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光绪死亡之谜

袁世凯主导第二次君主立宪制改革

1907年7月,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公开场合成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省部级官员在公开场合遇刺,朝野震动,慈禧终于意识到,必须回应民间呼声,推动立宪改革,否则,下一个被刺杀的目标就是紫禁城里的人,甚至是慈禧本人了。 9月,慈禧颁布谕旨,同时调改革大将袁世凯和张之洞入主军机。慈禧此举可谓一箭双雕:袁、张二人都是改革大将,又存在“北南竞争”关系,既大力推进立宪,又终于在军机处取得了“平衡”;而与此同时,慈禧也调了24岁的醇亲王载沣入军机处学习行走。后来的事实将证明,这才是慈禧权力布局中最重要的一环! 朝堂外的人们关注的自然还是立宪,特别是“改革第一人” 袁世凯入主军机。报纸舆论欢欣鼓舞,发表评论:政府之前途将换一局,立宪之前途将放一光明! 那么袁世凯要从哪里打开突破口呢?第一次方案中设置责任内阁的提议刚刚被慈禧否定,肯定不能再提了,朝廷不会这么快自己打自己的脸,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宪法和议会入手。慈禧终于下诏,同意袁世凯提出的方案,筹备成立国会的前身——资政院。大清终于在三年后(1910年9月),正式成立资政院。 除了国会,地方议会机关也在强力推进立宪改革,慈禧下诏,在各省会城市速设“咨议局”,也就是省议会,省以下的各府、州、县等基层议会一并筹划,从速设立。两年以后(1909年10月),除新疆之外,其余21个省都成立了咨议局,通过选举产生了各省的咨议局议长。 不得不说,无论是资政院还是咨议局,都不是真正的中央或者地方议会,但它们确实是以立法权独立为目标而设立的。人们竟然可以选出议员作为立法的代表,而官员只能负责执行,这是几千年以来的头一遭! 接下来就是制定所有人(包括皇帝和皇室)、所有法都不能违抗的根本大法——宪法了,在当时世界各君主国,宪法的出台有钦定、民定和协定三种。所谓钦定,就是最终由皇室来定;民定是最终由议会或者全民公决来定;而协定最终是由皇室与民众相互协商来定。大清选择的是钦定。1908年8月,慈禧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模仿日本的明治宪法,以“皇帝领导下的三权分立”为目标,先制定一个纲要,作为将来正式出台的宪法的主体和原则。虽然它还不是完整版,但这不仅是大清的第一部“准宪法”,也是几千年以来的第一部准宪法,迈出了走向君主立宪制的重大一步! 相信大家也已经发现了,以上这些都还是基础性的工作,大家关心的是到底什么时候最终实现立宪。可贵的是,在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力推之下,慈禧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回避。结合实际情况,慈禧颁布了一张办事“清单”,规定自1908年起的九年后——也就是1916年要办成立宪的三件大事:正式成立责任内阁(新定内外官制一律实行);颁布正式的宪法;进行国会议员选举,直至召开国会。而这九年之中,朝廷和地方政府每一年要办什么事情、怎么办,都写到一张“九年办事清单”中。 慈禧规定,要把这份清单公告天下,分发下去,凡是朝廷厅级(司道级)以上的衙门都要把这张单子悬挂于正堂之上,每月每年照单办理,每六个月向朝廷专管部门奏报一次。为了避免踢皮球,如果这件事是中央部门与地方合办的,由中央部门负责;如果这件事情是地方独自办的,就由督抚负责,督抚有调动而交接时,要将办理进度奏报朝廷,由交接双方共同签字确认,做到权责清晰。最后,朝廷还指定了专门负责考核的机构——都察院,如果发现有任何人办事不力或阳奉阴违,都察院都要指名道姓地给予曝光和弹劾,借助全社会的舆论和力量,切实推进进度。 一张实实在在的立宪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确定了。在袁世凯的第一次君主立宪制改革中,除了当时直隶总督袁世凯外,其余督抚都是不直接参与立宪改革的,他们只能听令,这还引起了岑春煊等“有志督抚”的强烈反弹。现在,在袁世凯等人的推动下,朝廷终于不再牢牢把控立宪改革的权力了,而是把它们下放到地方上,让所有的督抚、地方官员甚至民众参与进来,让全社会都卷入立宪改革当中。事实就是这样,立宪改革原本就不只是朝廷之事,而是全大清与全社会之事,需要调动从朝廷到民间的力量来参与——把改革权力的下放,才是真正的改革之举! 这一次的真心改革,是袁世凯取得的巨大成绩,也是慈禧的“回光返照”,她已经等不到这一切的结果了,“九年办事清单”,竟然成了她交代的最后一件事。1908年11月15日,慈禧在仪鸾殿去世,享年73岁,而在她去世之前不足十二个时辰,37岁的光绪皇帝竟然也离奇离世!

光绪和慈禧去世过程

现在让我们来关注一下爱新觉罗·载湉,这位深宫里无比寂寞的皇帝。光绪的身体状况一直都是不太好的,1907年,宫廷里的一份档案记录下了光绪亲笔写下的症状:遗精之病已有将近20年,腰、腿、肩、背经常酸沉,耳鸣也有近10年。 1908年春,军机处开始陆续发出廷寄,命令各将军、督抚征召各地名医和上等药材,急速来京为光绪诊治。 在大内,无论是谁为皇上以及皇室其他重要成员诊病,都要把症状、病情、药方等一一详细记录在案,这就是《脉案》。会诊的太医写完《脉案》后,当时就要呈给皇上看,也正是因为如此,太医们写的《脉案》就比较“有艺术”了,主要是怕写重了,皇上一时震怒,难免会处罚太医,所以太医们一般都要尽量在语句上淡化一下病情,遇到皇帝病情十分严重时,还需要先请示军机大臣和内务府大臣才能决定到底怎么写。 但这种情况在光绪皇帝这里不同,太医们担忧的不是自己写重了,只是怕自己“写轻”了,否则光绪皇帝就会大发脾气,暴跳如雷,反过来会把太医们大骂一顿。其实这也好理解,光绪是没有实权的,他的病只有足够“严重”才能引起大家的重视,这个可怜的皇帝并不是真的希望看到自己“病重”,只是希望大家能够重视他而已。 但是,光绪对朝廷(其实就是慈禧)派来的太医似乎并不彻底信任。档案记载,太医们开的药,他并不是每一剂都服用,而是会仔细检查和分辨,但他也只能找这些人看病,因为慈禧特意下过一道命令:任何人不允许私自给光绪看病或者用药,否则定拿此人是问。 这一年,光绪37岁。遗精和相关的并发症出现了多年,说明光绪的身体确实不好,但所患之病也只是长期病痛,绝没有病入膏肓,更别说有生命危险,否则也病不了近20年。用我们一句熟悉的话来说,光绪真正的身体状况是——大病没有,小病不断。到了10月27日(慈禧去世前的20天),他的身体状况和之前仍然没有显著变化,以至于太医们甚至考虑干脆给光绪停药算了,反正是个长期病,没什么大碍,免得药用多了还适得其反。 那么,在前一年,军机处又为何打着为光绪看病的名号,征召各地名医名药急速来京呢? 真正的原因是:慈禧病了。 据慈禧《脉案》的记载,从三年前(70岁)开始,慈禧身体状况已是江河日下,精力大不如前,经常小病不断。光绪的病不是最重要的,慈禧的病情才最重要,也才是最高机密,军机处只好打着为光绪看病的名义征召名医名药。 10月30日,太医院院使张仲元开始亲自为慈禧主治。太医院的最高领导都出马了,说明慈禧的病情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程度。据《脉案》记载,此时慈禧的病情主要是消化不良,肠胃不好,还伴随着拉肚子,需要时不时跑一下茅房,这个病状已经十几天了,一直没有治好。这也难怪,老人家了嘛。 11月3日(农历十月初十),这天是慈禧的生日,慈禧和光绪都出席了庆祝活动,慈禧十分高兴,接受了大臣们的朝贺,而当天,她的《脉案》首次出现了“小水发赤(尿中带血)”,腹泻再加上尿血,这已经是很不妙了。 果然,从11月5日起,连续两天,慈禧都破例没有到中南海勤政殿召见军机大臣。这是不正常的,给出的说法是“太后伤风感冒”。7日,慈禧勉强到勤政殿召见军机大臣,并命令奕劻亲自前往东陵视察慈禧的“万年吉地”(陵墓);8日,奕劻动身前往。 9日,先期前往东陵视察的礼部尚书爱新觉罗·溥良回京复命,新任直隶提学使傅增湘入宫请训,慈禧和光绪都一一公开召见。虽然召见过程极其短暂(数话而退),慈禧的精神状态也很不好,但她毕竟又能够公开活动了,说明慈禧的病情在加重过程中有反复(正常现象)。 此时的光绪身上仍然看不出什么异样,《脉案》记载的病情也和过去的“遗精并发症”差不多,太医出诊人数、时间均正常,并没有临时加班出诊,甚至数天之内都只有一位太医来为光绪正常请一下脉而已。 而接下来,一切风云突变! 11月10日,内务府电令在外地的两位医官(张鹏年、陈秉钧)火速来京,令在京的医官吕用宾等就近住宿,又规定内务府相关人员自11日晚上起轮流值夜班。这三位医官都不是太医院太医,是外地督抚遵照之前军机处的廷寄推荐的名医,说明慈禧的病情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 事情果是如此,根据军机章京许宝蘅的记录:11日起,慈禧进不了食、起不了床,用医学术语来说,已经到了病危之际。 而令人惊奇的是,之前还一直正常的光绪皇帝,病情急剧加重!许宝蘅记录:六时入直值班,皇上以不能坐,未召军机…… 之前还算正常,到慈禧病危之际时,连坐都不能坐了,实在太过诡异了。这其中的内情军机章京许宝蘅自然是不会知道的,我们需要寻找到一位目击证人——11日当天为光绪出诊的医官。 年初各地督抚接到军机处廷寄之后,他们先后向朝廷推荐名医。直隶总督杨士琦(袁世凯心腹)推荐了一名叫作屈永秋的医官。 屈永秋,字桂庭,广东人,朝廷公派留学生。相信大家还记得,孙文毕业的那一年,李鸿章在筹办我国第一所官办近代西医学校——北洋医学堂,孙文没有来京,李大人选用的就是这个留过洋的屈永秋。屈永秋在培养后出任北洋医学堂总办,后来袁世凯又委任他为天津卫生总局总办。看来,这个屈永秋确实是个西医人才。 在各地进宫的医官中,屈永秋是唯一的西医,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在皇宫中是不那么受重视的。大家不敌视西医就已经很不错了,哪还能让西医来为太后、皇上主治呢? 正是因为如此,屈永秋进宫之后,只给光绪看过病,从来没有为慈禧诊治过。当然,我们翻阅光绪的《脉案》,是找不到他写的记录的,这并不奇怪:这位老兄是一名西医啊,他是不请脉的。 问题是11月11日白天为光绪出诊的只有屈永秋。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屈永秋向当时杂志的记者讲述了他当天的出诊经历,并写成《诊治光绪皇帝秘记》公开发表。在材料中,可以找到几条极为关键的信息。 首先,光绪虽然突然病重,但在宫内仍然不受重视(中医俱去,左右只余内侍一二人),屈永秋也说明了原因:“盖太后亦患重病……帝所居地更为孤寂,无人管事。”慈禧病危,太医和医官都奉命去慈禧那里抢救,派到光绪这里的就只有他这位从来不受重视的西医了。 然后,光绪皇帝这天病症也出现奇怪的变化。他突然肚子痛,并且痛到满床翻滚(帝忽患肚痛,在床上乱滚),向着四周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屈永秋立即上前检查,病状为“心急跳、面黑、舌黄黑”。这让屈永秋也觉得十分诡异,因为这是以前完全没有出现过的症状,并且和光绪之前的遗精并发症(失眠、腰胯痛、头晕)也没有任何联系。 太医不在,屈永秋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余格于形势又不能详细检验,只可进言用暖水敷烫腹部而已)。这是事实,给光绪看病有一套繁琐而严格的流程,即使是太医们在请完脉后,也只能先开张方子,抓药的是一批人,熬药的又是另外一批人。屈永秋是西医,相信他的药箱里也是有西药丸的,但根据慈禧之前的命令,除非有慈禧的批准,才能“私下用药”。现场没有管事之人,只有内侍,在光绪皇帝病情十分严重而又无比诡异的时刻,屈永秋自然也怕惹事上身,于是,连最寻常、照中医方法来说最保险的“用暖水敷烫腹部”,他都只能“进言”,绝对不可能自己动手。 屈永秋很快离开了现场,接下来宫内发生的事情,他就不知道了,但我们马上又能从其他人的记录中发现蛛丝马迹。11日当天晚上,光绪病情进一步加剧,先后有太医杜钟骏等人被内务府急召前来请脉。光绪自己似乎也感觉到了时日无多,他可怜巴巴地问杜钟骏:“你有何法救我?” 12日白天,光绪已经无法进食,说不了话,他病情一路急转直下,严重程度竟然首次超过了慈禧!慈禧虽然起不了身,但至少还能说话,她命令原本在东陵视察的奕劻立即回京。很显然,慈禧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命令领班军机大臣回京,这是要为自己的后事作准备。 11月13日,光绪的病状出现了“眼闭、翻白眼、嘴唇颤抖、流口水”的可怕现象,用医学术语来说,光绪进入弥留,一切都已经回天无力了。 14日,朝廷突然发布了一道比较长的上谕。在这道上谕中,首先回顾了光绪的病情,说明朝廷一直在为光绪“征召天下名医名药”,现在再次命令各将军、督抚继续派良医火速进京,哪怕是民间郎中也无所谓,都准许进宫。熟悉朝廷“政治语言”的人都知道,这道上谕看上去是为光绪的病情继续想办法,实际上是告诉大家:我们已经尽力了,但光绪也快不行了,不久将有重大消息发布。 果然,14日18时33分,光绪在瀛台驾崩。从11日发现他的病情突然加剧开始,短短三天的时间,光绪的病情直线下降,并且没有反复,直接进入了死亡。 第二天未时(15日下午1时至3时),慈禧也跟着光绪的后脚去世,一个70多岁的老人家竟然恰好死在了没什么大病的壮年男人之后,前后相差不到一天! 慈禧去世前,她做了权力交接。由于光绪没有儿子,慈禧命光绪的弟弟醇亲王载沣两岁半的儿子溥仪过继到光绪门下,继承大统,成为新皇帝,光绪原来的皇后叶赫那拉·静芬(慈禧的侄女)升格为皇太后(后上徽号为隆裕太后)。溥仪年幼,生父载沣为摄政王,大权掌握在载沣和隆裕这一对叔嫂组合的手里。 关于权力布局的事情我们接下来再说,现在我们要来破解光绪的死亡之谜了!