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科技巨头与金融霸主
时光匆匆宛若流云,岁月年轮滚滚向前,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泰顺三十五年,世界因为亚洲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确切的讲是因为一帝一王。
帝自然是大明的皇帝朱慈烺,王则是大秦国国王刘鸿渐。
经过三十年厉兵秣马的发展,大明帝国人口突破八千万,先后建立的大明北洋、南洋水师,拥有一级战列舰十二艘,二级战列舰一百四十六艘,三级战列舰两百九十艘。
大明帝国舰队驰骋于南洋香料群岛、澳洲、美洲,欧罗巴诸国海船见大明帝国舰队自从退避三舍绕道而行,南洋香料群岛成为了大明帝国的后花园,大明帝国仅靠麻六甲海港一年征税就达到了恐怖的一千三百万两。
在美洲,帝国皇帝朱慈烺遵循摄政王定下的方阵,扶持了阿拉贡·康基斯塔为印加帝国第十八代萨帕印卡(皇帝)。
大明帝国因此拥有了印加帝国境内波托西银矿一百年的开采权和印加帝国源源不断的橡胶输入,波托西银矿储量世界第一,仅此一项足以令大明帝国的金银复本位制度无人撼动,而且还不用担心日后由于民族觉醒导致的层出不穷的叛乱。
三十年的腾飞历程中,大明帝国最庞大的商团——西山商合居功甚伟。
作为大明帝国皇帝的皇家商团,西山商合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商船,从天津大沽到大秦长崎,从台弯到巴达维亚,从吕宋到澳洲,从大泥到檀香山再到印加帝国都城库斯科,只要大明舰队到过的地方,西山商合的船队总是满载着黄金、白银、橡胶、香料。
大明帝国依靠着庞大的战舰和无处不在的商团迅速完成了帝国资本的原始积累,也完成了帝国货币——大明银元的扩张。
起先是大秦将大明银元作为唯一承认的官方货币,而后是南洋香料群岛、澳洲、美洲,凡是受过大明帝国支援的地区,皆是只以大明银元作为唯一的贸易媒介。
大明银元不仅与金银挂钩,还与香料、橡胶、石油挂钩,欧罗巴人历经三十年前短暂的对峙,终于不得不说屈服于大明帝国的国威。
当然,这其中仍旧少不了大秦国王刘鸿渐的影子,事实上与大秦国的技术腾飞速度相比,大明帝国除了体量更大外,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在国王刘鸿渐的铁血政策之下,东瀛这块土地只用了八年时间就完成了倭人的去本土化,从文字到语言到姓氏,从服饰到发式,从礼节到文化,一概沿袭了明制。
代价是东瀛的倭人从德川幕府末期的一千两百万人,历经斋藤祸乱、荷兰入侵,再到秦王刘鸿渐的铁血屠戮并使倭人彻底屈服,最后只剩下五百多万人。
而其中男丁由于常年的战争占比不足四成,且多为幼童,这使得第一批遗民来大秦的建造者们每人都分到了三个以上的倭人女子小妾。
以至于二十几年过去了,大秦的人口虽然堪堪超过六百五十万,但华裔、以及华裔后人的占比从三十年前的百分之一点七,上升到了如今的百分之七点四。
刘鸿渐始终认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对于倭人的顺民刘鸿渐坚持与华裔平民同等对待,当然顺民的待遇也只能达到华裔平民的水平。
他们可以与华裔子孙享受同等的教育、同等的税赋,他们可以从商、从军和务农,但不可以从政,军队倭人占比也有严格的限制,并且不能入大秦高等学府就学。
对倭人的改造与考验要持续一百年,这是刘鸿渐自建国之日起定下的国策。
一百年时间,四代人,在泯灭了全部倭人历史印记的情况下,足以令他们将汉文化视为正统。
而在改造倭人的同时,大秦国的科技腾飞早在刘鸿渐就藩的那一年就开始了。
依托从大明带来的工匠班底,在刘鸿渐图纸的帮助下,以及韩郁、顾佳等一批支持者的全力以赴下。
泰顺八年八月,大秦理工学院建成,十二月大秦国防军校建成,次年四月大秦商学院建成。
泰顺十一年六月到十二月,大秦纺纱厂、玻璃厂、水泥、钢铁厂等工坊如雨后春笋般先后投产,同年,在大秦国王刘鸿渐的主导下,大秦顺风商合依托从大明购买到的四十艘大型商船正式成立。
泰顺十二年三月,大秦军工厂建成,专门致力于研发和改进火器、战舰。
泰顺十六年七月,大秦自主研发的火车试制成功,并在一年后批量销往大明,同年大秦第一任首辅韩郁逝世,享年八十九岁。
刘鸿渐在京都为其举行了国葬,并配享太庙,举国哀悼一个月。
泰顺二十年仲夏,大秦第一座火力发电厂投入运营,大秦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进入电气时代的国家。
泰顺二十五年,大秦自主研发出碳极电弧,次年大秦帝国建造的第一艘一级战列舰下水。
战舰长五十丈,分三层,以内燃机为驱动力、电力为辅助动力,火炮装配达到了恐怖的二百一十门,其中舰首的主炮能够一炮击穿大明仍在服役中的旧式铁甲舰。
刘鸿渐将这类战列舰命名为无畏级战列舰,迅速开始投产并将无畏级战列舰的关键技术分享给了嗷嗷待哺的好基友朱慈烺。
泰顺二十五年,是大秦在科技上以及各类机械上开始赶超大明的关键一年,同年开国元勋顾佳病逝于大秦国防军校,享年八十六岁。
刘鸿渐用了七年时间完成了大明工业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全面赶超欧罗巴,而后又用了二十年时间赶超大明帝国完成了逆袭。
当然,并非是大明帝国的匠人们不够努力,实在是刘鸿渐手里掌握的技术类书籍太过逆天,从轻工业基础到重工业基础,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沿着后世科研工作者们总结好的科技发展历程,大秦国比之欧罗巴乃至大明不知少走了多少弯路。
是的,长久以来刘鸿渐并未将从后世带来的各类书籍交给任何人,包括大明以及大秦的匠人,事实上一直以来都是刘鸿渐来掌控着两国科技的进程。
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因为他还不能确定这会不会给一个庞大的帝国造成拔苗助长等不良后果,亦或是所托非人,致使先进的技术流入欧罗巴。
大明也好,大秦也罢,事实上一直以来刘鸿渐都是只将迫切需要发展的技术图纸交给匠人们,而大明的图纸提供早在刘鸿渐离开时便已经停止。
科技自有其发展历程,大秦这块土地随便他折腾他不在乎,这也致使三十年后,大明发展成为科技领先欧罗巴、但大明银元遍布全球的金融帝国。
而大秦则发展成为科技领先大明、法定货币为大明银元的科技帝国,科技是刘鸿渐留给其子孙后代的唯一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