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书上说,股票价格反应的是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但有时候这未来是真的近,仅仅一天之后,2008年的3月18日,L行发布了第一季度的财报。因为在房地产相关证券上的头寸比所有竞争对手都要多,他们受到信贷市场萎缩的影响也更大,过去三个月的净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超过了一半。这消息一出,股价又跌掉两成。
这下所有人都意识到有流动性问题的不止贝尔斯登一家,此时要是再来任何一点负面消息,都可能引发群体性的撤资,甚至挤兑。所幸,美联储的各种救市措施也跟着出台,TAF(termauctionfacility),TSLF(termsecuritylendingfacility),PDLF(primarydealerlendingfacility),一时间各种缩写满天飞,被媒体嘲讽是“字母汤疗法”,但居然还真见效了。
春天来临,股市债市少许回暖了些许,危机像是已经过去了。
但如今在街上工作的求职小分队成员却都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每年的四月是H1B抽签的大日子,丁之童、宋明媚、冯晟都已经提交了申请,而决定抽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当年的失业率。
那段时间,美国国内的失业率明显上升,受到影响的显然不仅只是当年的H1B名额。他们都知道情况其实并没有真的好起来,失业率才是经济最真实的指标。毕竟美元没了可以印,但工作机会就没那么容易变出来了。
四月头上,三个人抽空又约了一顿饭,宋明媚说想吃点热的,于是便说好了在一风堂见面。
中城附近除了汉堡、卷饼、沙拉,最多的就是日式快餐,拉面,乌冬,炸猪排饭,后厨漫出来的水汽,麦香以及桌上酱油的味道,让中国胃稍稍有点解了乡愁的错觉。
店里的生意总是很好,丁之童和冯晟到的时候,里面已经坐满了人,几乎都是在附近上班的职员。只下剩拉面吧角落里的位子,两个人对着墙坐着,各自点了餐食,一边聊天一边等着宋明媚。
丁之童难免要问起L行的情况,冯晟却不怎么担心,说:“你看到贝尔斯登没有?就算真的不行了,最多也就是换个东家,继续打工而已。”
一荣未必俱荣,一损却必定引发连锁反应。若论眼下的境况,这条街上谁都不比谁好多少。要是有哪家真的不行了,最可能的结果,的确就是像贝尔斯登一样被别家吞而并之。
“那要是裁员呢?”丁之童还有别的担心。事情当然没有那么简单,资本家是出了名的不养闲人,并购之后,整合和裁员也都是常规操作。
“这种事担心有用吗?”冯晟反问,“而且像我们这种,多少还是有点优势的。”
“什么优势啊?”丁之童不懂。
冯晟笑答:“胜在便宜啊。”
丁之童也失笑,知道这是实话,像他们这样的小萌新其实真的只有随波逐流的份,而且说不定还真能幸存,毕竟一样可以当工具,薪水还比旧人低。
“我发觉你现在心态真好。”她夸冯晟。
冯晟也不谦虚,玩笑说:“我现在随便一笔交易就是几十万的输赢,再想想自己那点薪水,可不都不是事儿了嘛?”
两人正聊着,宋明媚姗姗来迟,风衣一脱,里面是一条礼服裙子,低胸露肩,长到脚踝。
华尔街对男人的着装要求比较严,但女员工不一定非得穿成套的西装。丁之童搞不太懂这里面的界限,只求方便不出错,还是天天一身西装。宋明媚不是这样,几乎每天都是连衣裙,前一阵布莱恩特公园搞时装周,她走在路上被电视台的记者当成时装编辑,拦下来采访过。但今天这一身还是过分了,在这拉面馆子里更是显得格格不入,引得周围的客人都偷眼看过来。
丁之童奇怪,看着她问:“吃个拉面,你穿成这样干嘛?”
宋明媚坐下翻着餐牌,说:“今晚有个饭局。”
丁之童又问:“那你还来应酬我们,来得及吗?”
宋明媚答:“请柬上写十点才开始晚餐,估计也吃不上什么,我先垫点儿。”
“十点?那是high-endsupper啊!”冯晟起哄。
宋明媚一笑置之,没有细说,倒是问起丁之童:“那位三哥最近还作妖不?”
丁之童实话实说,经过丹佛那一次之后,JV似乎对她好了一点。
虽然两人之间还是没什么交流,早上在电梯里碰到,她跟他说“早上好”,他都不一定会回答。但工作上有问题,只要她开口问,他就会给她回答。她哪里做得不对,他也会直接跟她说,不再写邮件抄送上级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宋明媚却道:“要是换了我,肯定不会先放他这一马。只要是跟我使过坏的人,不在我面前趴下认怂,我绝对不会选择原谅。这种人,你不让他觉得疼,他不会改的。”
丁之童知道她说的是真的,商学院的学生都玩过零和博弈的游戏,规则也都大同小异,比如像这样——双方选择合作,每人得3分。一方合作,一方背叛,合作的扣5分,背叛的得5分。如果双方都选择背叛,那就都不得分。
而宋明媚的游戏逻辑从来就是那么清晰,她一开始总是会选择合作,但只要对方背叛一次,她不会再给他任何机会,立刻就以牙还牙。哪怕每一次的结果都是双方背叛,一分不得,排名掉到最低,她也不会主动示好,直到对方认怂,再次选择合作,还给她那5分为止。
不过,丁之童还是觉得自己这件事做得挺对,结果也还算不错。
宋明媚来得最晚,走得却最早,狼吞虎咽地干掉一份沙拉,搁在旁边的手机震起来,上面显示的名字是Benjamine。
她站起来披上风衣,跟丁之童说:“这顿你请。”
丁之童看着她问:“你不是说想吃点儿热的么?”
“这裙子一毫米的余量都没有,我怕把背后的线崩了。”宋明媚指指自己的腰,转身走了,带着店里一众人等的注目礼。
丁之童笑出来,猜到今晚准是个要紧的场合,而宋明媚估计又跟谁较上劲了。她这个人就是这样,当她想要碾轧的时候,必定就是全方位的碾轧。
丁之童猜对了,那个“谁”还真有。
那段时间,特别项目组继续扩容,小朋友又多了一个。那是个还在耶鲁念书的白人小哥,名叫内森,来做实习生的第一天就是合伙人带着进来的。
G行还保持着合伙人制度,而且人数不多,只要是能升到这个位子上的全都人物。而一个实习的小萌新能被合伙人带进来做介绍,跟经济学家和MD握手,可想而知,更是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