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不朽的帝王(第3/4页)
接近利克斯河河谷地带的城墙薄弱之处经受了48天不间断的炮火攻击,第二次试图以暴风骤雨之势占领君士坦丁堡的进攻最终也未能取得成功。皇帝又一次领导着军队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抵抗,恼火万分的苏丹只能将他抓获的俘虏全部钉死在城下,以此发泄愤怒。之后穆罕默德改变了进攻策略,决定转头进攻帝国的港口,这里的海防堤更为薄弱,然后命令他的船只撞击防护铁链,但收效甚微。奥斯曼大军士气受挫,恼火万分。此时,3艘热那亚战舰运来急需的大批食物支援被围困的都城,他们用计冲破奥斯曼海军的防御,并且顺利地进入了港口,尽管穆罕默德愤怒地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对方船只彻底摧毁。
穆罕默德陷入了狂怒之中,土耳其人民对他的战果大加嘲讽。他的声誉严重受损,并且敌人也重新鼓舞了士气,他们在热那亚人到达时爆发出欢呼,声音在土耳其军营中也听得一清二楚。显然苏丹无法再继续忍受,因此决定要让对方付出惨重代价。
帝国港口的入口被连接君士坦丁堡到对岸热那亚移民区塔楼的巨大铁索网严密保护。敌军反复冲击铁索网,但最终都宣告失败,然而,苏丹拥有不计其数的丰富物资,因此进攻方式显然不止于此。土耳其大军展现出了令人震惊的完美策划和组织能力,将70艘船通过涂满润滑油的圆木由陆路运送,经过热那亚移民区,整个土耳其舰队几乎寂静无声地潜入了帝国的港口。
港口的陷落在君士坦丁堡掀起了轩然大波。如今不仅渔业捕捞的水域不再安全无忧,物资严重匮乏的城市也无法得到及时的食物供给,而且需要防御的城墙长度又增加了3.5英里之多。双方都心知肚明,战争即将进入尾声,当穆罕默德在城下当众残忍地处死更多俘虏时,拜占庭守军对此的回击是将他们的土耳其俘虏从城墙上直接抛下。这是一场至死方休的战争,如果苏丹展现出自己的残酷无情,拜占庭一方也会很快以牙还牙。
守军仅存的希望便是威尼斯船队信守承诺,前来营救他们,但随着5月到来,士气开始逐渐衰退。在绝望中,君士坦丁堡派出一艘船前去搜寻任何可能接近的船只,但过了三个星期,他们沮丧地报告说,没有发现任何援军到来的迹象。拜占庭无奈之下接受了自生自灭的命运。朝廷大臣们乞求君士坦丁逃走,并建立流亡政府,直到整座城市被重新夺回。十字军的帝国最终将要覆灭,奥斯曼帝国亦然;最重要的是皇帝必须保护好自己的性命,留存一线生机。君士坦丁此时已经身心俱疲,但他依然坚定地拒绝了群臣的进谏。这里有他的人民,他决心与人民共存亡。
土耳其军营之中,穆罕默德正在召集军队,准备发动最终决战。城墙经受炮火反复进攻,如今已经大体化为碎砖乱石,继续轰炸也无法获得更大的成效。他曾经尝试突袭至城内,却导致己方伤亡严重,只要一天他未能成功夺取城市,他的声誉就会受损一分。这一次必然是决定性的一击。苏丹并不在乎已经濒临灭亡的拜占庭一方又传来了什么消息,他宣布星期二,也就是5月29日这一天,便是发起决战之日。
此时君士坦丁堡的守军已经到达了城墙的突入口。他们筋疲力尽,日日面临着恐怖的炮火袭击,白天顽强抵抗土耳其大军的炮火,夜晚则奋不顾身地修复城墙。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都饱受折磨,紧张的气氛一触即发。然而,在帝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星期一,气氛却彻底改变了。没有人精疲力竭,各人坚持完成自己的工作,数星期以来的第一次,全城居民开始陆续前往圣索非亚大教堂。拜占庭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数世纪以来的教会分裂被彻底抛诸脑后,希腊神父与拉丁神父并肩而立,真正的全基督教范围的礼拜开始了。
当人群聚集到大教堂内时,君士坦丁发表了最后的演说,如同爱德华·吉本所描述,这也是整个帝国最终的葬礼致辞。他自豪地回顾军队光辉的历史,并且骄傲地赋予他们神圣和荣耀的名号:“动物或许会被其他的动物追赶奔逃,但你们是战士,堪称古希腊和古罗马最伟大英雄的后裔。”157 然后,皇帝转向那些奋力保卫君士坦丁堡的意大利人,为他们的尽心服务表达感谢之情,并保证如今他们已经是亲密的兄弟,为了同一个目标团结一心。在与每一位指挥者握手致礼之后,皇帝让他们各自分散,回到自己的岗位上,然后融入了圣索非亚大教堂的人群之中。
当晚拜占庭皇帝几乎彻夜未眠。他留在教堂中祈祷,一直到蜡烛全部熄灭,然后骑马离开教堂,与他的家人做最终的告别,整晚剩下的时间里他一直倚靠墙壁端坐,并且对天起誓,他已经为帝国做了力所能及的一切。皇帝来到城墙上防守最为脆弱的地带,下马等待黎明即将到来的进攻。然而,苏丹却决定在太阳升起之前便先发制人。凌晨1点30分,寂静的夜色被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打破了。土耳其大军的火炮一齐发射,将一部分城墙彻底击垮,拜占庭守军只能以最快的速度开始修复。顷刻间,城墙出现了巨大的裂口,穆罕默德率领大军长驱直入,拜占庭一方根本来不及修复。三小时内,进攻的势头始终持续,但多亏朱斯蒂尼亚尼的努力,他们成功击退了每一次猛攻。热那亚的指挥官似乎总能够及时赶到,鼓舞己方的士气,及时加固即将溃败的防线。到了大约凌晨4点的时候,精疲力竭的奥斯曼大军开始撤退,队形分散,只留下主力部队继续深入。土耳其人再一次突破了基督教大军的防线,在遍地死伤之中开辟道路,试图逐步深入君士坦丁堡内部。大军的进攻极其猛烈,几近疯狂,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苏丹的嘉奖,或是为了信仰战死,最终升入天堂净土。土耳其军一寸寸地奋力前进,但君士坦丁始终能够及时加固防御,然后击退敌人的进攻。精疲力竭的守卫部队在击退奥斯曼大军后便纷纷瘫倒在地,但他们始终未能得到喘息之机。穆罕默德心知自己的敌人已经是强弩之末,便派出了自己的精锐苏丹亲兵。
苏丹亲兵部队与拜占庭军中的瓦兰吉卫队或古罗马的禁卫部队大体相似,他们是土耳其作战的中坚力量。亲兵成员通常来自基督教家庭,很小时便被带离故土亲人,被迫皈依伊斯兰,这些战士极为忠诚,而且训练有素。伴随着雄壮的军乐,这些军容严整的部队组成了一条牢不可破的阵线,似乎对从城墙上落下的任何攻击都无动于衷。起初,他们一度被拜占庭军压制,但在作战中朱斯蒂尼亚尼也不幸负伤,一支弩箭穿透了他胸前的盔甲。这并不是一处致命伤,但受伤的朱斯蒂尼亚尼已经精疲力竭,无法再继续作战了。君士坦丁请他留下,他深知如果大军看到自己的统帅率先撤离,将对士气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但朱斯蒂尼亚尼不愿改变心意,他来到了港口,登上了等在此处的一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