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西夏为使
西北战事激烈程度虽然由于冬季的严寒有所减缓,但是缺衣少食的西夏士兵却是非战斗减员严重。反看宋军,棉衣就不短不说,连薪炭都运到了前线。此消彼长,无论是士气和整体战斗素质,两方都在逐渐拉大。再加总指挥部兴庆府被包围,中央和地方指挥脱节,西夏军队更加被动。
元宵节刚过,皇家报总社收到消息,西夏人请司家出面向朝廷议和。据采访,西夏的条件是保留四州给拓拔氏作为采食封地,同时对其他部族贵族也有所安排。相对西夏开出这条件,西夏将对宋称臣,不仅不需要宋每年给予西夏物资,西夏反而每年进贡。
据东京社消息,朝廷上下对是否议和争论势成水火。本次争论不再有文武之争,说支持议和和反对议和都有自己的道理和心思。目光聚集焦点一是在军机处上,童贯支持议和,并且分析,西夏保留四州,根本不可能对大宋形成威胁,实力再次被削弱,并且还会被大宋慢慢同化,最后归回宋土。童贯还密奏而皇帝,只要控制西夏军马数量,将封底分外辽边,将来对辽开战,仅存的西夏王国将成为一道天然屏障。
但是军机处年轻人不同意童贯这个观点,举例说明了诸多本归顺中原异族部族最后反叛的事。并且说当前已经花费了巨大军需,西夏已经无所依靠,当然是一鼓作气将西夏纳为宋土。
另外一焦点是在文官上,蔡京表示,如果西夏人鱼死网破,虽然最后可以将西夏灭国,但我方损失也很惨重。并且年年打仗,国库干涸,民有积怨。不如同意议和,一来拿到西夏全境,二来,休兵止戈。
但户部尚书、十几名二三品大臣,还有地方文官反对蔡京的意见。李纲为西北军道节度使,上万言书说。宋得势,西夏自然不敢反叛。但宋失势,西夏就未必会不反叛。其举了太祖皇帝的事来说明西夏人由庇护而独立,由小而大。攻城略地,壮大自己,侵略大宋,掠人占城的事实。李纲认为如果不趁此次机会,恐怕西夏将来有识之君出现,又会由小而大,威逼宋边。
所有的意见都代表自己利益集团。童贯自然是不想打,目前战略重心应该是养兵待战,为将来征辽打好基础。儒家思想启蒙,阳平大学资本思想的熏陶下有思想的年轻人则是代表了商人利益,不打商人怎么做生意。蔡京是代表封建主们说话,再打下去人力、物力资源消耗严重。李钢代表地方利益,不彻底解决隐患,边境不宁。
赵玉是头疼万分,连续三次朝会,每次朝会一个多时辰,都是吵这件事。赵玉先命令攻击部队暂时停步,由于天气寒冷,暂时停火等待朝廷决定倒也没有太大问题。但夜长梦多,必须尽快决定。
皇家报在东京、寿州进行民意调查,四成民众赞成对西夏继续用兵,三成民众希望见好就收。另外三成民众回答不知道或者是不清楚。皇家报出台西夏战略分析。认为如果继续打下去,有望在七八月左右覆灭西夏。但耗费的资金、物资总计预计达到当年财政收入的六成。
这边很关键一条,西夏人还占领着十几州的地盘。如果按照和议,西夏全境原则上全部属于大宋。但在划分的四州内,西夏有自主权,包括征兵的权利。如果西夏放弃这条权利,事情就好说了。但是西夏人哪有这么蠢。
再过几天,永兴军路和西北军路两名主将的意见到达。永兴军路本战元气大伤,穷寇勿追,希望朝廷可以考虑议和。西北军路虽然也有损失,但是韩世忠表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最少要收纳兵权与朝廷,否则万不可养虎为患。
……
在多方争论中,阳平多了很多客人。这些客人不仅有政界的,还有商界和各方士族。而今两边支持反对基本五五开,皇帝的态度摇摆不定。而欧阳这一颗能影响天平的棋子显得格外重要。事实上,欧阳已经接到要他上京的赵玉口喻,只不过还没出发罢了。
在和这些人周旋中,欧阳看见了矛盾。封建和资本的矛盾。征服西夏所能带给资本的利益是重大的,而带给封建土地主的利益就少了很多。封建的儒家思想影响下,部分人一直认为以仁治国,先前是西夏先挑唆事端,现在人家低头就要会包容。什么有容乃大。还举了春秋时候很多典故。还有佛学的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仁者无敌。
另外代表资本一方,则是希望更多的养殖场,更多的消费者,更多的劳动力,更多的原材料。还有专家拿数据和欧阳解释,每占一块地每年可以获得多少利润。
两者争端起因只有一点,在有异族拥兵的情况下,商人不可能在附近做生意。不灭西夏,此战打了白打。灭了西夏,西夏全境成商区。而另外一边担心开发西夏将从宋土抽走大量劳力。而今由于商业手工业发展,农村人口已经很紧张,如果还要抽取这么大面积的百姓,谁来种田。再者,商业越发展,让守着田产的封建土地主们就越眼红。因为两者投资回报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细心的人也发现,文官集团由于新进官员的增加和年迈官员的退休,蔡京已经领导不了文官。而武将也一样,各种声音都有。
欧阳还没启程时候惊闻一消息,在争吵中,蔡京上表,乞求告老还乡。虽然在赵玉亲自游说后,没走成,但是可以看出朝廷势力争斗已经让这老人心疲。虽然朝廷有争斗,但是对于喜欢玩平衡权术的帝王来说,倒是一件好事。赵玉犹豫不决中也是比较满意。如果蔡京总领文官一言堂,反倒会让她不满意。
欧阳接口喻还等待几天,是因为在选择出行保镖上有点困难。张三、李四和白莲本是第一人选。从沉尸案中看,白莲是可信的,但是白莲已婚,陪自己不太方便,也会对其家庭生活造成一定困扰。所以问题就是要不要带张三、李四。
据线索分析,这两人很可能最少有一人已经成为赵玉的人。而欧阳本次去东京还想暗中观察下金三,带他们很不方便。不带吧!那就是明显不信任他们。而且还会打草惊蛇。最后询问了惠兰,惠兰给欧阳分析,他们是皇帝的人的话,你不带上他们遭皇帝更深的猜忌。如果他们不是皇帝的人,带上自然无所谓。所以惠兰认为无论怎样,都得带他们上路,但是必须放弃暗查金三的计划。
张三李四没想那么多,他们也不会去猜疑欧阳。一呼叫,他们很快就收拾好了衣服和干粮,准时到达城门口,三人一起出发去东京。欧阳见他们那样子,心中还是略有愧疚。如果换了现代,欧阳不会在没铁证之前就轻易怀疑自己下属,但是到了连自己都说不清楚的古代,欧阳不能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