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豪情万丈
喇叭不大,可声音在方圆几十米还是能听清楚,更远一些也能模糊的听到。
这半弧圈下来,起码有数百人听到了,听清了。
“吾皇万岁!”
不知道是谁高喊了一句,异常的嘹亮,突兀,震耳。
“吾皇万岁!”
第二个人跟着喊了起来,目光炽热的仰望城楼之上,声嘶力竭。
“吾皇万岁!”
这个声音如同潮水一般,向四周蔓延,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声音渐如雷,嘹亮如鼓。
“吾皇万岁!”
最边缘角落里的人反应过来,跟着大喊,音浪如潮,直入云霄,震荡云间。
“吾皇万岁!”
四周笔直站立的巡防营士兵都跟着高喊起来,手里的武器高高举起,在人群中异常的扎眼。他们双眼炽热,面色如狂。
“吾皇万岁!”
城楼上的士兵,卢象升,郑友元也在激情澎湃中行礼,跟着大喊,发自内心。
“吾皇万岁!”
隔着一道墙的禁军,纷纷单膝跪地,沉声高喝,整齐划一。
声音一浪压一浪,滚滚激荡,响彻四方。
更多的“百姓们”向这里涌来,知道了朱栩刚才的话语,越发的激动,疯涌如潮,边走边大喊,相应相对。
朱栩入眼处,无处不是人,无处不高歌。
“怎么回事?”
内阁里的一干大人们站在屋檐下,十分震惊。
一个禁卫匆匆而来,面带激动的大声道:“回禀诸位大人,皇上在承天门讲话,许诺,要给所有大明子民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要不分贵贱,带领所有大明子民,给他们房子,衣服,地,要给他们读书,要让他们吃饱穿暖,要给他们子孙后代出将入相的机会,再也不会有贱籍……”
禁卫内心激荡,说的有些语无伦次,激动的身体都在抖。
毕自严等人面色大变,不由得对视起来。
众人都不是普通人,站在大明的最高处,没那么好忽悠,禁卫的话虽然混乱不清,可他们都听出来了,皇帝在承天门只怕说了有些“不该说”的话!
孙承宗看了眼这个禁卫,沉声道:“郑友元在皇上身边吗?”
“在。”禁卫言简意赅的道。
“叫他立刻回来,将皇上所有的话都记住,转告我们!”毕自严抢先道,他十分担心,大明现在的情形很不好。本来就屋漏偏遇雨,拆东墙补西墙,处处脆弱,破烂不堪,要是皇帝再有大动作折腾,未必还能安稳!
“是!”禁卫应声,转身快步离去。
毕自严看了众人一眼,深吸一口气,道:“都等着吧,看看如何应对。”
其他几个人都默默点头,皇帝若是许了什么,他们还得善后,不能任由皇帝空口白牙,损了威信。
没多久,郑友元就跑回来,将朱栩的话,几乎一字不漏的转告。
毕自严等人神色大振,双眼奇光异动。
“这才是我大明的皇帝陛下!”
过了不知道多久,孙承宗鼓起胸口,深吐一口起,说道。
靖王望着承天门方向,脸角抽搐,沉声道:“皇上雄才大略,经天纬地,有此抱负,不足为奇!”
“不错!”汪乔年心潮澎湃,说道:“我大明子民都应该是骄傲的,我大明应该是公平公正的,子民应该有地有房有吃有穿,我大明的子民都应该有出将入相的资格,都应该为大明的辉煌而奋斗!”
毕自严更为淡定一些,抬着头,遥遥望着,内心同样不平静。以往他们都知道要“中兴大明”,可到底如何算中兴,中兴后又怎么样?
现在,皇帝终于说出来了——皆是大明人,天下无寒士!
孙传庭听着澎湃激扬的声音,转身看向几位阁老,道:“我们不应该一起过去吗?”
毕自严面色一肃,突然道:“快,换上朝服,都想一想该说什么,这是一个好机会!”
几人双眼一睁,连忙道:“对对,快,换衣服,让人准备马车,快点!”
内阁的人还是第一次看到,一向注意仪表,有些刻板的这些内阁大人们,现在是手忙脚乱,大呼小叫,半点仪态都没了。
鱼藻宫内,海兰珠正来看望李解语,两人在屋内叙话,现在也被惊动的站在门口。
再听完汇报,两人携手相视一笑。
李解语拉着海兰珠的手,道:“姐姐宽心,皇上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尤其是我们。”
海兰珠脸上露出笑容来,轻轻的“嗯”了声。
慈宁宫,张太后站在门口,静静的看着南方,那是声音的来源地。
焕儿站在她身侧,扶着她道:“娘娘,咱们皇上现在是越来越有霸气了。”
张太后笑着摇了摇头,叹气道:“他啊,没事就喜欢折腾,从小到大就没让我安过心。”
焕儿能听出张太后话里的高兴,也跟着开心,陪着张太后,侧耳听着。
仁寿宫,老太妃近来身体不大好,可还是很高兴出了门,站在屋檐下,听了一会儿,对着身边的侍女道:“听听,听听,这才是咱们大明的皇上,听听,都听听……”
一群宫女,内监自然都笑着附和,簇拥在她身周。
老太妃面色红润,脸上皱纹都开了花,越听越高兴,道:“就算老太婆现在死了,地下也有脸见神宗皇帝……”
边上的人自然一阵劝慰,拼命说好话。老太妃在宫里虽然不怎么说话,可要说话,那皇帝也得听。
宫里各有反应,宫外也不平静。
承天门正对着大明门,大明门两边就是大明六部,督政院,大理寺等重要衙门的聚集地,这里随便走出一个,都可能是五品以上的“高官”。
户部门口,尚书张秉文,吏部尚书赵晗,工部尚书徐大化三人,隔着城墙听着震耳的喊叫声,再看着不断涌现的“百姓们”,脸上都颇为感慨。
徐大化有意靠近眼前这两位新得宠的“帝党”领袖,微笑着道:“皇上终究是皇上,我等不及。”
张秉文知道徐大化这个人油滑,他生性刻板,中正,不喜欢,可听着这句话,赞同的点头道:“皇上素有大志,今日方得见,天下万民之福,大明之幸。”
赵晗笑着看了眼二人,道:“这些其实在过去的蛛丝马迹中都能看出来,咱们还需多体悟,不能总等着皇上什么话都敞开说,那我等就太失职了。”
张秉文久在户部,与傅昌宗走的极近,若有所悟的道:“赵大人说的是。我记得,傅大人曾经与我说过,皇上行事虽然喜欢剑走偏锋,离‘正道’,可事后想想却也相合,只是当时未必能如愿。”
徐大化到底是工部尚书,在朝堂多年,听着就道:“确实如此,我等身为朝廷大臣,当多为皇上分忧,不能事事刻板求事,若是不能破题,我等与其他人又有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