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5章 风雨飘摇的幕府
内藤正胜自然知道之前德川家光的意图,在明朝还没有回复的时候,什么样的代价才“足够”?
藤田,松下都垂着头,默默无声。
德川家光脸色相当难看,身前还有摔碎的杯子。
幕府灭亡就在眼前,他必须阻止明军的步伐,给他足够的时间,筹集军队与粮草。
他深吸一口气,看着藤田道:“你说吧。”
藤田看着德川家光,嘴角狠狠抽了下,话如果从他嘴里说出来,他就必死无疑。
但他不说,死的会更快!
内藤正胜,松下都看着他,知道那个办法,面上不动,心里却有种兔死狐悲的冷意。
藤田挣扎了一阵,对着德川家光森然,充满杀意的眼神,低着头,道:“第一,与明朝联络,可以答应他们,天皇立即上路,尽快抵达明朝。第二,出云,备中藩以南的兵力后撤五十里,以示议和之诚。第三……公方向天皇请罪,幽居不出。”
藤田三条说出,整个屋子安静的如同寒冬深夜,所以都能感觉的一股股寒意,从心里冲到头顶,浑身冰冷,如坠冰窟。
德川家光面色难看,却没有更难看,道:“这样能阻止明军的步伐吗?”
藤田低着头,犹豫了好半天,终于扛不住压力,一字一句的道:“请天皇册封绍仁亲王为征夷大将军。”
征夷大将军,是德川家光的封号,也是继承自德川家康。“幕府将军”,指的就是征夷大将军。
而绍仁亲王,则是后水尾天皇的第四子,明正天皇的异母弟,今年不过五岁。
这句话就表明,德川家光退隐,接替他的不会是德川家的人,而是绍仁亲王!
这个绍仁亲王并不一般,宫内传言要明正天皇退位,传位给的,就是这个绍仁亲王!
照这样一来,明正天皇退位,那么这个绍仁亲王将会集天皇与幕府将军一身!
这种情况,在倭国简直不可想象!
也唯有如此,才能堵住明人的嘴,让他们犹豫,停下脚步来观察,给幕府争取时间。
尽管德川家光这种隐退是假的,做给明人看的,但毕竟整个倭国也看到了,事后成败如何,德川家光都不可能再回来,最多也就是做一个暗中的“大院”,而不是明面上的大正院!
藤田面如死灰,他知道,他死定了,用不了多久。
这样的提议,谁说出口,谁就死,绝无生路!
德川家光听着,面色没有难看,反而和缓了几分,转头看向内藤正胜,道:“你怎么看?”
内藤正胜心里无比警惕,面色如常,故作斟酌的道:“天皇去了明国,择机退位,问题不大。绍仁亲王毕竟在五岁,他入住将军府,还需将军教导,也无大碍。”
松下看着内藤正胜,心里暗自佩服,难怪他能在生性多疑,多变的德川家光身前多年,但是这样的口才就不得了。
德川家光面色果然好了不少,但还是道:“一定要是绍仁亲王吗?”
藤田低着头,不敢说话。
内藤正胜知道德川家光不甘心,沉吟一声,道:“这件事,还需与明朝交涉,不急着做决定。”
德川家光脸色这才和缓,又道:“军队,粮草还需要多久?”
内藤正胜有些得心应手了,道:“还需十天左右。”
德川家光目光骤冷,道:“我最多给你七天时间,七天,必须有十万大军,挡住明军的攻势!”
从出云,备中两藩东撤五十里,就是让出了两个藩,以空间换时间,这已经是德川家光做出最大的让步,不能再让再等了。
内藤正胜默默点头,应了下来,忽然道:“一些藩国不稳,公方还是有作些事情。”
德川家光将各地大明的妻与子都扣押在江户,但在这个时候,已经不足够了。
德川家光眼神冷漠,道:“这个我知道,你们去准备吧。”
三个人赶紧跪坐,他们都知道,德川家光要进皇宫了。
德川家光第一见的是明正天皇兴子,说完就沉默的看着她。
兴子一样的沉默,一身和服,面上平静,不知道在想什么。
皇室的一切有赖于幕府,因此皇室相当穷困,皇室的亲王结不了婚出家为僧的比比皆是。作为天皇的兴子,也不可能嫁人,她已经做好了在皇宫枯守一辈子的打算。
但是这位舅舅给她带来的消息,她不知道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一时间无法反应。
德川家光似乎看出来了,站起来道:“我去见你父亲。”
兴子连忙起身,送德川家光出去,自始至终都没有表态。或者说,她的表态根本不重要,一切都由不得她。
德川家光皇宫的禅房见到了后水尾天皇,这位太上皇对德川家光有一千万个不满,背对着他,动一点的意思都没有。
德川家光对后水尾天皇自然也是非常不满,将他的计划说完,不等后水尾天皇反驳,直接道:“我不管你打什么主意,我只告诉你,明人不是好易于的,微动计划,你答不答应都会继续。”
倭国的天皇就是空架子,更别说后水尾天皇还是个太上皇,德川家光如果一意孤行,后水尾天皇确实做不了什么事情。
按理说,后水尾天皇会很愤怒,却出奇的平静,放下手里的佛珠,淡淡道:“你走吧。”
这句话,就等同于默认了。
德川家光心里松口气,没有多言,起身,转身,出了禅房。
等德川家光走了,一个中年武士走进来,跪坐着道:“陛下。”
后水尾天皇道:“如果幕府议和,明人能接受吗?”
跪坐的人十分恭谨,道:“会,明国厌恶幕府的不听话,如果幕府听话了,他们就会撤兵。”
后水尾天皇手里的佛珠转动,禅房安静的可怕。
不知道过了多久,后水尾天皇淡淡的声音响起:“我希望你们守信。”
跪坐的人一躬身,道:“哈衣!”
德川家光的动作十分迅速,争分夺秒,是夜消息就传到了备中藩,一个大名作为特使,见到了多尔衮。
多尔衮这一天行军太快,攻占的地方太多,降卒多达五万,他需要时间整肃,消化战果。
对于幕府的使者,他也想听听,同时等待后方杨嗣昌是否有新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