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比秦淮河如何?

大明从北到南,每一个官员都忙忙碌碌,无休无止。

北直隶的事情在整个大明都引起巨大的震动,朝廷“新政”显然不是只“说说”的表面文章,如果他们履行不力,后果难堪!

京城之内,从内阁到六部,都在加紧筹备,不断完善,在北直隶进行快速推广,积累经验的同时,也在准备着向其他省份推动的事宜。

山东,山西,河南三省是离京城最近的,自然要从这三省开始。

山东巡抚衙门。

巡抚黄承元,以及参政,参议六人,总共七人,正在议事。

“大人,从内阁的文书来看,刑部的刑狱司,大理寺,督政院都要在山东分级设立,只怕会引起不小震动。”

“刑狱司的职权更加明确,不管是巡抚衙门,还是知府,知县都无法完全掌控,肯定会有很多人不满……”

“刑狱司还好说,督政院是要督查政务,分明是给我们头顶悬了一把剑,大理寺又剥夺了衙门的断案之权,从巡抚衙门,知府衙门,到知县衙门,权力都被大大削减……”

“若是地方上抵制,哪怕是不配合,都足够我们头疼,内阁还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这如何能做到?”

“想必内阁应该比我们还要着急,听说毕阁老,以及傅尚书,周尚书等人都出京巡视,朝廷已不同以往,不能随意的应付……”

黄承元默默的听着,神色颇为镇定。

这些事情在京城讨论的时候他就早有知道,这个时候只是进一步向下面传达罢了。

等他们议论了一阵子,黄承元沉色道:“景正新政,中兴大明,乃是大势所趋,谁人都不能阻挡!这些政务只要慢慢来,终归容易解决,现在皇上就在山东,山东必须要向皇上展示对新政的坚决支持态度,决不能模棱两可,随意糊弄!若是谁敢在这个时候胡乱说话,给山东巡抚衙门,整个山东抹黑,添堵,令皇上对山东产生极其恶劣的恶感,本官决不轻饶!”

众人心神一凛,连忙齐声道:“大人放心,我等绝对支持景正新政,中兴大明!”

黄承元这才轻轻点头,道:“皇上过几日要与山东文武官员见面,这几日好生准备,决不能出乱子,若是皇上怪罪下来,你我这些加起来都不够承担!”

在座的哪里有异议,当今皇帝何许人,每每出人意表,仿佛没有他不敢做的事情,谁敢触他的霉头!

“大人。”突然间,一个参议道:“明日就是济南知府杨凤仲母亲的寿诞,我等几人都收到了请柬,看样子是要大肆宴请一番了。”

另一个参政接着道:“皇上,朝廷素来崇尚节俭,尤其是现在四处灾情不减,灾民每日都在增加,若是让皇上看到,怕是会动雷霆之怒。”

“现在外面都是谣言,说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朱门可不就是皇上,这要是传到皇上耳朵里,我等都吃罪不起……”

“我看,必须要阻止!杨凤仲在清流素有威望,若是他激怒皇上,被严惩,恐会掀起士林风波,不利于山东的稳定以及各项政务的推进……”

“现在北直隶风波未定,天下士绅不安,朝廷需要杨凤仲这样的人稳定地方,给朝廷说好话,是万不能轻动的……”

黄承元听出他们的意思了,沉吟着道:“儿子给父母过寿,此乃人伦,本官没有相阻的道理,你们这么看?”

“大人,必须要阻止,否则山东风波将起,影响一系列的既定计划……”

“与其阻止杨凤仲,下官倒是认为不如谏阻皇上,劝皇上尽早南下……”

“下官有不同意见,皇上是万万谏阻的不得,我等这样的心思未必逃得过他的法眼,还是要控制杨凤仲。此际正值我大明奋发图强,革除流弊之时,杨凤仲之类人,只会空口大话,无功无德,粉饰太平,看似忧国忧民,实则于国于民都无一丝益处!下官认为,巡抚衙门应当插手,借由杨凤仲,向皇上,向朝廷,向山东士林百姓表明我们革新的决心!”

“不妥不妥,杨凤仲绝不能动,否则干系太大,不利于山东情势……”

“杨凤仲在士林,在山东威望太大,是不能轻动……”

对于杨凤仲,在座都争议起来,黄承元听着也算明白了。

无非是朝廷与皇帝对待朝政分歧的一种延生,他没有急着说话。

众人争论一番,还是一个参政抬头看向黄承元,道:“大人,不若您去求见皇上,向皇上阐述我山东与北直隶完全不同,正百废待兴,万象更新,切不可轻动……”

“北直隶地广人稀,我山东地窄人密,文风鼎盛,士林如织……”

“大人,不管如何,还是要摸一摸皇上的心意,我们方可有对策。”

黄承元微微点头,关于“新政”,从朝廷再到地方巡抚一级,想法都是日趋一致,那就是“革新事所必行”,分歧就在于手段,方式方法上。随着皇帝的手段越来越激烈,各地官员们懒散的心思也在变,逐渐的提升节奏,更好似在与皇帝比拼速度。

这在以往是绝无仅有,甚至不可想象!

“或许,这就是皇上的目的之一?”

黄承元心里思索着,嘴上开口道:“嗯,本官知道了,待会儿就去见皇上。关于内阁文书,先稍稍透露口风,同时巡抚衙门要做好准备,这些权力不能留给下面,务必要掌握在巡抚衙门……”

“下官遵命!”一群人站起来,肃色应声。

傍晚,天色微醺。

朱栩正在“山东的秦淮河”上坐着船,体验着“读书人特有的快乐”。

这是一艘花船,租银一两,使用一个时辰,船家言称“看遍大小花魁”。

朱栩站在船头,在大大小小的花船中很不显眼。

两旁绿树成荫,大大小小的楼房遍布,大红灯笼高挂,门旁,窗户,莺莺燕燕,欢声笑语。

足足有两里地,青楼数十家,“小姐们”怕是要近千!

黄承元站在朱栩身后,看着朱栩的背影,心里有些捉摸不透,不知道他是想去尝尝鲜,还是要“查验政务”。

前者还好说,如果是后者,黄承元头皮都发麻。

朱栩自然不是来逛妓院的,目光在两边巡视,手里的折扇拍打,微笑着道:“这济南府有多少青楼,又有多少花魁名妓?”

黄承元心里一突,微微躬身,道:“回皇上,这个微臣不知,还需回去查探。”

“比秦淮河如何?”朱栩又道。

黄承元眼神忐忑,道:“大有不如。”

朱栩点头笑了笑,没有多说,目光在那些男人们身上扫视。

十六七岁的最多,三十多的也不少,还有一些花甲老头,彼此不知羞臊,你拥我挤的在那里大声欢笑,放浪形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