他这一家之主可就当不下去了。
死要面子活受罪。
罢了,如今总算重归于好,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就算温太公对和亲一事仍有微词,也不好再借这桩拿乔,除非他拒不接受葛太医诊治——又哪里舍得这条命呢?他还盼着长宁平安回来见她爷爷呢。
料理好娘家琐碎,温贵妃方才安心回宫,又顺道来王府探视儿媳。
见婆婆春风满面,徐宁便知道,她一定跟温家谈妥了——如此甚好,她还想美滋滋收两份礼金呢。
满月宴怎能不来呢?这可是光明正大宰客的机会。
徐宁含笑道:“如今该再无嫌隙了吧?”
作势要起身行礼,温妃忙按着她,坐月子还管那些虚把式作甚,老老实实养好身子比什么都要紧。
她望着徐宁嗔道:“你这孩子,谁要你多事。”
显然已经猜到,永福宫那些小菜都是徐宁差人送的,但,若非家里告知她口味,她也断乎想不到此处。
徐宁知道婆婆明贬暗褒,欣然接纳:“娘娘尝着可还适口?”
温贵妃感慨,“菜式倒是一样,可到底与当初不同了。”
譬如有道赛螃蟹,用鸡蛋与鱼肉制成,口感嫩滑,滋味可与真正的蟹肉媲美,因而得名,原是平民家庭吃不起山珍海味的代替。徐宁还特意加了蜂蜜与砂糖调和,甘美无比。
可是边地哪里捕得到鲜鱼?往往是拿豆腐捣碎了代替,加点酱油就能下饭了,儿媳妇虽然一番好意,可的的确确适得其反。
徐宁摸摸鼻子,这倒的确意想不到,说起来她并没吃过真正的苦,徐家虽非钟鸣鼎食之家,也从不缺衣少食的,难怪贵妃觉着她为赋新词强说愁。
但,对徐宁一番心意温贵妃还是挺珍视的,“也难为你赤胆忠肝替本宫着想,旁人就没这片心。”
这说的自然是齐恒,还是独子呢,就任由她跟母家闹僵,也不想点办法?哪怕着急一下呢。
徐宁坦然腆着脸,并非她不为自家夫君分辩,实在这人情商堪忧呢,娘娘的话句句在理,哪点冤了他?
当然她不能陪婆婆骂儿子,遂及时转移话题,“娘娘,满月礼那天您会来罢?”
少了这位贵宾,总归是不够排场。
温贵妃道:“自然。”
如今跟娘家都冰释前嫌了,还有什么可忌讳,至于吃斋,她才不愿吃斋呢,谁甘心回到以前苦日子去?
“沣儿呢?抱来让本宫瞧瞧。”
温贵妃是不会跟着唤阿笨小名的,她的孙子理应聪明伶俐。
徐宁让乳母将孩子取来,温贵妃搂在怀里爱不释手,“果真跟恒儿小时候一模一样。”
徐宁恍然,原来齐恒以前也长得不好看呀,那她就放心了。
此趟身无长物,温贵妃干脆解下一个赤金盘螭璎珞圈给阿笨挂在脖子上,大大的一个圆,套在上头未免太宽松了点,“回头让工匠改一改,收收紧。”
徐宁答应着,多的部分正好再打一对手镯——给自己带。
反正她还得养阿笨十几年,先揩点油也无妨嘛,徐宁心安理得占儿子的便宜。
温家事毕,日子也已定好了,徐宁让姜管事将请帖挨家挨户分发出去,确保万无一失。然而,总有耐不住性子的想提前来看看阿笨,譬如杨九儿罢,她自己没孩子,看别人的孩子分外亲切,轻轻握住阿笨那细小柔软的指尖时,更是忍不住惊呼出声。
徐宁暗道大惊小怪,故意逗她,“这么喜欢,干嘛不自己生个?”
心里很清楚,八字没一撇的事,男女主多半还没圆过房呢,甚至到结尾都看不出有上三垒的迹象——整部书都忙着谈情说爱去了,哪里有闲工夫造人?
本是随口一提,怎料杨九儿却扭扭捏捏告诉她,昨晚上跟三皇子已经行过周公之礼了。
徐宁愕然,进展比她想象的要快呀,人不可貌相,看来男主不是天生的性冷淡。
杨九儿却很苦恼,昨晚上两人贪杯,多吃了几口酒,迷迷糊糊的……她也不知怎么就走到那一步了。根本她还没做好心理准备,虽说两人成婚已经大半年了,她还是没法将齐忻当成丈夫,起初相敬如宾,后来倒是渐渐敞开心扉,也不过多说些话,连知己密友都谈不上,何况郎情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